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伯禮:將中醫藥融入公衛應急體系,嚴格管理“中醫黑偽中醫”

張伯禮:將中醫藥融入公衛應急體系,嚴格管理“中醫黑偽中醫”


編者按:1月27日,在天津指導“抗疫”的張伯禮院士收到中央戰疫緊急調度,飛赴武漢主持中醫藥抗疫工作。因連日辛勞,72歲的他做了膽囊摘除手術,把“膽”留在了武漢。


由他常駐的江夏方艙醫院無一例輕症轉重,作為中醫抗疫的參與者和代表,他呼籲,要把中醫藥納入國家公衛體系和公衛應急體系中,給中醫應有的地位,做到中西醫並重、中西藥並用,醫療、預防做到一體化,共同保衛我國人民健康。

張伯禮:將中醫藥融入公衛應急體系,嚴格管理“中醫黑偽中醫”


張伯禮:將中醫藥融入公衛應急體系,嚴格管理“中醫黑偽中醫”


隨著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許多國家開始借鑑中國經驗,其中包括使用中藥治療新冠肺炎。中醫中藥在世界上的認知度,得到了很大提升。


不久前,中國工程院院士、天津中醫藥大學校長張伯禮通過世界中聯組織的中醫藥參與全球抗疫支持行動向國際分享了“中西醫結合救治新冠肺炎——中國方案的亮點”。全程共計64個國家地區數十萬參與者,包括部分疫情國世界中聯監事會主席、副主席和理事會副主席等。


張伯禮:將中醫藥融入公衛應急體系,嚴格管理“中醫黑偽中醫”


作為中央指導組專家組成員的張伯禮,1月27日離開天津到達武漢,深入抗疫前線探索新冠病毒中醫藥救治方案,在中西醫協作救治上取得了顯著療效。就疫情後中醫藥學科的改革,光明日報記者通過電子郵件對張院士進行了專訪。

01

中醫藥在某些臨床關鍵環節,發揮四兩撥千斤的作用


在新冠肺炎的治療中,各學科醫護人員一起深入協作,凸顯了學科交叉的重要性,這次疫情防控中,中西醫結合情況如何?


張伯禮:大疫當前,西醫、中醫的目的都只有一個——治病救人。這次疫情救治中,中西醫合作得很默契。尤其是對於重症、危重症患者的救治,西醫為主、中醫配合


◆如有的患者氧合水平比較低,血氧飽和度波動。這種情況下,儘早使用生脈注射液、參麥注射液,服獨參湯,往往一兩天後患者的血氧飽和度就穩定了,再過一兩天氧合水平就上去了,中醫藥在某些臨床關鍵環節發揮著四兩撥千斤的作用


◆有的患者上了呼吸機,但人機對抗,患者腹部脹滿,腹壓抬高膈肌,影響氧療效果,此時採用通腹洩熱的承氣湯類方藥,一二劑藥便使大便洩通,脹滿消除,氧療效果明顯提高;


◆如炎性因子風暴,加重炎症反應,也是由輕症轉重的關鍵,使用清熱涼血的血必淨注射液對控制炎性反應綜合徵則有明確作用。


現在武漢包括金銀潭醫院,武漢肺科醫院、武漢協和醫院重症患者都是中西醫聯合會診,較多患者使用了中西結合治療,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02

是輔助中醫決策 不是替代,與時俱進 培養複合型人才


中醫藥院校該如何推動學科交叉融合?在哪些領域進行有益的學科交叉、學科融合探索?如何取得突破?


張伯禮:中醫藥學具有很強的包容性,在各個時期都能吸收當時其他學科的優秀成果為我所用,不斷與時俱進。現如今,與生物信息學和人工智能的交叉表現得比較突出。我們擁有豐富的中藥資源,中藥大辭典共收錄5767種中藥,並且每個中藥的化學成分很多,其治療疾病的靶點也就更多。


近年來通過與生物信息學的結合,已經建立了多箇中藥數據庫,如組分中藥數據庫、ETCM(中醫百科全書)等,涵蓋常用中藥及相關化學成分及靶點,能夠及時篩選有效藥物,預測藥物作用機制,進行處方優化及評價等。

如宣肺敗毒方就是基於“文獻+經驗+藥物篩選”得出的有效藥物。


另外,在人工智能方面,我們去年已經啟動了“面向2035人工智能在中醫藥領域的應用戰略研究”,項目涵蓋了人工智能在中醫診療、中藥智能製造和中醫藥服務等方面的應用戰略研究。人工智能、大數據等信息技術是推動中醫藥發展的工具,不是替代中醫,而是輔助中醫決策。中醫藥院校推動學科交叉,必須把握一個基本定位:遵循中醫藥的規律和特點,以中醫藥自身發展的需求為核心;一個基本認識:注重多學科交叉,但必須是我主人隨。


