刘邦明明猜忌萧何,把他下狱,为何萧何出狱后,还让他当相国?

萧何是西汉开国第一功臣。

当初,刘邦封赏功臣时,决定赐予萧何第一等赏赐,并把他排在功臣榜第一位,引起许多功臣不服。他们认为,萧何从来没有上场杀敌,立过战功,而自己披坚执锐,攻城夺地,凭什么功劳不如萧何?萧何只是在后方指挥工作,没有杀过一个敌人,夺过一座城池,汉朝的江山都是武将们打下来的,凭什么武将还不如一个文臣?

刘邦解释说:你们知道猎狗吗?打猎的时候,追杀野兽的是猎狗,而放狗追兽的是人。如今诸位只是猎获野兽,相当于猎狗的功劳。至于萧何,他能放出猎狗,指示追逐目标,那相当于猎人的功劳。

刘邦的意思是说,如果没有萧何在后方统筹全局,前方的将士就会变成无头苍蝇,还谈什么建功立业?将士们能够建功立业,都要感谢萧何的付出,所以萧何的功劳自然是最大的。

刘邦明明猜忌萧何,把他下狱,为何萧何出狱后,还让他当相国?

没想到将士们仍然不服。刘邦只好跟武将们谈牺牲,说:“你们只是一个人追随我,多的也不过带两三个家里人;而萧何却是全族好几十人跟随我,这些功劳怎么能抹杀呢?”

武将们无言以对,只好同意刘邦重赏萧何,但是,仍然不同意刘邦把萧何封为第一功臣。他们心中属意的第一功臣是曹参,理由是:曹参身受七十余处战伤,攻城略地,功劳最多。而萧何一次伤也没负,凭什么功劳在曹参之上?

刘邦一时语塞。但语塞不是认为武将所言在理,而是他已经力排众议赐予萧何第一等赏赐,武将们也对此做出过一次“让步”,如果还要强迫他们拥萧何为第一功臣,着实不知如何开口。

正当刘邦左右为难之际,关内侯鄂君挺身而出,为萧何仗义执言。他摆事实,讲道理,说出了萧何名列第一功臣的三大理由:

一、楚汉战争期间,汉军多次溃败,但每次都是萧何补充兵马。这一点,武将们谁能做到?如果没有萧何,大汉一蹶不振。

二、楚汉战争期间,汉军的军需物资,都是由萧何提供。所以,将士们都是吃的萧何的粮食,没有萧何,他们靠什么打仗?

三、汉军几次败退,丢掉山东地区,幸亏有萧何坐镇关中,才能重新振作。如果没有萧何,项羽只需一次打败汉军,就能彻底获胜,大汉哪来卷土重来的机会?

武将们闻言,面面相觑,不知如何反驳。鄂君所言不虚,仅以第一条论,当汉军全军溃败时,武将们既然那么有能耐,为何不自己招兵买马?还不是需要萧何提供兵马!如果没有萧何,势单力孤的你们,没准儿早就成了楚军的刀下之鬼。

刘邦明明猜忌萧何,把他下狱,为何萧何出狱后,还让他当相国?


刘邦乘机拍板,将萧何定为大汉开国第一功臣。由此可见,开国之初的刘邦,对萧何是多么的感激,是多么的信任,又是多么的器重。

然而,君恩莫测,刘邦晚年,竟然也开始猜忌萧何。有一次,萧何为关中百姓求地,说:“长安一带地方狭窄,而上林苑中空地很多,白白地抛荒,希望陛下下令让民众进去耕种。”

萧何关心百姓,这原本是好事,没想到刘邦却勃然大怒:“相国你大收商人的财物,却来讨取我的上林苑!”一怒之下,竟将萧何下狱,还给他戴上了刑具。

刘邦将萧何下狱,当然不是怀疑他收受商人贿赂那么简单,而是认为萧何关心百姓居心不良,是为了取悦百姓,争夺民心,甚至进而争夺帝位。萧何在关中经营多年,体恤民情,深得关中百姓拥护,他在关中的人望,恐怕不在刘邦之下,所以刘邦非常担心。

然而,刘邦身边有个姓王的卫尉,却认为刘邦杯弓蛇影,他说:“陛下怎么能怀疑相国呢?楚汉相争时期,相国留守关中,如果他对陛下有异心,早就割据关中了!前不久,英布叛乱,陛下御驾亲征,也是让相国留守,相国如果有异心,陛下还能回宫吗?”

刘邦听到这话,立马释然,下令将萧何释放。同时,亲自向萧何道歉,自称“我不过为桀纣主,而相国为贤相”,并仍然让萧何担任相国,予以重用。

刘邦明明猜忌萧何,把他下狱,为何萧何出狱后,还让他当相国?

刘邦已经将萧何下狱,为何还要让他担任相国?他难道不担心:萧何因无罪被下狱,从此记恨自己,对大汉离心离德,甚至谋反吗?

我认为有如下三个重要原因:

一、刘邦一时离不开萧何。纵观大汉群臣,没有人比萧何更适合当相国。萧何掌握天下图书户籍,熟读各项法律文书,深知各地风土民情,具有极高的治国能力。而汉朝刚刚成立,各项制度还处于草创阶段,正需要萧何这样的政治人才。况且,这些规则制度的建设,都是萧何参与主持,一旦让萧何下马,势必出现制度建设断层的现象。

二、刘邦猜忌萧何,只是一时糊涂。刘邦和萧何是同乡,不可能不了解萧何的为人,当初沛县起义,乡亲们原本拥立的是萧何,但被萧何主动推辞。萧何并没有做皇帝的野心和胆色。加上王卫尉的劝谏,刘邦又开始重新信任萧何。

三、如果对萧何采取措施,难免引起沛县功臣集团的震动。萧何是沛县功臣集团的领袖人物之一,刘邦还没发迹前,萧何与他的关系就非常好,如今更是对刘邦忠心耿耿,如果萧何这样的人都被刘邦罢职,其他功臣难免心怀不安,甚至因不安而萌生异志。

帝王总是多疑的,尤其是开国之君,因为将士们亲眼看着原本跟他们平起平坐的开国皇帝登上帝位,难保不会有想法:他能做皇帝,我为什么不能做?刘邦释放萧何,并不能说明他已经完全信任萧何,不对他存有一丝戒备之心,但之所以仍然重用萧何,正是为了稳定沛县功臣集团的人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