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是抗倭名将,品格比戚继光高尚,他的名气却不及戚继光

同是抗倭名将,品格比戚继光高尚,他的名气却不及戚继光

戚继光作为明朝抗倭名将无人不知、家喻户晓,被誉为民族英雄。但同时期也有一位抗倭名将,他比戚继光更早地打击倭寇,在抗倭事业上可以说是戚继光的前辈,战功赫赫,与戚继光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他就是与戚继光并称“俞龙戚虎”的抗倭名将——俞大猷。

同是抗倭名将,品格比戚继光高尚,他的名气却不及戚继光

俞大猷出生在一个官宦家庭,自小饱读诗书熟悉兵法,早年跟随王宣、林福学习《易经》,得到了明代著名理学家蔡清的真传,后又拜隐士赵本学为师,学习用《易》推演兵法。想要成为将才,必须要文武兼备,他之后又跟随李良钦学习棍法,为后来俞大猷编撰《剑经》成为武学大师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父亲死后,俞大猷继承了世袭的百户官职,后来考取了武举人,被任命为千户,驻守金门。之后他多次斩杀流寇、平定叛乱、抗击倭寇,立下赫赫战功。可是在当时日益腐朽的明朝,不懂得溜须拍马、趋炎附势的俞大猷多次深陷囹圄,立了战功被人冒领也就算了,更让人气愤的是还要为别人的错误“背锅”。

同是抗倭名将,品格比戚继光高尚,他的名气却不及戚继光

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俞大猷与戚继光围攻被倭寇占领的岑港,在明军猛烈的进攻下,贼寇抵挡不住,乘船逃往柯梅,俞大猷与戚继光乘胜追击,俞大猷先后斩杀四五千倭寇,几乎平定倭患,其余倭寇逃窜到闽、广一带。由于之前明军围攻倭寇长达一年,久攻未破,直浙总督胡宗宪认为放走余寇更为有利,就暗自放走倭寇。

此事败露后胡宗宪遭到御史李瑚的弹劾,胡宗宪把罪责全部推给了俞大猷。皇帝大怒,俞大猷被捕入狱,并被剥夺了后代世袭官职的特权,好友陆炳用自己的钱财贿赂权臣严世蕃,在好友的帮助下,俞大猷被释放出狱,不过官职已被剥夺。

同是抗倭名将,品格比戚继光高尚,他的名气却不及戚继光

俞大猷到了大同巡抚李文进手下,研究了在实战中运用独轮车对抗骑兵的战术,这种战术在战斗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帮助明军取得大胜,俞大猷世袭的特权得以恢复,之后俞大猷接连取得战功,被任为镇篁参将,重新受到录用。

俞大猷一生坎坷,仕明代三朝,戎马生涯四十七载,时而受到重用,时而受到冷落。四为参将,六任总兵,二职都督。戚继光与之相比则顺利得多,原因就在于俞大猷太过正直,不懂得趋炎附势、讨好上司。而戚继光懂得为官之道,经常送礼讨好权臣张居正,以此来使自己能够获得重用,以便施展自己的才能。

同是抗倭名将,品格比戚继光高尚,他的名气却不及戚继光

俞大猷为人正直清廉,而戚继光懂得为人处世,俞大猷的品格比戚继光高尚,军功与戚继光相比也毫不逊色。但正是因为他的正直使得他深受同僚的打压,军功常被淹没,一生几次浮沉,后人都知道民族英雄戚继光,对俞大猷却鲜有提及,俨然成为了衬托鲜花的绿叶。

同是抗倭名将,品格比戚继光高尚,他的名气却不及戚继光

俞大猷忠心为国,以保家卫国为己任,任劳任怨。清朝张廷玉评价他:“大猷负奇节,以古贤豪自期。其用兵,先计后战,不贪近功。忠诚许国,老而弥笃,所在有大勋”。

同是抗倭名将,品格比戚继光高尚,他的名气却不及戚继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