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原油市場不用看基本面,看新聞就好”!

“現在原油市場不用看基本面,看新聞就好”!

原油市場的談判桌變得越來越熱鬧了。從槓桿投資的期貨到真刀真槍的現貨市場,人們經歷了各種“活久見”,連手中沒有單子的投資者都表示“睡不著”了。券商分析人士表示,油價能否V型反彈,還要看新一輪減產協議能否達成,減產幅度究竟多大。

油市博弈揭新篇

繼特朗普的表態引發原油市場巨震之後,俄羅斯關於石油減產的口風也出現鬆動。據報道,4月5日,俄羅斯方面表示,從來沒有放棄支持OPEC減產協議。

分析人士表示,留給產油國的時間不多了,可能4月份將是決戰時刻。從最新的博弈動態來看,以沙特、俄羅斯為代表的產油國似乎有意請君入甕,“邀請”美國加入石油市場的“新減產聯盟”。

“現在原油市場不用看基本面,看新聞就好”!


“現在原油市場不用看基本面,看新聞就好”!


東莞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楊博光表示,本次OPEC+減產談判破裂,表面上是俄羅斯與沙特未能協調好減產安排,實際上是過去3年減產成果大部分被美國頁岩油企業截取,從而破壞了減產造成的。據悉,得益於原油價格持續保持較高水平,美國頁岩油企業開採原油獲益良多,美國由此迅速成長為全球最大的原油生產國。

據最新報道,阿聯酋能源部長馬茲魯伊表示,為解決原油需求疲軟狀況,需要所有產油國的共同努力而非僅僅是OPEC+。

6日凌晨,有消息稱,原油外交使者團推動在4月10日舉行G20能源部長會議。此前有報道稱,沙特將在4月9日主持OPEC+視頻會議,10日發佈5月原油官方售價。

據Wind數據,截至北京時間4月6日早上6時55分,美國原油期貨主力再度大跌7.45%,報26.23美元/桶;布倫特原油期貨市場盤前最新報價為3日的34.65美元/桶。

“現在原油市場不用看基本面,看新聞就好”!


期現貨人士大呼“活久見”

美國、沙特、俄羅斯博弈未見分曉,先知先覺的金融市場已經沸騰起來。

中國市場因清明節假期而休市。在節前的巨震行情中,就連手中沒有單子的投資者也表示“睡不著了”。

“現在原油市場不用看基本面,看新聞就好”!


“現在原油市場不用看基本面,看新聞就好”!


“現在原油市場已經不用看基本面了,看新聞消息就好。”一位原油期貨分析師苦笑說,最近的行情分析不來,“撕報告”已經成了家常。一些財經媒體記者也頗為苦惱,“行情變化太快,剛敲了一段行情數據,轉頭就得抹掉重寫。”

“現在原油市場不用看基本面,看新聞就好”!


“現在原油市場不用看基本面,看新聞就好”!


最近一個月以來,原油市場就經歷了40美元、30美元、20美元等多個“時代”的更迭。4月3日原油市場的巨震一幕,勾起了許多期貨投資者的回憶。“10年沒見過這麼大的行情。”

“現在原油市場不用看基本面,看新聞就好”!


“現在原油市場不用看基本面,看新聞就好”!


超級金融行情背後,現貨石油市場也經歷了魔幻現實,出現了諸多“活久見”現象。

從中東石油比礦泉水便宜,到加拿大“兩杯啤酒可換一桶油”,石油價格不斷刷新“白菜價”。

此外,因現貨價格顯著低於期貨價格導致絕佳套利機會出現,全球油輪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裝油,超大型油輪價格狂飆。據業內人士稱,目前TCE(等價期租租金)約每天18萬美元,而此前油價比較高的時候,TCE只有大約2.5萬美元。

油價能否V型反彈

東莞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楊博光表示,短期看,本次原油價格的下降會導致一批頁岩油廠商破產。隨後隨著疫情結束,經濟需求擴張,油價會逐步向上恢復,但頁岩油行業並不會就此退出市場。長期來看,當全球原油市場的傳統競爭者逐漸習慣頁岩油這個“新物種”的存在,會導致兩者進行某種程度的“合謀”,從而共同壟斷市場。不過,疊加石油美元、新能源技術加速發展等因素,長期或許不確定性更多。

信達證券石油開採行業分析師陳淑嫻表示,在需求端疲軟的情況下,各大產油國的目標產量水平具有很大的不確定性,而最終的實際產量水平將會對原油價格產生重大影響。北京時間4月2日晚間,特朗普發推文表示,“沙特和俄羅斯將減產1000萬-1500萬桶/日”,油價盤中一度暴漲40%,但隨後快速回落,最終布倫特原油和紐約WTI原油期貨收盤價分別為30美元/桶和25美元/桶,較前一日上漲5美元/桶。若真實現減產,正好與4-5月疫情導致全球原油需求下降1500萬桶/日左右相匹配,布倫特原油期貨中樞將會明顯抬升。此外,當前油價水平已低於美國大多數頁岩油井的完全成本,但仍高於現金成本,因此美國的最優策略也是“多生產搶份額”,與沙特和俄羅斯當前的策略一致。如果油價持續低迷,部分高成本頁岩油或被擠出市場,2020-2021年美國頁岩油的產量會觸頂回落,或將進入沙特、俄羅斯、美國三國聯合減產的新時代,油價中樞結構性抬升。

“不過,4月3日,沙特、科威特、阿塞拜疆等產油國再次呼籲新一輪減產,OPEC+宣稱將於4月8日開會討論減產事宜,新一輪減產能否達成,減產幅度究竟多大,油價V型反彈能否到來,我們拭目以待。” 陳淑嫻說。

■ 文章來源於中國證券報,僅供參考,不代表本平臺及所在機構觀點,據此入市風險自負。期貨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