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家這才叫員工關係管理,你那只是打打雜

人家這才叫員工關係管理,你那只是打打雜

多數初級的HR普遍認為,員工關係管理就是勞動關係,他們把兩者劃上了等號。

其實並非做員工關係崗位沒有前途,而是你把它做成了"打雜"而已。

人家這才叫員工關係管理,你那只是打打雜

什麼是員工關係管理

員工關係管理是人力資源六大模塊中的最後一個模塊,它和其他五大模塊是相輔相成的關係,其他模塊為員工關係管理提供保障,員工關係為其他模塊的落地提供支持。

員工關係管理究竟包括哪些內容?我們可以從宏觀和微觀兩個維度去理解。

宏觀上,可以用三個"理"字來歸納,一是情理,二是法理,三是管理。

首先是情理,背後蘊含的是企業理念和價值觀。

有的老闆相信員工有成功的動機和慾望,只要給他提供合適的資源,員工就能把事情做好。在這樣的理念下,企業文化就比較人性化,例如麥當勞就實行以獎勵為主的激勵機制,員工關係較為和諧。

其次是法理,就是怎樣把情理體現在制度中。

舉個例子,如今不少企業都說自己"以人為本",但真正做到的又有幾家?主要的問題在於口頭的理念沒有體現在制度上。老闆口頭喊著"以人為本",卻在制度上規定女員工試用期內不允許懷孕,這顯然是和勞動法衝突的。

最後是管理,有了理念和制度,就需要執行。

在我們的日常工作中,各級管理者是否按照制度去貫徹執行非常重要。比如有個員工得罪了部門領導,這個領導抓起電話就告訴人力資源部,這個人明天就讓他走。可見,老闆理解很好、公司制度也健全,但管理沒有到位,員工關係也很難做好。

微觀上,主要有以下五個方面的重點內容。

1.勞動關係管理

包括員工入離職手續辦理,處理員工申訴、勞資糾紛,人員信息管理,人事檔案管理,勞動合同管理等。

2.員工紀律管理

包括制定考勤、獎懲等相關制度,並通過宣貫、引導等方式,提高員工的組織紀律性,對員工的行為規範起到約束作用。

3.人際關係管理

包括建立公司內暢通的溝通渠道、引導並幫助員工在工作中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等。

4.企業文化建設

建設健康、積極的企業文化,可以引導員工價值觀,維護公司良好形象。

5.服務與支持

包括員工滿意度調查、員工援助計劃(EAP)等,協助員工平衡工作與生活。

人家這才叫員工關係管理,你那只是打打雜

HR在員工關係管理中的重要性

前段時間在網絡上看到一則新聞:

說的是某"90"後員工剛到企業不到一週就辭職了,辭職原因是公司電腦不好用。

恰巧,在多數人眼裡,90後是特別難管的一代,這引起了共鳴,讓這個故事迅速傳播開來。

如今,"90"後的年輕一輩已經在職場中活躍起來了,毫無疑問,在未來幾年或者十幾年之後,這部分人將會成為各個企業的中堅力量。

所以有HR戲言:"90"後,推動了人力資源員工關係模塊的價值急速升高。

既然員工關係越來越重要,那麼HR在其中又能發揮什麼樣的作用呢?

1.員工初入公司的引路者

每一位職場人都會記得自己剛剛踏進公司時候的樣子,一切是陌生的,有一份新鮮的興奮感,當然還有一些忐忑的緊張。

如何快速的融入公司、融入職場,有一類人非常重要,那就是將自己領進公司大門的HR。

員工勞動合同的簽訂、各項制度規定的講解、公司文化的宣導、宿舍食堂的引導等等,這些事迅速拉近了員工與企業間的關係,也讓員工有了良好的歸屬感。

2.員工遇到困擾的知心者

記得看到過這樣一個故事:

有位HR經理,她到一家新公司後一個月內啥事都沒做,只是利用工作時間與每位員工交流,迅速掌握了全公司大部分員工的工作情況及思想動態。

再一個月後,她可以把每位員工的臉和名字對應起來,甚至說出員工家裡的基本狀況。

待後續工作開展時,她推動的改革得到了員工的大力支持,許多令老闆頭痛的難題,也紛紛解決。

老闆好奇她是如何做到的,她說,"因為我是員工的知心姐姐啊,我懂得他們需要什麼,他們也真正相信我。"

我想,這也許是HR做員工關係的最高境界吧。

3.企業與員工利益的平衡者

在處理員工利益問題時,不少專業HR習慣按規章處理問題,而利益的協調往往是需要講求藝術性的。

對管理者來說,希望員工不斷提高自身能力以適應公司發展、在工作中可以全身心投入、接受公司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方式等。

而作為員工,則希望公司提供優厚待遇、良好的發展空間、人性化的管理等等。

雙方需求點的不同使他們之間難免存在利益上的摩擦,而HR就是這些摩擦中的十分重要的平衡力量。

人家這才叫員工關係管理,你那只是打打雜

HR打開員工關係管理的正確姿勢是什麼

前段時間,看到這樣一則報道:

一項歷時1年關於員工離職情況的調查結果表明,員工離職的原因跟錢的關係並沒有那麼大,反而是跟公司領導的不和成為了導致他們離職的第一位原因,其中包括管理者說話技巧不好、員工關係處理緊張等因素。

可見,如何有效處理員工關係管理真的非常重要。那麼對於我們HR來說,具體該怎麼做呢?

1.不搞對立,換位思考

網上曾有一起案例:

一名女性死者為某工廠人事經理,而"兇手"是該廠員工,因患有腰椎間盤突出,其認為是工傷,但當地社保部門認定不屬於工傷範圍。

員工對此不滿,繼而產生報復行為。原本只是一個工傷合理合法認定的事情,但HR卻因此丟了性命。

可能是因為HR與員工的溝通不暢,或者在處理這件事情時,與員工發生了不必要的衝突,導致對方動了報復的心。

可見作為HR,在處理勞資糾紛時一定要沉著冷靜,不搞對立。一方面,要站在公司的立場,將風險降至最低,同時保障公司的利益和名譽不受損害;另一方面,也要適時地站在員工的立場,對其處境能感同身受,多為其爭取一些人性化的關懷,相信員工會更認可和尊重你。

2.加強企業文化建設,構建信任關係

員工關係管理其實並沒有那麼難,其核心是發揮企業文化的導向作用,構建勞資雙方信任關係。

舉個案例來說。

海底撈董事長張勇曾向員工許諾:在海底撈做店長超過一年以上,不論什麼原因走,海底撈都要給8萬元"嫁妝"。

他的解釋是:"海底撈工作太繁重,能在海底撈做到店長以上的,對海底撈都有相當貢獻。所以不論什麼原因走,我們都應該把人家的那份給人家。"

張勇為什麼敢給離職員工"嫁妝"?

我想關鍵是在海底撈"家理念"的企業文化,使管理者和員工之間建立了彼此信任的關係。

所以HR要做好員工關係,必須加強文化建設,用文化去引導員工、協調員工、激勵員工、約束員工、凝聚員工。

3.做好與其他模塊的有效聯動

HR要做好員工關係管理,你不能讓自己孤立起來,必須加強與其他模塊的有效聯動。

比如,員工關係崗位HR掌握了公司組織架構及所有員工的基本信息,就可以給其他各模塊提供原始數據的支持。

員工關係管理這件事,說"虛"確實"虛",說"實"也真正能做"實"。

建議剛踏入HR這個職業、又從員工關係管理做起的,千萬不要覺得這只是打打雜。

你會發現,HR越往上走,光靠專業性已經遠遠不夠,而經過員工關係管理這個崗位培養起來的情商和處理問題的能力,或許可以讓你在職場上走的更輕鬆、從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