縫縫補補的周恭王,苦苦尋找的2個妙招,卻給西周帶來無窮災難

周穆王去世以後,他的兒子繼承了王位是為周恭王。繼位為王的喜悅很快被殘酷的現實澆滅,這位苦命的恭王不得不面對父親四處征戰造成的財政黑洞。一方面他必須保持天子的威儀,用來保護西周的立國之本“周禮”;而另一方面空虛的財稅收入和難以擴張的領土使得周王室很難快速恢復往昔的光榮。面對著近乎無解的難題,恭王傷透了腦筋。但是再燒腦也得想出辦法解決問題啊,終於恭王想到了絕妙的主意:開源節流。

縫縫補補的周恭王,苦苦尋找的2個妙招,卻給西周帶來無窮災難

周恭王畫像

恭王首先找到了造成目前困境的原因:連年征戰。於是他將目光開始轉向裁撤軍隊上,由於此時周王室的力量大大優於各諸侯國和四方夷族,通過縮減軍費就可以大大減少了王室的開支。但是裁撤軍隊就面臨著邊防的鬆弛,尤其是西北方向的戎狄一直是西周的腹部之患。本來周王室是天下唯一擁有專征專伐的權力,天下出徵諸侯服從天子徵調。恭王的裁軍措施這使得西周王室開始不得不依靠先祖分封的虢、申等諸侯國的力量來防禦戎狄。恭王用諸侯的力量替代王室的力量,雖然在短期使得西周獲得了經濟上的喘息,但是也造成了後來的幽王之殤。

縫縫補補的周恭王,苦苦尋找的2個妙招,卻給西周帶來無窮災難

西周軍服樣式示意圖

僅僅節流是不足以解決帝國的困境,恭王又將目光轉向諸侯新開墾的荒野之地。由於西周初年,人們的生產力相對比較落後,難以大規模開發田野。他們將居住城郭的四方田地,開墾成方方正正的井字田。周王規定井田中間的那格收入歸王室,其他土地才分別歸屬於諸侯貴族以及辛苦勞作的人們。可是隨著生產力的不斷提高,尤其是金屬農具的普及,諸侯貴族們早都在原先王田附近不斷開墾新的荒田。而且新開墾的田地不在周王室的財稅體系內,收入完全歸諸侯貴族們所有。恭王就要求將新開墾的荒田納入政府的管理體系內,廢除了原來井田制的王田制度,而是通過田地面積徵稅。如果貴族隱瞞不報真實的田地面積,被王室查獲的話就將所有田地收歸國有。

縫縫補補的周恭王,苦苦尋找的2個妙招,卻給西周帶來無窮災難

西周井田制

恭王在軍事和經濟上的改革,使得繼位之初的王室困境得到很大的緩解。但是他造成的影響也是非常巨大的。甚至誇張點的說,西周覆亡是從恭王開始的。西周建國之初就規定了嚴格的武裝體系,在這個體系裡只有周王擁有宗周六師拱衛王室以及成周八師震懾殷商遺民。強大的軍事力量是周王成為天下共主的保障。恭王的軍事改革不但改變了這個局面,還使周王室此後無力應對諸侯力量的挑戰。周王室開始需要依靠諸侯的力量拱衛,這促使了諸侯越來越放肆而王室日漸衰微。

縫縫補補的周恭王,苦苦尋找的2個妙招,卻給西周帶來無窮災難

西周統治範圍示意圖

經濟上承認諸侯和貴族開墾的私田,使得井田制徹底被破壞。這意味著周王朝建國基石的經濟策略失敗,周王室開始承認了諸侯和貴族的私田。軍事上使得周王室和諸侯的力量轉換,王室從此難以承擔專征專伐的任務,而藉此機會崛起的諸侯卻越來越肆無忌憚。“普天之下,皆是王土,四海之內,皆是王臣”成了一句空話,恭王的短視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周王室的衰落,各路諸侯開始逐漸登上了歷史的舞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