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31 “疫情”與我們

提起瘟疫,人們大多都是談虎色變。從哲學的角度去考量,萬事皆有因果,此為理之必然:

中世紀的“黑死病”幾乎奪去了當時歐洲近三分之一的人口,這源於歐洲人對貓的偏見,以致於讓老鼠氾濫成災、瘟疫橫行——這一點甚至從以往很多西方卡通作品中都有體現:老鼠總是小巧可愛甚至是善解人意的,而貓卻多以愚蠢、貪婪甚至兇惡的面孔出現。

還有,現今依然“盛行”的性病,一旦染上,則無法根除,患病者悔恨終生。據說這些病也是由西方傳入,源於當地人與異類交媾的僻好,於是它又藉著人們同類間結合的“僻好”恣意地傳播開來。

說到這兒,我們又不得不提到“病毒”這個東西,按照魯迅先生“拿來主義”的說法,這玩意兒本不該拿,但我們卻拿來了;也本不該往外送,然而今天卻從中國送到了世界。然而病毒到底是什麼,本人愚淺,並不能給大家作一個充分的解釋,科學家也只是說它比細胞要小,本身也無法自行衍生,只能靠宿主細胞的複製機能去繁衍自身,在宿主細胞外時,它甚至可以以結晶體的形式存在——病毒是不是生命,至今無有定論,它介乎無生與有生之間,是生命的邊緣——科學家如是說。既然須要寄生,那當然要從宿主身上獲取養料,後者一旦死亡,病毒也就隨之消亡,它若有知,必定希望人類個體“萬壽無疆”;然而在大自然這位“暴君”面前,大家一律平等,任何個體均有其壽數,病毒也不例外。所以,自然造就了它的“無腦”,促成了它的瘋狂,最終與宿主同歸於盡。

若以此為依據,不難看出,“聰明”的病毒總是高擴散(先保證種群優勢),慢增殖(為自我留足空間),低毒性(與宿主長期相處),這就是所謂病毒的進化之路了。2003年的非典病毒,致死率相當高,然而其傳播速度遠遠小於新冠病毒,這說明其進化機制遜色於後來者,所以非典病毒的傳播鏈條能夠很清晰地呈現在人們面前,新冠病毒則恰恰相反。

有一種說法,其實也是老生常談。說人類總是不斷破壞自然的和諧;但我總在想,如果說人類也是自然的產物,那就只能說明自然本身就不和諧,否則為何要造出這種生物!說病毒無休止地繁衍,人類不也是在貪婪地分剖大自然嗎,按照歷史唯物主義的說法,一切事物都有滅亡的那一天,自然界(人類所認為的)也會滅亡。

筆者並不是持悲觀主義,更不是在敗壞自己的同類,而是在反思。五穀雜糧可以果腹,我們又去追求雞魚肉蛋;雞鴨魚肉讓人肌膚豐腴,我們又去吃山珍海味;山珍海味還不夠,我們再去尋生鮮野味……教訓還不夠慘痛嗎,是不是非要吃到各種病毒的濃縮膠囊才心滿意足啊,多少所謂“天災”,哪個不是人禍!

我們都知道“多行不義,必自斃。”,然而“義舉”不光要施行於自己的同類,還要播灑到更深遠的同類——生命。

現在,有那麼多的人,為了更多的人,而辭離桑梓、淚別親朋,他們就是在播灑生命的溫情,此刻所有的謝意都是那麼蒼白,那麼多餘,是的,大恩不言謝了!

不過,請大家記住一點,但凡在滿足口腹之慾時,但凡在縱享聲色之歡時,但凡在耽溺富貴榮華時,總是他人他物在作出痛苦的付出甚至犧牲的時刻,只不過,這一次痛苦的犧牲是自己做出的。

我不是佛教徒,但此刻的確體會到了“眾生相食”、“眾生相殺”的說法——善待生命,善待自我……

向奮不顧身戰鬥在疫情一線的同志們致以誠摯的祝福,向所有抗爭於病魔淫威之下的人們致以最嵩高的敬意!

最後,祝願我們偉大的祖國早日康復!

“疫情”與我們


“疫情”與我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