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有先進的電子剎車,那麼古代是如何剎車的呢

眾所周知,現代汽車越來越先進,以前停好車之後還要拉起手剎的操縱桿。現在只需要輕按一下電子手剎就可以了。電子手剎顧名思義,就是電子駐車制動系統。電子駐車制動系統(EPB: Electrical Park Brake)是指將行車過程中的臨時性制動和停車後的長時性制動功能整合在一起,並且由電子控制方式實現停車制動的技術。那麼古代的馬車有剎車嗎?或者說有沒有具備剎車功能的裝置。

現代有先進的電子剎車,那麼古代是如何剎車的呢

首先我們瞭解一下古人馬車的結構,作為載車部分的車廂,叫“輿”。“輿”的左右兩邊立的欄杆和木板叫軫(yǐ),車的運轉部分主要包括輪和軸。輪的中心是一個有孔的圓木,叫轂,用以貫軸。車輪的邊框叫輞(wǎng)。連接輞和轂的是輻。車輪的輻條有多有少,一般為30根。《老子》曰:“三十輻,共一轂”。四周的輻條都向車轂集中,這叫輻輳(còu)。車軸是一根橫樑,上承車輿,兩端套上車輪。軸的兩端露出轂外,末端套有青銅或鐵製的軸頭,叫軎(wèi)。軸頭上有孔,用來納“轄”,以防車輪脫落。轄一般用青銅或鐵製成,呈扁平長方形,長約三四寸,俗稱銷子。車軸橫在輿下,固定的方法是在輿的底部安上兩塊木頭,用繩索把軸綁在上面。它的形狀像個爬伏著的兔子,所以叫伏兔。也叫輹。除了載車和運轉部分的構件外,還包括駕車的構件。駕車部分的構件主要有轅、軛(è)。轅又叫輈,為一根直木或稍彎曲的木槓。轅的後端連著車軸,前端拴著一根彎曲的橫木叫軛,又叫衡或橫。轅和軛相連靠的是銷子,小車的叫軏(yuè)。軛要卡在牛馬的頸上。另外還有“軔”(rèn),它是阻止車輪轉動的一塊木頭。行車時必須先將軔木拿開,車子方能轉動。所以啟程又叫發軔。以後用“發軔”泛稱事情的開端。古代車輿上可以有蓋子,用一根木棍支撐,形似大傘。蓋為車所專用,輿中可以鋪席,車席叫茵,後來也泛指一般的席墊。據說古時婦人之車,往往在輿的四周加上帷。後來車蓋被取消,在帷上加了頂(類似現代的車篷),叫作幔,又叫幰(xiǎn)。此外,古代車馬還常常有許多裝飾性的附件,如裝在衡和軛上的響鈴,叫做“鑾”。在西周時期,最高級的馬車上要裝八個鑾,走起來聲音很好聽。古車上的許多部件製作精美,如有的銅車軎,甚至用金銀絲鑲嵌成美麗的紋飾,異常華麗。說了這麼多,沒看見剎車系統啊。因為那時馬車速度不快,一般靠拉動韁繩,喊出“籲”讓馬停止前進就可以了,因為速度不快容易停下來。但是遇到下坡路怎麼辦呢?走到平地去停好就可以了。

現代有先進的電子剎車,那麼古代是如何剎車的呢

隨著歷史的進展,人們發現靠牲畜自身停車還是不穩定,於是會在車下面附著一根木棒,當需要剎車時,就將木棒放下,人在後面拉緊連接木棒的繩子,這時木棒與車輪接觸產生阻力,這根木棒就自然成為一個控制自如的剎車。車需要快一點就拉得松一點,車需要慢一點,就拉得緊一點。後來古人在車後面加裝了一個腿樣的東西,要剎車時,把轅略抬高,那“腿”便與地面摩擦增加阻力。就像十多年的人力拉動的木板車一樣,車後面一般會弄個廢輪胎,下坡時抬高前面的把手,使車屁股靠近地面,這時輪胎就與地面摩擦增大了阻力,起到減速的作用。

而古代西方就有剎車裝置,是一種靠腳踩踏,使得裝置與車輪接觸摩擦產生阻力進而實現減速剎車的裝置,在古代石刻上有體現。

綜上,中國古代剎車方式多種多樣,有靠牲畜和嘴合力的“嘴剎”,還有上不了檯面的木棒輔助剎車,以及裝一個“腿”的花式腳剎。不像西方靠機械裝置製造摩擦阻力來剎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