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艱難時刻,他們用詩詞傳遞信心

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 | 艱難時刻,他們用詩詞傳遞信心

中國古典詩詞能為抗擊疫情做什麼?鄰國日本援助物資包裝箱上的一句“山川異域,風月同天”,帶我們再次發現了古老漢字沉靜而渾厚的力量。在艱難時刻,幸好,我們還有詩詞徵集活動中,上百位讀者用詩詞來傳遞信心。“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有人讀邊塞詩為醫護人員打氣;“門盡冷霜能醒骨,窗臨殘照好讀書”,有人選擇讀書來化解內心寒冰;“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有人滿懷信心,擁抱春天的到來。

借問瘟君欲何往,

紙船明燭照天燒。

張毅博:03年的時候我才五年級,那個時候要求寫抗非典的作文,老師教給我這句詩,我才知道這是毛主席的詩句,寫的就是抗瘟疫。62年過去了(詩寫於1958年),今天我們依然可以借這首浪漫的、革命的、無懼困難、無懼疫情的詩詞去傳達一個聲音:中國加油,武漢鉚起!

坐地日行八萬裡,

巡天遙看一千河。

四川讀者:出自毛澤東《送瘟神》,一是希望我們能儘快結束疫情戰爭;二是我們“坐地”不出門就是最大的貢獻。中國,加油!

黃沙百戰穿金甲,

不破樓蘭終不還。

張子:這句詩的大意是:在沙場上,戰爭頻發,將士們都身經百戰,身上的鎧甲都磨破了,但是隻要還未解決邊境的戰亂,就絕不解甲還鄉。表現出了戰士們不畏艱苦,不懼生死,誓要將邊境戰亂平息的堅定。正如這次面對新型肺炎,全國上下萬眾一心,眾志成城,醫護人員和志願者們奔赴在最前線,不畏艱苦,不懼生死,同疾病作鬥爭,正是這種精神和體現!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 艰难时刻,他们用诗词传递信心

明敕星馳封寶劍,

辭君一夜取樓蘭。

任先生:米蘭·昆德拉在《不朽》中曾言:人世間,本來就有大的不朽和小的不朽。大的不朽是世人對你言必稱名,是那些陌不相識的人,在你死後依然記得你;而小的不朽,不過是愛你的人,依然記得你。新年伊始,奉命志願戰疫出征的醫者,定能不負眾望,凱旋而歸!他們才是真正的大的不朽!點贊。

咬定青山不放鬆,

立根原在破巖中。

千磨萬擊還堅勁,

任爾東西南北風。

王國棟:鄭板橋的這首詩充滿了中華民族的氣節和操守。當下,疫情嚴重,正需要我們堅守愛家愛國的情懷。團結一心,共赴國難,宅在家中,割斷病源,必將以最小代價贏取最後勝利。

白日不到處,

青春恰自來。

苔花如米小,

也學牡丹開。

黃涵涵:每天打開手機,看到奮戰在一線護佑萬家燈火的無數普普通通的人,非常感動。他們是醫療工作者,是貨車司機,是快遞小哥,是退伍軍人……他們是平凡的人,為人子女,為人父母,為人妻兒,是凡胎肉身,會生病,也會恐懼。他們默默堅守在一線,正如苔花正奮力開放。即使他們當中的多數人的名字我們還不知曉,但我在這裡向他們致敬,致敬英雄,致敬每一個白衣天使。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 艰难时刻,他们用诗词传递信心

一張拍不全的“照片”,出自《新民晚報》

試問嶺南應不好,

卻道,

此心安處是吾鄉。

田金翰:疫情來勢洶洶,很多離開家鄉在武漢生活的朋友自發留在武漢,為自己與他人的健康負責。向他們致敬,與他們共勉。

此時相望不相聞,

願逐月華流照君。

張鵬程:今夕願望,月色正好。全國人民齊心戰疫,燈火闌珊,每個人和家庭都是一座孤島。我希望能借著元宵月華把我們的思念送給每一個不能和我們團圓的TA。

長太息以掩涕兮,

哀民生之多艱。

廣東讀者:用楚簡的筆法寫下楚人屈原的詩句“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希望能為此刻身居楚地的朋友們送上祝福,春天就要來了。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 艰难时刻,他们用诗词传递信心

疾風知勁草,

板蕩識誠臣。

谷榮昌:這句李世民的詩寫得特別的真實,就是在最艱難的時候才能體現出誰最勇敢堅強。

致敬檢驗科的人們

春曉離家不識哀,義無反顧不思回。 嬌兒繞膝終究棄,老母縈心難作陪。 青黛斂,粉霞飛,裙衩豈懼疫情危。 胸懷大愛蒼生系,短夢驅魔亦勇追。

何玉芳:冠狀病毒檢驗科的人員在忙碌中累了小憇一會的照片令人動容,感慨萬端,故以一首贊之。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 艰难时刻,他们用诗词传递信心

