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在一些大的寺院前左右都設有鐘樓和鼓樓,這有什麼說法?

Tinke1


一些寺院把鐘樓和鼓樓設在進門不遠的地方,是因為受自身地方限制。

寺院是為了方便出家人活動、學習和生活起居的場所,裡邊會建造許多古色古香的建築,如殿堂、亭榭,禪房、齋堂、客堂、寢堂、浴堂,等等,它們的功能各不一樣。

寺院基本是以綜合建築群的形式而存在,擁有強大的綜合功能。整體來看,一座寺院不論是建築面積還是建築格局,都相當大,擁有高牆大院,看起來壯觀大氣,如宮殿一樣富麗堂皇。實際上,絕大多數寺院由古代皇帝親自批准而修建,具有典型的皇家園林的風格。

大約在東漢年間,佛教從古印度沿著絲綢之路傳進了我國,迅速在華夏大地紮下跟,並發展壯大,因此,我國也被稱作佛教的第二故鄉。

歷史上,佛教在我國經歷了三次發展高峰,一是東漢末期到三國時期,此時期是佛教在我國的初創期,二是東晉到南北朝時期,這一時期是佛教在我國的發展期,三是唐代,唐代是佛教在我國發展的全盛時期。

我們今天所能看到的大大小小的寺院,絕大多數都是這三個歷史時期建造的。

寺院中的每一個建築,應該建在什麼位置,都有非常嚴格的要求。

我國寺院的建築格局通常是坐北朝南,正門開在南方。之所以這樣建造有兩個主要原因,一是寺院畢竟是莊嚴的建築物,古人在建築時都喜歡看風水,認為坐北朝南的建築方位是最吉祥的,在古人看來,北方是上位,屁股朝著北方,能得到更多福佑。

二是由我國的地理位置所決定,坐北朝南的方位採光好,光照時間長,能讓建築空間內長時間保持明亮通透。

從寺院正門進去,有一條數米寬的青石板路,可以看作是整個寺院的中軸線,青石路的兩邊基本上是對稱的,左右兩邊,不論是建築物還是其它裝飾,基本上一樣。

殿堂是寺院的重點建築,正好分佈在中軸線上,正對著寺院的正南門。按照順序,殿堂是這樣排列的,依次為:山門殿——天王殿——大雄寶殿——本寺主供佛殿——法堂——藏經樓或藏經閣。

山門殿供奉的是守護佛法的哼哈二將。

天王殿供奉的是彌勒佛,彌勒佛後邊是韋陀菩薩。佛教中的四大天王,東方持國天王、南方增長天王、西方廣目天王、北方多聞天王,分列彌勒佛和韋陀菩薩的左右兩邊。

大雄寶殿是整個寺院的核心地方,以供奉三尊佛像最為常見,通常是一個佛兩個菩薩為主,中間供奉如來佛,左邊是大勢至菩薩,右邊是觀世音菩薩。

有些大雄寶殿會供奉佛教中三個不同教派的教主,中央是釋迦牟尼佛,左邊是東方藥師琉璃光佛,右邊是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

有的大雄寶殿會供奉娑婆世界裡過去、現在和未來的三位佛祖,燃燈佛是過去佛、釋迦牟尼佛是現在佛、彌勒佛是未來佛。

在大雄寶殿的兩邊,還有許多殿堂,如伽藍殿,祖師殿,地藏殿,藥師殿,觀音殿,等等。伽藍殿裡供奉著佛教伽藍神或者其他護法神,我國佛教通常把關公當做伽藍神,其他護法神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十八羅漢。

祖師殿供奉著達摩祖師,或者六祖慧能。地藏殿供奉著地藏菩薩,藥師殿是琉璃光如來,以及日光菩薩和月光菩薩。觀音殿供奉著觀世音菩薩。

寺院的法堂是得道高僧給佛教弟子講法誦經的地方,建築面積較大,往往能滿足幾十到數百名僧人同時學習。

藏經樓建在寺院中軸線的最北邊,作用是用來保存歷代珍貴的佛教典籍,是佛教聖地。

在藏經樓前面,通常建有鐘樓和鼓樓,建築方位東邊是鐘樓,西邊是鼓樓。

鐘樓的建築格局是在飛簷歇山式的亭子下,懸掛一口體積巨大的洪鐘,鼓樓是在一個亭子下安放一面大鼓,它們是佛教重要的法器和樂器,有兩大作用,一是用來報時,跟普通城市中的鐘、鼓樓一樣,在每天的寅時(3時到5時)打開寺院大門時,戌時(19時到21時)關閉寺院大門時,分別撞鐘一次。從亥時(21時到23時)開始,報時改為敲鼓,到次日寅時,又開始撞鐘,每天循環不斷,因此,就有了“晨鐘暮鼓”的說法。

