薦書︱中華書局《怎樣寫作》:跟著葉聖陶大師學作文

薦書︱中華書局《怎樣寫作》:跟著葉聖陶大師學作文

葉聖陶先生關於寫作的金玉良言

《怎樣寫作》一書由葉聖陶先生所寫,中華書局出版,是“跟著大師學語文”叢書中的一本。全書聚焦“寫作”,21篇文章系統介紹作題、開篇、結尾、組織、修改、寫作等內容,覆蓋了寫作的每一個環節,值得初學者通篇細讀,提升者針對性翻讀。

全書的內容很豐富,我不一一羅列,只摘錄與眾不同的一點:寫話,與大家分享。

對於寫作,我們很容易陷入這樣的誤區,認為寫作需要依靠“複雜”才能收穫“讚譽”,使讀者沉浸其中,成就“天地間之至文”。但這些“複雜”往往只是向讀者們展示了裝飾文章的技巧,如果裡面沒住進去一個有魅力的靈魂,文章就耐不住細讀,難以帶來持久的讚譽。從書中看,葉聖陶先生並不推崇這些“複雜”的寫作。他認為有“文氣”的文章才是最有力量的作品。

e

薦書︱中華書局《怎樣寫作》:跟著葉聖陶大師學作文

葉聖陶所寫的《多收了三五斗》被收錄在初中課本里

什麼是“文氣”?就是文字準確、鮮明、生動,手跟心相應,自由驅遣語言文字,全篇讀下來流暢妥帖,沒有任何語言疙瘩,那就完全通了。

那麼,如何寫出有“文氣”的文章呢?

葉聖陶在書中給了一個與眾不同的建議——把作文變成“寫話”,使得寫成的文章說起來“上口”,聽起來“入耳”。

他認為,“作文與說話本是同一目的”“語體文的最高境界就是文章同說話一樣,寫在紙上的一句句文章,念起來就是口頭的一句句語言”。兩者的唯一區別,“只是所寫的工具不同而已”。

由此可見,“筆”“口”殊途同歸,我們鍛鍊文筆也就是鍛鍊“說”的邏輯、語序。一個語言習慣不好,言之無物的人,他的文章十有八九也是乏味的,可以不看。

寫文章也就是“寫話”,這是許多寫作書中所不曾提及的主題。當然,這樣的觀點並非葉先生的獨家,和他同時代的呂叔湘先生也持同樣的觀點,提倡大眾要留心“發掘口語潛力”。

薦書︱中華書局《怎樣寫作》:跟著葉聖陶大師學作文

寫作沒有那麼高深,就是寫話的過程

“寫話”的重要,不僅體現在寫作時,也體現在修改過程的“讀”和“念”。

之所以要讀、念,是因為所有“語言的疙瘩”,都逃不過“讀”。文字不流暢的地方,就會在舌頭上打結。“下一句跟上一句不接氣”“後一段跟前一段連得不緊密”“疏忽的地方”,都可以通過讀自然發現。

這也是我在文字工作中慢慢養成的習慣,耗時耗力寫成的講話稿、文章,在交稿之前務必再通讀一遍,就總能發現不少可刪減的地方,把那些囉裡囉嗦、細大不涓的話給剔除乾淨,我們才敢說,寫出來的文章是通順的成品。

在交稿前再讀一遍,這理應成為寫作者的最後一道程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