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御倭名将俞大猷,戎马一生战功显赫,屡遭诬陷却矢志不渝

俞大猷生平最有影响的事绩发生在明朝嘉靖年间。当时皇帝崇尚道教,不问政事,奸相严嵩弄权,海防松驰,北有瓦刺、鞋粗南下,东南倭寇“连船数百,蔽海而至”。特别是倭寇之患,日本的武士、浪人、商人及破产失业的人与中国沿海海盗及不法商人相勾结,以海岛为巢穴,骚扰沿海,深人内地,甚至逼近苏、杭、南京。所到之处,携掠妇女、财物,焚屋毁居,江断民众被杀多达数十万,御倭已成为沿海人民的迫切要求。俞大猷便是海上御倭的著名老将。

海上御倭名将俞大猷,戎马一生战功显赫,屡遭诬陷却矢志不渝

俞大猷字志辅,号虚江,约1503年生于晋江,少时家贫,以帮母亲出售手编女用发网度日,但好读书,为人豁达。32岁,参加武举会试名列第五。升正千户,任职御守金门。以倡导礼让,为民解难而得人心。却因上书监司陈述御倭用兵,被以卑职越礼予杖责,削夺职务。1542年,蒙古麸部俺答汗率兵掠山西,嘉靖帝命全国举报勇武之士,俞大猷求见巡按御史徐宗鲁,毛遂自荐愿为朝廷建立战功。

海上御倭名将俞大猷,戎马一生战功显赫,屡遭诬陷却矢志不渝

1552年,倭寇大举侵扰浙东,攻破宁波昌国卫、攻陷绍兴临山卫,转掠松阳。49岁的俞大猷受命为宁台参将,前往浙江御倭。俞大猷调遣福建舟师,以楼船分布沿海各岛,伺机剿寇,烧寇船50余艘,斩俘倭寇数千,首立战功。次年,又率精兵夜袭倭寇于普陀山的老营,纵火焚栅,斩俘约300人,淹死无数。俞大猷不计个人得失,继续御剿倭寇,屡立战功。当时,又有30余船倭寇侵入青村所,焚船登岸,再与各地倭寇合流,进犯苏州陆泾坝,然后分路骚扰常熟、江阴、无锡,频频出没于太湖。

海上御倭名将俞大猷,戎马一生战功显赫,屡遭诬陷却矢志不渝

1556年,俞大猷受任浙江总兵官,兼管苏、松各郡防御工作,率部大败进犯沈庄、清水洼的倭寇,得恢复世袭荫职。此后又追击自萤浦败逃的倭寇。参与平定勾结倭寇攻掠江浙、围攻上海17天的海盗徐海,率军破其据点梁庄,斩杀倭1600余人,迫使徐海投水自杀。这年冬天,倭寇在舟山据险顽抗,俞大默乘天降大雪,指挥及时赶来增援的川贵士兵六千,四面进剿,火烧敌营栅,击毙敌大半。终于清除了浙江的倭乱。次年,总督胡宗宪设计以贸易通市为名,诱捕海盗王直。俞大献据理直言,谓贸易通市为时过早,应整顿海防,修造战舰,对倭寇“贼来则击,贼去则迫”,否则会带来后患。

海上御倭名将俞大猷,戎马一生战功显赫,屡遭诬陷却矢志不渝

胡宗宪不听,结果虽杀王直,其养子却率众三千,固守舟山岛西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的岑港,还有大队倭寇陆续前来。俞大欲、戚继光合力攻打半年,无法攻克,被朝廷革职并限期一月平定倭寇。俞大猷与戚继光拚死猛攻,已先后歼敌四五千人,1558年7月倭寇移驻柯梅,胡宗宪只求安生,不肯追剿,倭寇得以造船出海,俞大欲海上追歼,虽击沉敌船一艘,但多数寇袭杀福建、广东而去,福建沿海告急。御史李瑚在朝廷指责胡宗宪嫁祸邻省,胡宗宪认为李瑚与俞大猷同乡,这必定是俞大献提供了情况,于是反诬告俞大猷放纵寇南下,因胡宗宪得权相严嵩庇护,俞大猷再次被削夺世袭荫职并被逮捕入狱。