張伯禮:將中醫藥融入公衛應急體系,嚴格管理“中醫黑偽中醫”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中醫藥與現代科技緊密結合,必將促進中醫藥守正創新發展。但當前的學科交叉還不夠深入,學科之間還沒有深度融合,其中一個難點是中醫理論的詮釋,這是一個關鍵點。突破這個難點,關鍵在於培養一大批既懂中醫又懂現代科技的複合型人才,突破一批關鍵技術裝備,這是學科交叉的基礎和橋樑。


03

疫情後,讓中醫藥應真正融入公衛應急管理體系中


疫情大考給我國醫學發展和醫學教育提出了哪些新“課題”?


答:這次疫情也給我們很多啟示,除今後要加強醫學相關專業的公共衛生、預防醫學等課程教學管理,加大公共衛生與防疫醫學人才培養力度,重視全科醫學、重症醫學人才培養外,更應該值得我們思考的是疫情後中醫藥在我國醫學發展和醫學教育中的定位。


張伯禮:將中醫藥融入公衛應急體系,嚴格管理“中醫黑偽中醫”


中醫在傳染病防治方面積累的豐富經驗非常寶貴,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再一次證明了中醫藥的優勢和不可替代性。今後的工作中:


❶是完善體制機制,將中醫藥真正融入公共衛生應急管理體系中來,實現中西醫並重參與傳染病防控;完善中西醫協作的機制,確保中醫第一時間瞭解疫情、全程參與。


❷是加強中西醫結合人才培養長學制、寬口徑,兩套基礎知識如何融匯好是關鍵。


❸是加強人才隊伍建設。在高等院校教育中,加強中醫疫病學、傳染病學及公共衛生管理課程的教學,建立起中醫藥防治傳染病的學科體系;培養建設一支中醫功底深厚、重症救治能力強的臨床人才隊伍,特別是急重症臨床人才培養;加強中醫藥從業人員公共衛生管理能力與水平的培養。


04

疫情後強基層、強中醫,嚴格管理有組織的“中醫黑”“偽中醫”


在疫情防控中,怎樣才能做到“強基層”?


此次疫情防控的教訓之一,是基層社區的衛生能力明顯不足。那麼多人,一發熱就往大醫院跑,如果社區能力足夠,能發揮“攔阻干預”作用,疫情可能會在早期就得到有效控制,“強基層”要真正落地。


張伯禮:應對突發疫情,必須關口前移,充分發揮基層醫療機構的作用,不斷提高基層衛生與健康工作質量,為健康中國提供強有力支持。當前,基層醫療機構體系不完善、總量不足、質量不高、結構不合理、分佈不均衡等矛盾和基層醫務人員能力不足等問題明顯。


究其原因,主要還是基層醫療機構體制機制問題,原來基層衛生機構紅紅火火,藥品取消加成,補貼又不能足額到位,打擊了基層醫務人員積極性,基層衛生機構只能是冷冷清清了。


中醫藥在此次疫情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經過這次疫情,您認為中醫藥會有什麼新的定位?


張伯禮:中醫藥在此次疫情防治過程中,有了自己的成建制隊伍和定點醫院,使病患得到了系統規範的中醫治療,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這具有標誌性的意義。同時,中醫承包的方艙醫院中,如江夏方艙醫院成立了患者黨小組,讓患者從單純接受治療轉變為參與管理和治療醫患關係和諧,像一個社區也像一個大家庭。此外,患者除了服用中藥,也進行了艾灸、穴位貼敷等理療,以及八段錦、太極拳等功法鍛鍊,中醫藥綜合施治取得良好效果。


我們應該好好總結這些經驗,中醫藥應得到國家相關部門及世界衛生組織的正確認識,

為全球公共衛生治理貢獻中國智慧與中國方案。我們要真正做到中西醫並重,不可過了疫情又忘了中醫藥!中西醫應緊密合作,打造具有中國特色醫療急救體系!


同時,國家要加強中國文化自信的宣傳引導,對於社會上有組織的“中醫黑”、對於故意詆譭中醫藥的有害信息,要進行嚴格管理,對打著中醫藥幌子的“偽中醫”也要加強管理,給中醫藥一個傳承發展的健康空間和社會環境。


張伯禮:將中醫藥融入公衛應急體系,嚴格管理“中醫黑偽中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