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杯“喜茶”為何讓消費者與資本同時喜歡?

一杯“喜茶”為何讓消費者與資本同時喜歡?


一杯“喜茶”為何讓消費者與資本同時喜歡?

核心要點

  • 用基於口感的高級體驗來定義產品
  • 面向市場競爭的空白價位區定價產品
  • 以美學為驅動元素的“中國茶文化升級”
  • 直營模式下的數字化與新零售策略
  • 喜茶玩轉品牌周邊與GO會員


©商業化VIEW原創・作者 | 木一


據36氪報道,喜茶近日又獲得了由高瓴資本和Coatue(蔻圖資本)的聯合領投,投後估值或將超過160億元。這無疑給疫情期的茶飲市場注入一劑強心劑。


茶飲是一個巨大的消費市場,據相關統計數據顯示,中國茶飲市場的總規模在4000億元以上,這個規模是咖啡市場規模的2倍。


“第一網紅茶”喜茶近幾年火爆全網。我們先來看喜茶的起源:2012年,喜茶 HEYTEA 起源於一條名叫江邊裡的小巷,原名皇茶ROYALTEA, 由於無法註冊商標, 故全面升級為註冊品牌喜茶 HEYTEA 。


官方公佈的經營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喜茶已經在全國43個城市開出了390家門店,而2018的這一數字是163家,擴張速度令人驚歎。


那麼,喜茶是如何塑造出如此具備市場競爭力的產品,進而同時在消費市場和資本市場獲得青睞?


任何獲得商業成功的產品都深諳面向商業全鏈條做規劃設計與管理。那麼喜茶在鏈條的關鍵環節都做了什麼,木一從第三方商業化視角給予探究。


產品定義:用基於口感的高級體驗來定義產品


首先來看喜茶麵對的消費群體。


喜茶目標消費群體明確,定位年輕化人群。創始人聶雲宸在開店之初就以“茶飲的年輕化”為目標,真正讀懂年輕人。喜茶產品也因此融入大量潮流、休閒、社交的多元化屬性,積極迎合年輕人喜好。


我們知道,分析目標群體的一個重要目的就是挖掘群體訴求,而訴求往往是多元化的,這些訴求與喜茶多元化屬性正好形成了匹配,在茶飲的各種消費場景得到了充分體現。


從消費結果來看就是,消費者購買茶飲一定不僅是因為口渴,還會在乎茶飲的多元屬性帶來的綜合價值,比如奶茶店的休閒價值、社交價值等。


其次來看喜茶如何定義產品。


喜茶定義一款產品有兩個關鍵手段:


第一、靈感驅動。喜茶說自己是一杯“靈感之茶”,官宣如此。喜茶基於消費者洞察,持續收集茶飲消費市場反饋,並從中尋找研發方向。據業內人介紹,喜茶所有員工都可以通過特定渠道去貢獻產品idea,換句話講,這是一家創意驅動的產品設計公司。


第二、口感突破。奶茶的根本是好喝。為什麼選擇從口感突破來定義好喝的產品,因為消費者眾口難調,調來調去很容易失去味覺記憶點,導致口感平庸。


據進擊波財經引述喜茶創始人聶雲宸的話:“我們在研發產品的時候,突然明白了,口感跟口味其實不一樣,口感才是普適性,口味其實是見仁見智,每個人都不一樣。”


聶雲宸分享的這句話值得細品,背後的邏輯是:口感是可以標準化的高級消費體驗,也更容易引發精神聯動。而如果將好喝建立在口味上,那麼一杯茶飲最終將淪為平庸;如果聚焦口感來打造爆炸體驗,會讓消費者記住你。


由此,喜茶從消費原點定義了產品設計邏輯,保證每種茶的口感不一樣,如果口感相似,就會把不必要的SKU去掉。


售賣標準:在高度標準化產品與卓越用戶體驗間保持平衡


“易交付與規模化”是產品獲得市場成功的基本前提,而為了實現這個前提,喜茶依靠兩個關鍵因素:標準化產品、現場製作SOP。


1、標準化產品


事實上,奶茶行業已經發展30餘年,很早就有相關標準的存在,比如市場上的茶飲加盟店制定的產品製作標準。


喜茶的標準化產品邏輯則是立足於口感,追求極致消費體驗。這倒逼喜茶打造極致的原材料供應鏈及產品製作標準。喜茶也在這方面投入巨大,產品是一切的根本。喜茶堅持獨立自主的產品研發模式,並在深圳總部設立專業實驗室,致力於茶飲產品構思、配方研究及樣品製造。


但客觀來講,茶飲這種手工製作類產品,雖然可以做到一定程度標準化,但過度的標準化就會導致產品滲出工業味道。比如我們喝一杯簡單的粉末衝製茶,體驗基本停留在“單調的口感”上,很難體會到產品多層次的、豐富的品嚐體驗。


