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舊歲憶 二條十年裡

一場舊歲憶 二條十年裡

先生寫書,夫人作序。這是一本關於趙珩的“獨家記憶”。

這又像是一棵植根於真實存在的參天大樹,樹的主幹記錄了趙珩從1955年到1964年的童年時代,距今已過了一個甲子左右;二條的生活、往來的人物以及當時北京的民生百態構成了這棵大樹的枝繁葉茂。趙珩直言:“個人的人生,僅僅是社會變革大潮之下的一段小插曲。社會的演變會影響到每一個人,每一個家庭,每一個社會群體的命運。無論個人有著怎樣的人生與背景,在大時代的變遷之中都是小人物,都會隨著社會俯仰沉浮。”

一场旧岁忆 二条十年里

《二條十年》全書20萬字,分為上下兩篇,上篇主要寫家事,從曾祖一輩趙爾巽趙爾豐兄弟到祖父定居北京講起,回憶家中老輩親人、 個人少年時光。下篇主要描寫家中往來的親友、學界師友與形形色色的客人,展現了當時北京文化界部分人物的生活側面。

對於夫人吳麗娛提到的“調膠片法”——“寫到什麼,讓記憶像電影膠片那樣從腦子裡躍然而出。”趙珩毫不客氣地予以肯定:“我可以做到百分之八十到九十不用查資料,都在我的記憶中。五六十年前的事情,能夠歷歷在目,我完全是形象思維。”也正以為如此,我在讀趙珩的童年時代時,就真的可以從書中看到一張張充滿煙火氣的年代照片,一幀幀北京胡同裡的生動光影。

在書中,最有意思的還是人來人往,比如生活講究、注重儀表的宋雲彬,精神矍鑠、粗通文墨的李培基,被老祖母誇讚“說話有水平”的戴鏡元,小心翼翼、輕聲細語的賀次君,有點兒“假正經”最後卻成了岳母的鄒德璋,以及思想老派、堅持不爆粗口的老夏和做菜糊弄的酒膩子福建祥……雖然趙珩自謙稱“這是一本流水賬”,但我在閱讀的過程中卻像是喝了一杯溫開水,一路暖到心裡;合上書本,尚有餘溫。幾個小片段令我印象深刻,有似曾相識的——

趙珩小學五年級時被老師面壁罰站,卻也因禍得福——走廊外牆上貼著非常大的“北京市鳥瞰圖”和“中國地圖”,趙珩便趁此半小時將地圖記得滾瓜爛熟,“以至於到了今天,我依然十分熟悉中國各省間的相接相鄰,能將各省地理形狀圖勾畫出來。對於老北京城裡的每一條衚衕,每一處地方以及方位,包括整個北京城內城城垣和外城城垣,也都清晰地記得”。

有潸然淚下的——

在外院廚房與二道門之間,還有兩間突出來的小房,曾經短暫住過一家人,那是一對中年夫婦,兩個孩子——大的叫大鹿,七八歲;小的叫小鹿,三四歲,非常可愛。“我十歲那年得了麻疹,發燒在家躺著,但是大鹿還來找我玩。麻疹這種病傳染性很強,後來聽說大鹿也患上了麻疹,過了幾天又將小鹿傳染上了。據說小鹿病得很厲害,也沒有帶他去醫院,以為像大鹿那樣挨幾天就能好了。沒有想到,在第三天的夜裡,小鹿死了。”

趙珩說,在寫這段文字之前,他一直猶豫要不要回憶這件心酸的往事。最後還是流著淚寫出來了。“六十年過去了,我還沒有忘記小鹿。人老了,經不起情緒的激盪。這裡,權當是對小鹿的六十年祭罷。”

有忍俊不禁的——

從趙珩初中到搬出東四二條,數學家教王祖榮是三年中來此最頻繁的人。由於“我對代數、幾何以及後來的物理、化學完全是茫然的”,王祖榮可謂很有耐心,每道題掰開揉碎地講解,“但我仍舊不懂,簡直是不可理喻,氣得王祖榮每次都和我大發雷霆。”

“我覺得他那時給我上課,像搶救垂危病人,期末考試能到七十多分,就算搶救成功,我們師生就算是又活過來了。下一學期又是如此。……後來隨著初二、初三的課程越來越難,王祖榮也就覺得越來越費勁了。他說,寧願每月倒找我二十元,也不願意再受這份兒罪,以致他後來開始失眠了。”

也有歲月靜好的——

“我和吳麗娛雖從四五歲就認識,應該算是青梅竹馬,但也不像外界以為的‘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那麼浪漫。我們真正瞭解和相愛是到了1969年以後。但從二條時期來說,兩家的親密關係讓我們從小認識,也是很重要的一環。我們常在一起回憶那段日子,互相說,你五歲那年如何如何。如今,我們都已逾古稀之年,回首往事,不勝唏噓。前不久,我因關節置換,腿腳不適,只能策杖而行,而吳麗娛也做了半口植牙。春節時,我戲成一聯貼在臥室門上,曰‘植牙才覺青梅澀,策杖猶當竹馬新’。也算是對我們六十多年姻緣的補白罷。”

雖然“曾日月之幾何,而舊宅不可復識矣”,但那些消逝的生活場景,那些有血有肉的鮮活人物,都曾存在過,都是社會的一部分,都點綴了歲月的痕跡。

一场旧岁忆 二条十年里

1957年夏在二條院內。左起:祖母、姑姑、老祖母、伯母、父親、母親,圖中小男孩為趙珩

在閱讀中,我總會對趙珩如數家珍般的敘述嘖嘖稱奇,這是一筆多麼豐厚的財富,一段多麼珍貴的記憶;看到後來,我反而羨慕起他記憶中的這些人和事來,因為他們都深刻烙印在趙珩的腦海中,落在筆下,又成了書,被千千萬萬讀者知曉,這也是一種不朽的幸運吧。

一场旧岁忆 二条十年里

截至2019年12月31日,《二條十年》入選各類榜單十一次

吳麗娛:東四二條衚衕,我與趙珩共同的回憶

趙珩:記憶中的宋雲彬先生

趙珩:我的鄰居李培基

趙珩:我曾把數學家教氣到願意倒找學費

讀雜書、下館子、聽曲看戲:那個自由放養的北京孩子,後來怎麼樣了

《二條十年(1955—1964)》入選深圳讀書月2019年度十大文學好書

趙珩:我為什麼要寫《二條十年》

趙珩:京味文化到底是什麼文化?

一场旧岁忆 二条十年里一场旧岁忆 二条十年里

《二條十年》(1955—1964)

趙珩 著

簡體橫排

32開 精裝

9787101139679

56.00元

本書是趙珩先生的新作。作者追憶自己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居住在東四二條的十年生活,為那個時代的北京留影和畫圖,雖然寫的是一地一城,卻折射出那個時代普遍發生的歷史變遷。

全書分為上下兩篇,上篇主要寫家事,從曾祖一輩到祖父定居北京講起,回憶家中老輩親人、個人少年時光以及周圍的生活場景(隆福寺、王府井、東安市場等)。下篇主要描寫家中往來的親友、學界師友(如宋雲彬、賀次君等)與形形色色的客人(如張君秋、溥佐、奚嘯伯等),展現了當時北京文化界部分中上層人物的生活側面。更難能可貴的是,作者的文字具有特別的表現力,描摹場景、刻畫人物、記敘事件都有獨到的功力,令人讀之不忍釋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