撞鐘敲鼓時,有這樣的說法:緊十八,慢十八,不緊不慢又十八。全天總共要敲擊108下,是九的倍數,體現出佛教中對數字九有一種強烈的崇拜意識。

二是用來警戒,用鐘聲和鼓聲召集全體僧人來解除意外。因為藏經樓保存著佛教的重要典籍,又多是木質結構,如果失火,很容易把典籍毀於一旦,因此,把鐘鼓樓建在藏經樓旁邊,時刻提醒著全體僧人,這裡是聖地。

一些小寺院由於地方緊湊,建築格局並沒有大寺院那麼講究和豐富,因此,會把一些殿堂和其它建築物儘量縮減,合理利用現有空間,只留下山門殿,大雄寶殿,法堂,藏經樓這四個主要場所。

有些小寺院地方實在太小,甚至進入大門後,只看到有大雄寶殿一個殿堂。

如果藏經樓旁邊沒有地方可以建造鐘樓和鼓樓,寺院會把它們的位置前移,建在大雄寶殿兩側。

如果大雄寶殿旁邊的地方還是緊張,寺院會把鐘樓和鼓樓的位置進一步前移,建在寺院的山門殿兩側,遊客剛進寺院大門就能看到大鐘和大鼓。

這樣建造沒有特別的講究,不過是合理利用寺院的地方罷了。


鴻鵠迎罡


我們去一些城市,往往會發現很多地方都有叫鐘樓或鼓樓的地方,其主要原因就是這裡曾經有過鐘樓或鼓樓的建築。譬如;北京的鐘鼓樓是元、明、清三的代報時中心,它位於中軸線的北端,與南面的景山相呼應。南京鐘鼓樓位於南京市中心,建於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十五年(1372年)。西安的鐘鼓樓位於西安市的市中心,建於明洪武十七年(1374年)等等。唐代以後,寺廟裡建有鐘鼓樓,後來逐漸形式了“有寺必有鐘的傳統”。

寺廟裡的鐘鼓樓借鑑了宮殿鐘鼓樓的模式,最初不是東鍾西鼓的佈局,往往是“東鍾西藏”,即鐘樓與塔、藏經閣對峙。到了明清時期,鐘樓與鼓樓被佈置在庭院式寺廟中東西兩側的格局變得普遍。寺廟裡的鐘是梵鍾,主要充當佛教樂器、法器,可以在禮佛時敲擊伴奏,它還有早晚報時以及聚集僧眾的作用。晨鐘暮鼓,早起練功、早課、禮佛,傍晚禮佛自省,供養眾生。寺廟平時有重要慶典、迎賓、法會、集合時,也會敲鐘鼓為禮儀或號令。

寺廟為了迎接新年,每年除夕這一天會敲108下鍾聲,一百零八正好是十二個月,二十四個節氣,七十二個候相加所得,一百零八象徵著一年,而其節奏各地有所不同。總之,鍾、鼓既是中國傳統禮樂社會中重要的樂器,也是重要的禮器。如今,鐘樓、鼓樓已經成為了一個城市地標性質的建築,是城市文化的象徵了。

月落烏啼霜滿天

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

夜半鐘聲到客船

謝謝!祝您快樂安康!





亮亮25252743


看到這個問題,閃入我們腦際的,會是極有詩意的一個詞:“晨鐘暮鼓”。

但是,真正寺院的“晨鐘暮鼓”,卻遠沒有詩人所描寫的那麼詩情畫意,相反卻是 極為嚴苛的清規戒律。

在濟南千佛山上的興國禪寺,有一幅極有名的對聯:

晨鐘暮鼓驚醒世間名利客,

經聲佛號喚回宦海夢迷人。

所以說,“晨鐘暮鼓”,在寺院,代表了一種教化功能。

寺院設鐘的制度來自印度,故稱“梵鍾”。佛教傳入中國後,鐘鼓也成為中國寺院常見的法器。

鍾分為大鐘、殿鍾、僧堂鍾三種。

大鐘是懸掛在鐘樓裡的鐘,用來號令全寺僧眾。按照寺規,每天早上及法會時都要撞鐘。

撞鐘亦有章法,“引杵宜緩,揚聲欲長。凡三遍,各三十六下,總一百零八下。豈止三下稍緊。”

鼓,成為“法鼓”,設在法堂內,左鍾右鼓。方丈上堂說法時,鳴鐘擊鼓。

相比鍾而言,鼓的運用更為頻繁。方丈上堂、小參、普說、入室、茶齋、普請、換更均需擊鼓。

擊鼓亦有章法:上堂三通,小參一通,普說五下,入室三下,均應緩擊。時辰的更鼓早晚三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