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的棋校----覆盤

文章內容轉載自‘外行門道’公眾號,作者是廣州玉琢教育負責人孫勁松老師。孫勁松老師是圍棋圈資深教育工作者,對圍棋行業發展以及棋校運營管理有著豐富的經驗

新冠肺炎疫情已經持續了兩個多月,《疫情下的棋校》系列已推送了五期--挑戰、危機、激勵和趨勢。本篇將做個覆盤,也是疫情繫列的小結。


棋校對疫情的判斷和應對,大致經歷了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2020年1月底至2月中旬,第二階段階段--2月中旬至3月中旬,第三階段--3月中旬至現在。我們過去的兩個多月的經歷,非常類似於“溫水煮青蛙”的過程。

開始階段,眾多人判斷停課最多兩個月,三月份左右應該可以恢復正常。兩個月沒有收入的日子,抗一抗也就過去了。因此,一邊像青蛙王子一樣,繼續呆在舒適區,享受超長假期的美好,一邊冷眼旁觀忙著線上復課的棋校和老師,等著看別人匆忙復課失敗的笑話。這時候的朋友圈和聊天群,充滿著“讓子彈再飛一會兒”的幽默和自信,充滿著靜待春暖花開的樂觀。

第二階段,疫情形勢愈發嚴峻,五月份以前線下復課基本成為泡影,眼看著子彈所剩無幾,再不自救將會是死路一條,青蛙開始感覺到水溫不斷上升帶來的威脅。這時再發動線上復課,發現為時已晚,學校線上課擠佔了學生大部分時間,其他興趣班不擇手段搶佔生源。慌不擇路時,只能死馬當作活馬醫,有多少算多少,即使沒有學生也能練練兵,以備來日再戰。

第三階段,少部分偏遠地區開始復課,經濟發達、疫情嚴重的地區復課依然遙遙無期,9月份以前恢復正常已成奢望,青蛙在沸騰的開水中感到絕望。沒有線上復課的棋校,面臨大半年沒有收入的絕境,線上已經復課的棋校,面臨如何延續的困境。生存還是死亡,從一個看似遙遠的偽命題,正在變成現實

如果一切可以重來,亦或我們有一個可以預知未來的水晶球,我們會如何選擇呢?

如果說疫情是場大考,考的是棋校,答題的是老師,考試成績主要取決於老師,而不只是老闆。

過去的兩個多月,棋校的表現各異,老師們的表現也各不相同。以網課開課率和到勤率來衡量,三代圍棋老師的表現大相徑庭,未來的發展空間也會不太一樣。

第一代圍棋老師整體表現不太理想,開課率到勤率都比較低。這樣的結果反映了兩方面的問題,一方面是能力上的短板,比如電腦操作不熟練,各種軟硬件的使用存在障礙;另一方面是心態上的硬傷,開始階段反應遲緩、中間階段猶豫不定,目前階段無可奈何。

經過這次疫情的檢驗,棋校大多對第一代圍棋老師的表現感到失望,如果不能在態度和能力上沒有比較大的改變,生存空間會越來越小。

第二代圍棋老師整體表現良好,開課率和到勤率都處於領先地位。TA們的優勢在於學習能力比較強,能快速掌握線上教學所必須的各種軟硬件,同時態度上也比較積極主動。開始階段反應快、行動迅速,敢於嘗試,中間階段善於優化和完善,通過教學方法和內容上的不斷創新,保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到勤率比較穩定。目前階段信心十足,積極為未來線上線下融合做準備。

第二代圍棋老師在未來相當長的時間內,仍然是圍棋教培行業的主力,這次疫情為TA們打開了一扇新的門,如果能在線上教學上有更大的突破,發展空間將進一步提升。

第三代圍棋老師展現了較大的發展潛力,開課率和到勤率中規中矩。教學經驗不足,是新生代圍棋老師最大的瓶頸,但經過這次疫情的洗禮,TA們快速成長。由於沒有歷史包袱的束縛,只要肯下功夫學習和鑽研,快速掌握網絡時代的教學規律,完全有可能實現彎道超車。

戰、利弊這次疫情大考,對棋校和老師是一次很好的體檢,既能讓我們看清自己長處,也能發現自身的短板和不足,改變和成長已成為大家的共識。


那麼,未來棋校應該在那些方面加強和提升呢?這是我們每個人都應該認真思考的問題,我們也會在今後跟大家分享我們的思考和解決方案。

再一次祝所有棋校好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