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茶推副牌“喜小茶” 這招奈雪的茶早就玩過了

熱度不斷的喜茶果然深諳“先聲奪人”的道理。

上次是尚未正式登陸天貓,卻在奈雪天貓旗艦上線當天放出消息表示“即將進駐”,引發熱議。

這次則是提前一週高調預告新副線品牌,再次收割一大票關注。

不過,這次喜茶想收割的遠不止熱度。

喜茶子品牌“喜小茶” 瞄準低線

愚人節前一天,記者獲悉喜茶將開啟新品牌“喜小茶”,目前,喜小茶微信、微博等平臺均已上線,線下實體店僅在深圳福田華強廣場開出一家。記者4月2日來到現場,看到醒目的廣告牆甚是惹眼,在經過一週的高調刷屏後,喜小茶門店終於在4月3日正式營業。

“目前尚處於一個摸索嘗試的階段。”喜茶媒體公關高級總監霍瑋表示,喜小茶確實是喜茶推出的新品牌,目前還在市場探索期,後續要不要繼續拓展看市場情況。

喜茶推副牌“喜小茶” 這招奈雪的茶早就玩過了


市場反應尚未可知,但從新品牌的產品品類和定價區間,卻能明顯看出喜茶下一步的方向。喜小茶的產品品類包括鮮奶茶、果茶、咖啡、冰淇淋、純茶五類,價格也從6元到16元不等,價格幾乎是喜茶的一半。

喜茶的產品線+一點點的價格模型,這是“喜小茶”呈現出的品牌策略。

價格區間下探明顯,開啟主打性價比低線子品牌的阿喜想“大小通吃”。這讓人很難不想到同為新式茶飲頭部品牌的奈雪的茶。

喜茶推副牌“喜小茶” 這招奈雪的茶早就玩過了


不同於喜茶沿用同一IP名稱的“老帶新”副線策略,和奈雪的茶同屬於深圳品道餐飲管理有限公司的“臺蓋”、“梨山”早在2017年就已成立,目前臺蓋已在全國開出不少門店。

記者觀察到,臺蓋主打珍珠、奶蓋,人均消費在20元左右,風格可愛跳脫;梨山的招牌是水果切、果茶,人均消費27元左右,風格簡約沉靜;而更廣為人知的奈雪則是以“茶+軟歐包”雙線產品打出名氣,人均消費32左右,風格精緻溫暖。

喜茶推副牌“喜小茶” 這招奈雪的茶早就玩過了


對於為什麼要在奈雪快速發展期分出團隊和精力去做其它品牌?創始人彭心早年曾給出這樣的回應:“不同品牌的客戶有不同的口味偏好和消費習慣,這對我們瞭解不同的消費人群是有幫助的。”彭心表示,臺蓋客群年齡偏小,集中在15到20歲,以高中生和大學生為主,這部分客群非常年輕,味覺上會更加追求口感、加料、以及品類的花樣。梨山的客群稍微年長一些,相較而言更加穩重,在追求產品口感的基礎上,更加重視天然、健康;而奈雪的客群以20到35歲的白領居多,這個群體生活節奏較快,對新事物接受度高的同時對品質、設計、以及產品氣質都有更加個性化的要求,願意嘗試新東西,也願意分享。“三個品牌都有各自不同的定位,但都能幫助我們在產品研發和用戶洞察上獲得更多靈感。”

復牌策略:喜茶“大小通吃” 奈雪“各自美麗”

可以看出,在副線品牌策略上,一直被比較的喜茶和奈雪,呈現出兩種不同的打法。

喜茶的副牌喜小茶沿用了同一IP,不論是名稱、Logo、設計風格都一脈相承。這種打法的好處顯而易見,喜茶已經積累了一定的品牌資產,熱度、流量、產品、供應鏈,這些已經成型的資產讓喜小茶一出世便自帶光環。喜小茶錨定的6元到16元的價格區間,已經聚集了CoCo都可、1點點、益禾堂等多個千店規模的茶飲品牌,這片廣袤的下沉區間是喜茶的品牌定位無法觸及的。

