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说贯穿元明朝的倭寇之患并不是戚继光或俞大猷等名将消灭的?

提起明朝,就不得不提起在历史上影响深远的倭寇之乱,大家自然会想到戚继光、俞大猷两位抗倭英雄,确实,他们在平定倭寇中起到了不可取代的作用,无愧于民族英雄的称号。但是,细析研究倭寇之乱,就会发现其发生到消亡,都与明朝的“海禁政策”息息相关。倭寇兴起,源于元朝侵日之后,贯穿元明,而又在明朝达到高峰。“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这句话是抗倭名将戚继光说的(选择《止止堂集》)。诗句中的“但愿海波平”,所指的也是希望平定“倭寇”之患。

倭寇之患,史有前期倭患(真倭)和后期倭患(假倭)之说法。前期倭寇是指元朝及明初一段时期的倭患,以日本海盗为中心,主要攻击范围为当时朝鲜、中国沿海各地和南洋,除沿海劫掠以外主要从事中日走私贸易 。14世纪初,日本进入南北朝分裂时期,封建诸侯割据,互相攻战,争权夺利。在战争中失败的一些南朝封建主,组织武士、商人和浪人到中国沿海地区进行武装走私和抢劫烧杀的海盗活动,历史上称之为“倭寇”。

为何说贯穿元明朝的倭寇之患并不是戚继光或俞大猷等名将消灭的?

至于后期倭寇,实质由于日本国内政治形势转变,加上官府的管制,日本人出海抢掠船只事件已经减少。取而代之的是来自中国和朝鲜的海商与海盗,他们依从过去倭寇抢掠的方式继续为祸于东海,也被归于倭寇之列。明史《日本传》记载“大抵真倭十之三”,即真正的日本海盗大概只占三成;而朝鲜正史《世宗实录》亦记载“然其间倭人不过一二,而本国民假著倭服成党作乱”。

明成祖发动叛乱,夺取政权,迁都北京后,据说建文帝在南方的残余势力与日本海贼合作,在中国东南沿海进行报复性侵扰,由于这些南方人体形上比北方人矮小,所以沿用“倭寇”一词来称呼由日本人与南方明朝人所组成的海盗集团。

明成祖晚年,由于陆上北方威胁未除,南方郑和下西洋以后,激增的海陆来往也带来了渐盛的倭寇侵扰,遂实行“海禁政策”,只开放勘合贸易,嘉靖二年(1523年)爆发了争贡之役,此后沿海治安多次陷入危机,大明朝廷遂宣布中断一切贸易 ,期望以围堵的政策来减轻倭寇的威胁,但也断绝许多自唐朝以来整个贸易产业链相关从业人员(渔业、手工业、造船业、贸易)的生计,致使贸易地下化,商业纠纷无从解决,遂转成武力报复,倭寇之乱不减反增,造成嘉靖倭乱。

为何说贯穿元明朝的倭寇之患并不是戚继光或俞大猷等名将消灭的?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海吃海。东南滨海地区地瘠民贫,从宋元以来,当地居民一直将出海贸易视为衣食之源,海商、水手、造船、修理、搬运加上种种服务,可以说大海养活了起码百万计的沿海居民。在福建,有句话叫做:“海者,闽人之田。”一纸海禁令无情地把当地居民的“田”给剥夺了,饭碗跟着也砸了。在广东,潮州、漳州地区一向是通商出海的发舶口,“潮漳以番舶为利”,不许贸易等于断了他们的生计。对茫然失所的沿海居民来说,眼前摆着两条路:要么忍饥挨饿,要么铤而走险落寇为伍。

正如当时负责海禁的赵文华所说的:“海上居民,近来海禁太严,渔樵不通,生理日蹙,转而为盗”,“寇与商同是人,市通则寇转为商,市禁则商转为寇,始之禁禁商,后之禁禁寇。禁之愈严而寇愈盛。片板不许下海,艨艟巨舰反蔽江而来;寸货不许入番,子女玉帛恒满载而去……于是海滨人人为贼,有诛之不可胜诛者。”

为何说贯穿元明朝的倭寇之患并不是戚继光或俞大猷等名将消灭的?

