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的戒尺,讓老師既能“教”,也能“育”

教師懲戒?無傷大雅即可

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

這是教師應該有的本分,但是隨著社會上的種種流言,使得這種本分正在慢慢消失殆盡。

無論你是出於什麼的心態加入到教師這個行列中,時間久了,你都會愛上這份職業。每天可以起早貪黑,只是希望孩子們能多學點知識。但是就是這種心情,都會被無情地現實所打破。

教師的戒尺,讓老師既能“教”,也能“育”

教師是教育的基石,也是教育的執行者。現在的教師正努力完成“教”,“育”就丟給家長了,這是一種不負責任的做法,但是我們又無可奈何。正如網上流傳的一句話,現在的孩子不能管、不敢管、不該管。管了,家長不樂意;不管,良心上過不去。所以,現在的很多教師,都選擇“沉默”,看得過去的,就算了,看不過去,頂多說兩句,就完事了,這樣下去,教育的意義將不復存在。

教師的戒尺,讓老師既能“教”,也能“育”

教育孩子,不是老師一個人的事情,更是家長、社會共同的責任,家長們既然把孩子交到學校裡去,就說明家長是信任學校,信任老師的。但是,信任是一回事,教育孩子又是另一回事。現在的社會要求老師既能教好孩子,又不會懲戒孩子。這樣的雙重要求,對與老師來說,是個苛刻的條件。

教師的戒尺,讓老師既能“教”,也能“育”

所以,在適當的時候,懲戒一下孩子無傷大雅。我們不能讓孩子變的只會學習,不會做人,這將是我們教育的悲哀。

請讓教師迴歸於本分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