而這種“奶”新人的打法,也意味著一榮俱榮一損俱損。任何品牌都有邊界,這也是大多數傳統品牌做多元化時容易失敗的原因,品牌價值由用戶心智決定,用戶心智對於某個品牌又是和品類強關聯的。喜茶躋身茶飲的高端品牌梯隊,而這時又衝出個低線品類來,雖然可以借力,但必然也會受到傳統品牌營銷學中稀釋的反作用力,高端品牌的很大價值來源於用戶的社交貨幣和傳播,而使用類似名稱、同一Logo都違反了傳統品牌學。

喜茶推副牌“喜小茶” 這招奈雪的茶早就玩過了


喜茶現有用戶很大需求在於社交貨幣,普通用戶不會因為買了一杯高性價比的奶茶去傳播。喜小茶的用戶群體和喜茶是完全不同的,喜小茶要開拓一個新疆土,也許部分用戶會受到喜茶品牌力的影響去追風,但下沉市場的用戶留存只靠品牌力嗎?是否還是要回歸到傳統的性價比、SOP的穩定?

奈雪的副牌策略則走的是另一條路線。

奈雪一路穩紮穩打,在不斷拓展場景的同時延伸品牌IP,先後開出奈雪的禮物、奈雪酒屋以及奈雪夢工廠,以場景收割用戶,增強了粘性。此外,很多消費者可能還不知道臺蓋、梨山和奈雪同屬一家公司。三個品牌的名稱、Logo、設計、產品都各成一派。這種方式在品牌創立之初,會很吃力,因為除了供應鏈資源可共享外,其他都需要各自從零開始。正如前文中彭心所述,因為定位不同,要滿足的受眾需求也不同,相應的場景延伸也不同。另外,這三個品牌的定價區間都在20以上,穩定在高線略有下探的空間。換言之,奈雪在用另一個品牌探索下沉空間,這對品牌價值是一種保護。

這種佈局的優勢也正在於品牌之間的獨立性,但這有賴於品牌前期下的苦功夫。經過幾年的成長,奈雪、臺蓋、梨山這三個品牌都已經可以獨當一面。較高的定價區間也從一開始就對用戶的價格敏感度做出了篩選,明確了體驗、社交需求的前置。

喜茶推副牌“喜小茶” 這招奈雪的茶早就玩過了


除了頭部的奈雪和喜茶,其他的茶飲品牌也做過副線策略的探索。區域性茶飲品牌茶顏悅色在2018年推出了子品牌“知乎茶也”,雖然品牌名不同,但兩家門店通常緊挨著,且視覺風格非常類似。

喜茶推副牌“喜小茶” 這招奈雪的茶早就玩過了


喜茶收割流量 喜小茶收割資本?

還有一些品牌打法之外的信息值得關注,比如經營模式,比如資本故事。

縱觀已經在下沉市場佔據生態位的茶飲品牌,幾乎都是經過近10年蟄伏才剩者為王,下沉是個體力活。從前的奈雪和喜茶都是堅持直營不接受加盟,那麼瞄準下沉市場的喜小茶呢?是否會開放加盟呢?

再者,網傳喜茶剛完成融資,估值在160億人民幣,最新一輪融資時,喜茶會向資本講述的對標故事是什麼呢?甚至有觀點猜測,是否喜茶收購個潛力品牌,進行品牌賦能與提升可行性就大些呢?抑或是在屢傳上市的背景下喜茶收割流量,喜小茶收割資本?

喜茶推副牌“喜小茶” 這招奈雪的茶早就玩過了


諸多猜測,也讓新式茶飲的賽局更加撲朔。

先聲奪人的喜茶,謀定後動的奈雪,用戶粘性極高的茶顏,這些優秀的品牌以各自的姿態不斷突破,造就了行業的異彩紛呈。

江湖雲湧,臘盡春來,新式茶飲急速回暖,激戰正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