喜茶的策略是“在高度標準化產品與卓越用戶體驗間保持平衡

”。如果是作為一個互聯網產品經理,這句話可能聽起來會怪怪的,因為大多數人理解用戶體驗是產品的第一追求,兩者不應該是一個矛盾體,但在茶飲製作上情況要複雜一些。


來看一則採訪,可以幫助理解喜茶的這個策略。聶雲宸在接受界面新聞採訪的時候,談到了關於標準化產品的問題:


“極致標準化更像是企業經營者主觀上的渴望,也就是想要做大,需要極致標準化。站在消費者立場看,我們認為消費者需要的是一個平衡。平衡的一端是標準化,也就是他們希望每一次的體驗好與壞不會偏差太大,另一端我們可以稱之為效果,或者說卓越。極度標準化的產品往往是平庸的。而可以做得非常好,卻難以保持水準,也是糟糕的。我們一直在試著保持兩者間的平衡。”


2、現場製作SOP


一杯喜茶的製作需要依靠實體店面10餘名員工的充分協作,他們分別負責點單、煮茶、加料、調製、打包等工序,還有人專門負責鏟冰塊、摺疊穩定杯子的紙託等精細工作,以保證茶品製作質量穩定。


正是在“標準化產品+現場製作SOP”的保障下,喜茶獲得了高速增長。也正是依靠極致的SOP控制,才能夠在快速的店面擴張中保證產品質量與用戶體驗。


一杯“喜茶”為何讓消費者與資本同時喜歡?


如果你是一位互聯網產品經理,可以從產品交付的視角來看待這個SOP。拿一款SaaS產品來講,邏輯跟我們賣出一套SaaS產品並交付客戶的過程是一致的,只不過SaaS是已經研發完成且可以即時交付的產品,茶品卻需要現場製作才能交付,但SaaS產品如果建立一套交付SOP,也能夠提升交付體驗,這適用於所有商業產品的交付。


產品定價:面向市場競爭的空白價位區定價


首先,我們先從泛飲品品牌連鎖市場來看喜茶的定價策略。


奶茶嚴格意義上講,搶佔的是泛飲品品牌連鎖市場份額,而在這個領域的競爭對手眾多。比如外來的星巴克、國內的瑞幸等品牌。品牌連鎖飲品在國內市場獲得迅速發展,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將現場製作、銷售、服務融為一體。


喜茶切入市場的核心定價策略是在基於綜合考慮運營成本的基礎上,採用市場競爭定價法。


喜茶採用市場競爭定價法的邏輯是什麼呢?在國內市場,普通茶飲連鎖品牌單品價位普遍在12-22元之間,而星巴克的單品均價超過30元(甚至有多款超過40元的單品),喜茶的單品價格20-30元正好位於兩者之間。


喜茶定位中高端品牌,雖然比現有茶飲品牌價格高,但尚不及星巴克,這相當於填充了市場價格空白。而喜茶的直接競品也採用了同樣的定價策略,比如奈雪的茶。


其次,我們再從同類茶飲競品市場看一下喜茶的產品及價位情況,下面的圖片是來自於燃財經在2019年6月份的一個調查報道。


一杯“喜茶”為何讓消費者與資本同時喜歡?


據燃財經報道,喜茶在茶飲產品口味與品牌穩定、門店數量上領先,但烘焙類產品推出晚,目前成效不大;奈雪的茶產品品類和門店數可觀,要面對的難題是怎樣在產品標準化製作過程中保證飲品口味;樂樂茶飲品和軟歐包品類豐富,創新速度快,但公司起步較晚,門店數較少。


據券商報告顯示,成熟新式茶飲門店淨利率能達到10%-15%,但淨利率對於日單量極度敏感,800單左右是一個門店的盈虧平衡點。目前喜茶已經實現整體盈利,這無論對於資本市場還是獨立發展生存都意義重大。


商業包裝:以美學為驅動元素的“中國茶文化升級”


喜茶在商業包裝上下足了功夫,一步一步走到今天,形成了品牌包裝、門店包裝、容器包裝的深度協同。


1、品牌包裝


品牌包裝始於品牌定位,而品牌定位關注的是面向市場的差異化價值識別,在產品本身的硬性價值帶來的差異化體驗(比如口感)之外,更需要面向消費者塑造感性差異價值,喜茶是怎麼做的呢?


A、品牌名稱


喜茶的起名策略可以歸結為:簡單但不侷限、去地域化。據正和島賈林男引述聶雲宸的話:“因為中國真的很大,方言眾多,而且我們想做的是大眾化的生意。我反而不很看重品牌名中一定要有逼格,我的理解,品牌是否有逼格,是靠整體VI賦予的。”


喜茶通過一個“喜”字進行了極簡表達,但卻有豐富的內涵。在中國消費者心目中,“喜”寓意美好、幸福、樂觀向上,又具有個性化聯想與豐富外延。


B.、品牌LOGO

一杯“喜茶”為何讓消費者與資本同時喜歡?