海上御倭名将俞大猷,戎马一生战功显赫,屡遭诬陷却矢志不渝

两个月后,掌锦衣卫的陆炳向严嵩之子送珍宝财物替俞大猷,结果改判俞大献发往塞上,戴罪守边。俞大猷再次前去大同,与巡抚李文进筹划军务,还设计了以人力推挽的独轮木车,能翻山越堑,阻挡战马进袭。亲自指挥遮种兵车百辆,在三千步骑配合下获安银堡之役的胜利。后来,京营开始有兵车就袭用了这种建制。四年后,倭寇由浙江、广东两路合进福建,戚家军连连灭敌后被调往浙江,倭寇又猖额起来,其中一股伪装成明军混入兴化县,连夜将城门大开,六千倭寇里应外合一举攻占兴化,焚城掠屋恣意横行。这是倭寇为患以来,首次攻陷府城,福建为之震动。

海上御倭名将俞大猷,戎马一生战功显赫,屡遭诬陷却矢志不渝

1563年初,又攻占城东咽喉之地平海卫,建立据点。俞大歉被任福建总兵御倭,火速招收农民武装六千人,自南赣兼程奔赴平海卫。俞大酰因戚家军尚未赶到,认为:敌我兵力相当,但我方是重新组合,所以敌实我虚,敌逸我劳。因此力排众议,以为万万不能求速胜,只能先布兵列阵、筑栅挖沟、以守为攻。及戚家军风驰而至,便以巡抚谭纶亲率戚家军为中军,广东总兵刘显与俞大献分率两翼,猛攻敌寇阵地,截杀追歼顽敌,斩倭寇首级二千余,收复平海卫,凯旋班师兴化。诸将领都得晋升,独60岁老将俞大献仅略获赏银而已。此后,倭寇继续向南流窜,侵扰广东潮州、惠州一带,约二万倭寇与海盗吴平勾结呼应,屠戮焚掠,祸患严重。

海上御倭名将俞大猷,戎马一生战功显赫,屡遭诬陷却矢志不渝

1564年,俞大献被任广东总兵,负责御倭。俞大献一向认为,海战无妙法,必以大船胜小船,多船胜少船。针对广东御倭只凭征调富商船只的特点,首先修造战船,又派人经福建督造海船80多只。组织农民武装,斩杀400余人。倭寇向海丰败逃,俞家军奋勇追击,俘斩一千余人。再战于大德港,俞大献亲率福建、广东官兵纵击,又斩俘二千余。倭寇纷纷夺渔船入海,当倭寇援尽粮绝弃城而逃时,又被俞大欲予设伏兵击败。次年,俞大献与戚继光合力辗转追歼吴平,至1566年,吴平30余艘舰船被全歼。倭寇余孽荡平,东南沿海倭患完全解除。1573年秋,又有海盗突袭间峡澳,俞大献以七十高龄率军作战,失利被夺职。三年后,复起用负责车营训练,俞大就三次乞奏辞职,1580年病逝。

海上御倭名将俞大猷,戎马一生战功显赫,屡遭诬陷却矢志不渝

俞大猷戎马一生,战功显赫,屡遭诬陷,矢志不渝,多受挫折,败而不馁。治军严明,士卒所到之处,百姓耕织、弦诵如常。他对练兵的主张是“练胆为先;练胆之法,习艺为先。艺精则胆壮,胆壮则兵强”。对用兵则强调必谋万全妙算而取胜,不求一时功利。海上御倭20年,为巩固千里海疆,保障沿海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做出重大贡献。不仅被同时代的督抚大臣谭纶称之为才如诸葛亮、忠贞如文天祥的国家栋梁之材,而且深受人民崇敬,在武平、崖州、饶平各地都建有祭祀他的祠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