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美食为什么不能走向全国?不好吃?然而并不是

最近在外地出差,昨天中午刚进餐厅就听见师傅在喊

“胡辣汤、胡辣汤,河南特色胡辣汤和水煎包”,听到的时候内心很是激动,然后点了一份,兴致勃勃的尝了一下,结果发现根本不是胡辣汤,就是普通的菜汤,不仅没有一丁点的胡椒、辣椒,甚至还有点甜。

河南美食为什么不能走向全国?不好吃?然而并不是

很甜的“胡辣汤”

这是河南胡辣汤,你在逗我?

我记得很清楚,去年五一节的当天我去西安旅游,早上下完火车向西走了大概两百米,有一家早餐店上面写着胡辣汤。点了一份,结果只有几片菜叶和一点豆腐皮,非常稀,这是胡辣汤,你在逗我?可能火车站周边都是一样的吧,凭心而论,西安的面做的真棒,很好吃。

河南美食为什么不能走向全国?不好吃?然而并不是

胡辣汤+糖糕

不得不说,这是个别现象,也是普遍现象,胡辣汤作为河南美食已经得到公认,但走出去的一些胡辣汤总是像行尸走肉一样,没有了灵魂。美食不美,正在河南美食难以受到外地人喜爱的重要因素。

河南美食很好吃,是一亿人的验证

关于河南的美食我也写过很多回答,有时看到评论区一些外省的朋友说河南的美食很好吃,我便很高兴,但更多的是说难以接受。我认为之所以能成为美食,并不是靠宣传喊出来的,而是人人吃后口口相传来的,俗话说“金碑银碑不如老百姓的口碑”,美食很美,是对正宗做法最好的褒奖。

河南美食为什么不能走向全国?不好吃?然而并不是

河南乡村美食

河南美食有烩面、胡辣汤、开封灌汤包、洛阳八大汤、鲤鱼焙面、揽锅菜、新野板面、饸饹面......,可以说这些美食大部分都经历过历史的锤炼,才到了今天,在人们心目中始终是认可的。因此我们可能口味不同、习惯不同、风土人情不同,但这些美食是不用去质疑的,一亿人河南是最好的验证。

做法工艺不同不代表可以随心所欲

2015年湖北省出台“武汉热干面(方便型)”的规范标准,明确了做法和用料,此举也是更好的保护了武汉热干面的传统做法,继而发扬光大。

河南美食为什么不能走向全国?不好吃?然而并不是

武汉热干面标准

同样,已经走遍全国各地的兰州拉面在2018年中国面条博览会上也公布了《兰州牛肉拉面行业规范标准》,对店面质量、布局、卫生等做了统一的要求,不仅如此,众所周知兰州拉面的做法也是一清二白三红四绿五黄。

同样,沙县小吃作为知名美食,也是形成了独立的品牌,开起了连锁。举个例子,青菜面在沙县小吃都有吧。

河南美食为什么不能走向全国?不好吃?然而并不是

沙县小吃的蒸饺

那么,究竟什么是正宗的胡辣汤?究竟什么是正宗的烩面?你的对,还是我的对?没有一个标准去参考做美食就可以随心所欲,所以究竟哪个才是美食,答案只能是我习惯就好。

统一标准不是只做一个味,而是树立品牌形象的基础,用心去做美食的参考

有人说,为什么要制定一个标准,各做各的也可以啊,其实真的可以,但贵在自觉,最起码能够像胡辣汤,让多数人能够接受。如此,也可以不用制定什么标准。

但现实是:河南美食真的没有走出去,即便走出去那么几家也是在河南人集中的地方,做法不一,再加上缺料少菜,怎么能吸引更多人?

河南美食为什么不能走向全国?不好吃?然而并不是

河南烩面

如果能统一做法、用料,那么即便做的不好也会比自己胡来强,相反,如果能够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改良,当然对于河南美食的进步是做出巨大贡献的。

为什么河南美食就不能走向全国呢?美食不好吃?肯定不是。

更多的美食不美,没有一个相对统一的口感,也就无法吸引更多的消费人群,自然就走不出去。

吃惯了沙县小吃,不管是在北京,还是在周口鹿邑,不管是在浙江,还是在河南漯河,都是熟悉的味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