另一个学者谢杰则说的更为明了透彻:“倭夷之蠢蠢者,自昔鄙之曰奴,其为中国患,皆潮、漳、宁绍人主之也;寇与商同人,市通则寇转为商,市禁则商转为寇”谢杰明白的指出,所谓的倭寇大部分都是江浙沿海的商人,如果海禁较松他们就是商人,如果海禁过严就转为倭寇,这一切的始作俑者,就是明朝已经过时的海禁政策。

虽然有如此多的有识之士为大明朝廷献言献计,但是明廷依然丧失了开放海禁的最好时机,当时大海盗王直主动向政府示好,提出了“开港通市”的建议,王直主张明朝废除海禁,使海上私人贸易合法化,这样,沿海的商人们因为有了合法渠道而不必落草为寇,朝廷也能靠收取关税而增加收入。不得不说,这是一个两全其美的方案,但是由于保守势力的阻挠和遵守祖制的惯性,朝廷依然命令胡宗宪将其斩首示众,王直的死不但没有平息倭患,反而让倭乱更加猖獗,而且更糟糕的是,由于朝廷的背信弃义,再也不会有海盗会轻信朝廷了,这无疑使朝廷剿灭倭寇的行动更为艰难。

为何说贯穿元明朝的倭寇之患并不是戚继光或俞大猷等名将消灭的?

明初时期,由于国力强盛,重视海军、海运建设,政治较清明,人民尚能安居乐业,在少有内忧的情况下,能够集中力量对付外患,尽管明初有倭寇骚扰,但范围不是很广,对社会也没有造成很大的破坏。但明英宗正统以后,明朝政治日趋腐败,贪污贿赂之风盛行。

至嘉靖时期,随着东南沿海一带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对外贸易相当发达。沿海一带私人经营的海上贸易也十分活跃。一些海商大贾、浙闽大姓为了牟取暴利,不顾朝廷的海禁命令,和“番舶夷商”相互贩卖货物,他们成群分党,形成海上武装走私集团,有的甚至亡命海外,勾结日本各岛的倭寇,于沿海劫掠。这些海盗商人如王直、徐海等,与倭寇勾结,使得倭患愈演愈烈。同时一些明朝官僚也与这些寇盗建立了联系。

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明朝派朱绔巡抚浙江,兼提督福建军务,朱绔到任后,封锁海面,击杀了通倭的李光头等96人。朱绔的海禁触犯了通倭的官僚、豪富的利益,他们指使在朝的官僚攻击朱绔擅杀,结果朱绔被迫自杀。从此,罢巡视大臣不设,朝中朝外,不敢再提海禁之事。倭寇更加猖獗起来。

为何说贯穿元明朝的倭寇之患并不是戚继光或俞大猷等名将消灭的?

嘉靖四十年(1561年),戚继光率戚家军等在台州九战九捷,歼入寇台州之敌。此后,戚、俞联合,基本肃清福建、浙江倭寇。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戚继光与俞大猷二军配合,击灭盘踞在广东、南澳的倭寇,东南沿海的倭寇最后荡平 。

戚继光、俞大猷在平倭战争中崭露头角,战功显赫,后人对他们表示敬仰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求证于史实,真正解决倭患的关键之举并非战争,而是明朝政策的转换。面对势不可挡的国际贸易大潮流,战争不能解决问题,或者说只能治标不能治本。明朝中后期倭寇之乱的实质是海禁与反海禁的斗争,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大明朝廷必须放弃海禁政策。隆庆元年(1567年)明穆宗及其辅政大臣主张实行比较开放灵活的政策,取消海禁,准许人民航海前往东洋、西洋贸易,大量白银源源不断地流入中国,刺激了沿海地区商品经济的发展,所谓倭患也就烟消云散了。既然能够合法的赚钱谋生,又有谁会去做犯法的事,落得个千古骂名?宜疏不宜堵,永远是治国安邦的至理名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