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史之乱的安禄山, 被朝廷厚待, 为何还是要反?

在我国古代,造反的事情时有发生,基本上都在一个朝代的乱世。或者由于朝廷腐败,赋税严重;或由于天灾造成百姓生活艰难而政府不作为,皇权的威信下降,导致百姓起义或者佣兵的诸侯找个理由造反。在乱世造反成功的几率是很大的,像是陈胜吴广的“大泽乡起义”就让全国上下响应起来,最终推翻秦王朝的统治。

安史之乱的安禄山, 被朝廷厚待, 为何还是要反?


但唐朝发生的安史之乱是一个特殊的情况,安禄山发起反叛的那年唐朝正处在盛世时期,国力强盛,百姓对朝廷并没有太多怨言,地方上的藩王虽然有兵权,但也都没有造反的心思。安禄山当时拥有三个藩镇的兵力总计二十万,按照当时的人口来看,二十万兵力也相当于全国兵力的五分之一,但这也不能预示安禄山就一定能造反成功。而且当时安禄山是非常受到唐玄宗的宠爱的。

《资治通鉴》就记载载:"上尝宴勤政楼,百官列坐楼下,独为禄山于御座东间设金鸡障,置榻使坐其前,仍命卷帘以示荣宠"。

在这样的情况下,安禄山还是选择了造反,尽管最够一失败告终,但这次谋反使得唐朝耗费了大量的财力物力,是唐朝从国力强盛逐渐转向衰败,之后在也没有往日的辉煌,开始走向下坡路。那么为什么在当时那种情况下,安禄山还是毅然决然的选择造反呢?

安史之乱的安禄山, 被朝廷厚待, 为何还是要反?


安禄山是谁

安禄山是原本是一位突厥人,他的母亲是突厥女巫,给他起名叫轧荦山,翻译过来是战斗的意思。年少时安禄山逃离突厥前往唐朝,之后在唐朝参军改为姓安。由于其战场上英勇善战,很快就得到赏识和官职的升任,在发动安史之乱时,安禄山的官职是东平郡王,历任平卢、范阳和河东三镇节度使,相当于如今的东北三省的军委主席,整个东三省都是自己的掌管范围

安史之乱的安禄山, 被朝廷厚待, 为何还是要反?


当时的朝廷关系复杂导致安禄山造反。安禄山当时唐朝的皇帝是唐玄宗,唐玄宗在中国历史上能够被称为文武双全的一位君主,但在家庭上唐玄宗并不是一位好父亲。唐玄宗时期,原本的太子是李瑛,但后来由于武惠妃的陷害设计,将李瑛、李瑶、李琚等三位亲王引入宫中诬陷他们谋反。唐玄宗得知此事后,竟然不让自己的三位儿子解释就下令将三位亲王全部处死,这也是后来被称为“一日杀三王”的事件。

安史之乱的安禄山, 被朝廷厚待, 为何还是要反?


之后李亨继承太子之位,有了之前的事件,李亨处处小心,明哲保身。然而唐玄宗对于李亨还是有着很多不满意,处处对他进行敲打,当时作为宰相的李林甫为顺应唐玄宗的想法,也对皇帝说太子的坏话,造成了与太子对立的局面。

太子与当时的王忠嗣交好,王忠嗣是当时的大将军,战场上战无不胜,是西北地区的领导者。而这让唐玄宗与李林甫担心起来哪一天太子会造反,于是就扶持做为胡人的安禄山,于是就形成了唐玄宗、安禄山与李林甫的同盟。在安禄山的支持下,唐玄宗就可以安稳的坐在皇位上,之后王忠嗣获罪抑郁而终,太子就没有了底气。在此期间安禄山处处与太子作对,但不巧的是李林甫之后也去世,杨国忠继承了相位。

杨国忠与安禄山是政敌,而且他是支持太子的,这对于安禄山来说是非常致命的。当时唐玄宗已经年过七十,在杨国忠的支持下之后一定会是太子李亨继位,等待他的就会是太子的疯狂报复,安禄山最终迫不得已只能打着捉拿奸臣杨国忠的名号来发起造反。

安史之乱的安禄山, 被朝廷厚待, 为何还是要反?


古代消息流通不畅也是安禄山敢于造反的原因。

安禄山作为东北地区的节度使,他知道朝廷上有什么消息要很久才能够传到这边,于是他就告诉手下,朝廷的宰相杨国忠是奸臣,皇帝被挟持无法做主。如今皇帝让我们去除掉杨国忠,士兵听闻后都纷纷跟随安禄山发起造反。原本他们以为自己上战场是为了保卫皇帝,直到最后众人才知晓真相。

安史之乱的安禄山, 被朝廷厚待, 为何还是要反?


安禄山当时佣兵二十万,朝廷上几乎没有能够与他敌对的对手,这也让他的野心逐渐膨胀最终选择了造反。

结语

安史之乱是在各种条件的综合下才发生的,虽然最终得到平定,但也成为唐朝历史上的一次浩劫。安史之乱后,北方边境彻底胡化,人口损失严重,开启了之后两百多年地方混乱的格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