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子》:認為先秦時期的道家“消極”,真是一種誤讀

上學的時候,老師說莊子、列子都太“消極”,不適合讀。於是,很多年都不讀這些書,生怕耽誤了自己那積極進取的人生。

工作之後進入職場,竟發現身邊很多有成就的前輩、長者很多人都在學《道德經》、《莊子》,於是也開始學著慢慢吞吞地讀一些古籍。讀多之後才發現,先秦時期的道家其實是非常客觀的看待這個世界

《列子》:認為先秦時期的道家“消極”,真是一種誤讀

《列子》一書不迴避談生死,從中我讀出了我們民族那種不畏生死的大無畏精神的來源

《列子》一書的背景,是鄭國發生饑荒。列子是鄭國人,只能離開家去衛國。我們都知道,在古代,饑荒意味著會死人。這個時候,列子在路邊看到百年的死人頭骨,竟然開始淡定的給學生上課,講述了這個世界生生死死的千變萬化過程。

按照我們一般感覺,我國傳統文化中是避諱談論死的。但列子顯然是個異類,用草指著骷髏開始從容的講“若蛙為鶉,燕為蛤”的生死之理。“若蛙為鶉,燕為蛤”的意思是:小青蛙被鵪鶉吃掉變成鵪鶉,燕子掉入水中,被蛤蜊吃掉。

《列子》:認為先秦時期的道家“消極”,真是一種誤讀

《列子》這本書幾乎是一上來就談生死的問題,想必這也是很多人認為列子“消極”的原因。但是,從自然科學的角度來看這個物質世界,人是不可能逃避“生長壯老已”的過程,生或死都是必然存在的,任何人都不可能違背這個規律。

司馬遷在《史記》裡也曾經說過:“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偉人也曾引用過。可見,中國人其實從來沒有避諱過談論生死的問題,因為避諱是解決不了問題的,直麵人生才能更好的活著。

由此我們還可以看出,自2000多年前的先秦時代,我們的先民就擁有豁達、勇敢的精神。我想這也是千百年來無論面對何等艱難困苦,我們一直有無數仁人志士前赴後繼的根本原因。

《列子》:認為先秦時期的道家“消極”,真是一種誤讀

避世而居,是因為列子胸懷更大的夢想

列子這個人,一點兒都不出名,按現在的話說就是超級低調。在《列子》開篇,就有這樣的描述,說列子這個人在鄭國住了四十年,竟然沒有人知道他是個非常厲害的人。

避世而居,不追求名利的人,在我國傳統中,這樣的人應該稱得上“神仙”。比如我們熟知的大詩人陶淵明,也是避世而居。他們追求的是內心的寧靜和心靈的自由。列子這個人,所期望的不過是世上所有的人都能平靜安穩的生活。這樣的理想,看上去很小,但在現實中實現起來卻是個非常偉大的夢想。

《列子》:認為先秦時期的道家“消極”,真是一種誤讀

相信在列子活著的時候一直都是那麼低調的,這反而更能讓人理解列子的胸懷坦蕩。避世而居,不追求名利,列子反而成為了萬人敬仰的精神導師,這樣的人生無疑是非常有成就的。列子的低調意味著成就更大,首先,從列子一書的編纂來看,魏晉時期,列子的追隨者眾多;其次,道家的另一個代表人物莊子在他的書中,毫不吝嗇的誇讚列子能夠御風而行,由此也可見列子的影響力;到了唐朝,《列子》一書甚至被皇帝御封為《沖虛真經》。

在我國的傳統文化中,避世而居從來都和“消極”不沾邊,比如陶淵明、比如諸葛亮;再比如,金庸大俠小說中創造的世外高人。

《列子》:認為先秦時期的道家“消極”,真是一種誤讀

列子討論天命,意味著不認命

有很多人說,我們中國人信“命”。去年最熱的電影《哪吒》裡說,哪吒的命就是不認命,這句話一下子戳中了人們的心。為什麼?

因為我們的先民從先秦時代,就沒有認命的傳統。這在《列子》這本書中體現的非常明顯,比如愚公移山,比如杞人憂天。

在愚公移山中,山擋住路了,就要把山移開,這是何等的氣魄。杞人憂天,本來天上真的下了很多隕石,但除了這個“杞人”以外,所有人都是非常的淡定,各位先秦導師(長廬子、列子)甚至在此事基礎上討論起了種種天文學、哲學問題,這個成語甚至後來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演變為對胸無大志的人的一種諷刺。

命曰:自壽自夭,自窮自達,自貴自賤,自富自貧,朕豈能識之哉?朕豈能識之哉?——《列子·力命》

在《列子》一書中,甚至有專門的一章來講述力量與命運的問題,上面這段文字,就是摘自其中。在文中,力量和命運以擬人的形式進行了對話。命運說:

世間發生的事,都是自己發生,自己貧窮自己富貴,我怎麼能知道?我怎麼能知道?

這段命運與力量之爭的寓言故事,給了我們很有意思的答案,非常明白的告訴了我們:命運是不能控制人的,一切都是人自己做出來的。命運所說的兩個“我怎麼能知道?”,給人的感覺風趣幽默,一切盡在不言中

綜上所述,本文從先秦時代列子對生死的看法、避世而居、對命運的解讀三個方面進行了解讀。我們可以看出先秦道家一直都是積極的面對人生,所持的觀點也都是自然客觀的,而列子這個人更是低調的可愛、風趣幽默。對於胸懷夢想的人來說,避世而居,並不能影響一個人有所成就。而列子一書中,所探討的命運,追根揭底是不認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