捐軀赴國難,

視死忽如歸。

紀聖嬰:這句詩令我聯想到在這場戰“疫”中負重前行的醫務工作者。傳統邊塞詩詞多寫邊地苦寒、徵人思婦,嘆歸期無定、功名難覓,讀之覺淒涼衰颯,如“天涯一去無窮已,薊門迢遞三千里”(盧思道《從軍行》),“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范仲淹《漁家傲》)。《白馬篇》則不同,全詩格調昂揚激越,雖言及父母妻子,卻無暱暱兒女語,唯有慷慨豪邁之氣充塞天地。《白馬篇》塑造的少年遊俠,只言功業,不問功名。同是昂揚激越之作,李賀的《南園》其五勸男兒馳騁疆場,以遂功名,以覓封侯。《白馬篇》中的少年遊俠則不同,只因“名編壯士籍”,便可“不得中顧私”,便可“捐軀赴國難”,何等英雄氣概!何等家國情懷!

“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在這場戰“疫”中負重前行的醫務工作者亦如是。他們以身許國,不計得失。他們為人妻,為人子,卻也為醫者,為國士!在抗擊疫情這條漫長的、灰色的戰線上,關山難越,前路未卜。但是,我們堅信,關山可越,重逢有時,待到“庭中奇樹已堪攀”之際,花長好,月長圓,人相聚,國可期!

耐他風雪耐他寒,

縱寒已是春寒了。

丁震寰:抗日戰爭時期,中華民族正是存亡之際。顧隨先生在課堂上以雪萊《西風頌》中“假如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麼?”的詩意寫下:“耐他風雪耐他寒,縱寒已是春寒了。”顧隨先生以此詩與同學互相慰勉。葉嘉瑩先生用老師這兩句詞寫下《踏莎行·燭短宵長》。伴隨著詩詞的傳承,熱愛祖國,關心時事的精神也得以延續,更值得讚歎的是中華民族那股生生不息,頑強拼搏的樂觀精神。

而今再讀葉先生詩詞,感觸頗深。時值寒冬,更兼疫時,武漢人民,湖北人民,全國人民都齊心協力,共抗疫情。儘管很艱難,儘管有許多同胞因疫情嚴重而永遠長眠,儘管此恨無重數,但我們相信,任何困難都戰勝不了中華民族,任何風雪都掩蓋不了春風。我們熱烈地期盼春天,期盼春風吹散陰霾,期盼中國戰勝疫情,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詩,不僅僅是詩歌,更是民族的魂魄與脊樑。

且捱過三冬四夏,

暫受些此痛苦,

雪盡後再看梅花。

陳啟雲:疫情蔓延,人心惶惶不安,我們需要有信心去熬。相信一切都會過去的!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 艰难时刻,他们用诗词传递信心

臥看滿天雲不動,

不知雲與我俱東。

任琮:符合當下心境。

一聚一離別,一喜一傷悲。

一榻一身臥,一生一夢裡。

山東讀者:這是我17歲生日時,同桌送我的明信片上的一首小元曲,當時我正讀高二,遭遇了令人難過的事情,面對著迷茫未知的前途,喜歡著註定不能大富大貴的事物,卻也羨慕著大富大貴、名利雙收的人生。就在我糾結矛盾之時,我看到了這首小曲,一個個“一”字將一切的糾結變得簡單,把人在世間用自以為是的小聰明努力構建的紛繁複雜粉碎個徹底。所以我不再糾結,高三畢業選擇了自己喜歡的專業,到現在,我已經是一個大二的中醫藥學子,看到身邊的人也逐漸因我受益,便深感榮幸,尤其看到這次衝在防疫前線的醫生老師們,更加確信,這個註定無法讓我“大富大貴”的專業是我真正向往的,平凡而不普通。

門盡冷霜能醒骨,

窗臨殘照好讀書。

湖北讀者:它為我現在的境遇解了圍,也表達了一些我心裡的想法。今年我已經快三十歲了,像我許多的朋友一樣,我還沒有女朋友。一般來講,像我這種沒有什麼錢,做著一份校對工作,長得又不高,又不帥,甚至也不太會與女生交往的人,結婚更是遙遙無期。與我許多的朋友不一樣,每當落寞的時候,我告訴自己,自己還能閱讀,甚至還能寫作。現在新冠肺炎時期,我不必外出,在家辦公、讀書,窗外飄著一點雪,我在想我能做的,我需要做的,就是心專一境:閱讀甚至寫作。

看似尋常最奇崛,

成如容易卻艱辛。

王飛:這是王安石的詩,最喜歡這兩句。在我學書法的過程中,沒開始學時認為很簡單,一旦自學才發現這不是那麼簡單的事兒。現如今雖然書法寫得不是很好,但是日復一日的付出讓我明白,成功沒有那麼容易,即便如此我還是會繼續努力。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 艰难时刻,他们用诗词传递信心

艱難時刻,幸好,我們還有詩詞徵集活動持續進行中,如果有一句詩曾在低谷時帶給你力量,歡迎把這句詩分享給我們,讓它照亮更多人前行的路。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 艱難時刻,一起讀詩

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 艱難時刻,一起讀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