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非遺|寧德霍童線獅

福建非遺|寧德霍童線獅


​寧德霍童線獅是一種傳統民俗文化,通過絲線控制獅子的動作和表情的一種藝術方式。線獅主要通過頭索、尾索及腮索拉動,使表演臺上的線獅坐立、蹲臥、擺首等,還能含球、吐球,加上燈光變幻、吐雲噴火、打擊樂強弱等配合。大的線獅重40多斤,小的線獅也有20多斤。2006年5月20日,該遺產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福建非遺|寧德霍童線獅

關於線獅產生的歷史有兩種傳說:一種是說有小孩哭,大人抱著小孩子玩耍,霍童有錢人建的房子窗戶上都有雕刻人文動物,其中有一個獅子刻在那邊,小孩子要這個獅子,大人就想個辦法,把雕刻的獅子用簡單的東西做一下,用布,竹篾扎一下,太師椅翻過來作為架子,用線來拉動,用這個逗小孩子樂,從這個基礎上發展到現在;一種的傳說就是泉州的木偶演變下來的,提線木偶是人站在上面提,線獅是在框架後面拉線表演,人在外面拉,表演藝人距離線獅五米多,遠的十米多,動作是根據它演變出來的 。

福建非遺|寧德霍童線獅

另外據歷史傳說,隋代諫議大夫、開山大祖黃鞠公曾為霍童灌溉村田,造福子民,當地以舉辦"二月二"燈會的方式來紀念他,線獅表演是"二月二"燈會中最具特色的節目之一 。

福建非遺|寧德霍童線獅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