喜茶的品牌LOGO充分體現了極簡主義,並且塑造了與年輕化群體匹配的品牌調性。在這一點上,喜茶與Apple的設計理念不謀而合:簡約到極致就是經典。


為了讓品牌更加深入年輕化消費群體,喜茶將統一的視覺風格用在了各種不同的用戶觸媒場景中,比如統一的字體、統一的插畫風格、統一的文風等。同時,喜茶進行了大量的跨界合作,給品牌融入更多豐富的元素,以此來強化品牌年輕化印象。


2、門店包裝


門店包裝同樣源於品牌理念,喜茶的品牌理念聚焦到以美學為驅動元素的“中國茶文化升級”。喜茶通過結合傳統茶飲文化,將「禪意」、「極簡」、「美學」等元素融入門店設計,營造質感層次豐富的空間,為茶客們帶來沉浸多維度感官體驗,修正現代茶飲消費的審美方式,讓喝茶這件事變得更酷、更不一樣。


一杯“喜茶”為何讓消費者與資本同時喜歡?


3、容器包裝


在茶飲的外包裝(容器、包裝袋、杯墊等)上,喜茶同樣下足了功夫。一個好的產品外包裝需要具備識別性,用於幫助用戶區分這是你的產品而不是別人的產品。


在容器包裝上,同樣從喜茶身上看到了Apple的影子。Apple認為產品體驗貫穿了用戶從收到產品、打開包裝、取出產品、使用產品的整個過程。


Apple之所以如此重視產品包裝,真正的目的是要通過包裝體驗傳遞給客戶企業對他們的重視感,賦予顧客一種尊貴的身份象徵,提升客戶滿意度,從而產生更長尾的品牌效益。


從這個視角,我們來看喜茶做了什麼。

包裝細節一:高端設計與上佳質感的手提袋


一杯“喜茶”為何讓消費者與資本同時喜歡?


包裝細節二:外帶包裝的固定紙盒


一杯“喜茶”為何讓消費者與資本同時喜歡?


包裝細節三:可旋轉調整大小的奶蓋杯口


一杯“喜茶”為何讓消費者與資本同時喜歡?


售賣模式:直營模式下的數字化與新零售策略


喜茶官方表示:不接受任何形式的加盟。截止目前,喜茶店面全部採用官方直營。


喜茶的直營策略源於其對品牌核心競爭力的精益維護,首要目的是通過直營保障產品體驗與用戶口碑。


喜茶的創始人聶雲宸曾說過:“品牌這種東西不是靠加盟就能創造出來的,如果很多年之後發現自己因為沒有加盟而喜茶做不大,自己也不後悔”。


而在新零售大力發展的行業背景下,喜茶同樣深度貫徹。現代新零售的競爭最終比拼的是數字化供應鏈的管理能力。業內報道顯示,喜茶早在幾年前就建立了完整的IT部門,希望通過互聯網技術來實現茶飲從源頭生產管理、終端門店運營管理、泛平臺用戶營銷等的一站式數字化。


喜茶除了直營店面,還創新性推出了GO店。GO店面是一種輕型便利店,不設收銀員,用戶可以通過小程序自助下單,預約取單或者外賣配送。


GO店一定程度上幫助喜茶解決了“排隊難”等問題,在2019年增加了63家。通過配套取茶櫃,GO一定程度上實現了“無人化服務”,這幫助喜茶在疫情期間依然能夠為用戶提供服務。


商業化延伸:玩轉品牌周邊與GO會員


目前來看,喜茶對商業化邊界的探索尚不豐富。在主力產品(茶飲、軟歐包等)形成千萬級用戶群與品牌知名度以後,喜茶當前推出的增值產品主要有:


第一、喜茶周邊。通過拓展周邊產品來獲得品牌場景延伸以及增值收入。周邊產品種類多樣,比如,喜茶香港店開業時推出了2000個港式風格手機殼和編織袋,在微信公眾號5分鐘售磬。周邊產品支撐通過“喜茶GO”與“喜茶百貨”在線購買。


第二、喜茶會員。喜茶推出的GO會員產品形式主要有:會員充值,個人會員在線進行會員卡充值並享受消費優惠,充值金額從100到800不等;電子卡“阿喜有禮”,可以在小程序與門店購買指定出售的商品;積分商城,與會員消費形成積分聯動,增加會員權益。


隨著互聯網及新零售的快速發展,喜茶作為茶飲市場的創新物種在未來會創造出什麼成績,給我們帶來什麼新的驚喜,讓我們拭目以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