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熟练掌握这些处世智慧,事业不再碰壁,一生平顺

人生中处处碰壁,懂得方圆之道,才能够一生平顺。人生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在如今这个浮躁的时代里,我们要面对形形色色的人。许多人从单纯的校园走向社会,走向职场时才会发现其中的暗流涌动与勾心斗角。

王阳明:熟练掌握这些处世智慧,事业不再碰壁,一生平顺

王阳明在临终前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叫做: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想要理解这句话,必须将自己带入其中,像是思想实验一样,以一位临终之人的心理状态去想象。王阳明的这种心态是非常坦荡有一种胸怀,王阳明的一生从小就立志要当圣贤,后来在官场沉浮,桃李满天下。他的一生与荣辱与共,等王明临终的时候,说:此心光明,亦复何言。他的一生对得起百姓,对得起自己的人生。

王阳明:熟练掌握这些处世智慧,事业不再碰壁,一生平顺

一个人的一生,如果真的想活得精彩,且做出一些成绩,就需要有一种更好的一种心态。这种心态是需要逐渐修炼出来的,比如说面对这个复杂的社会,面对复杂的勾心斗角,该用什么样的心态去面对。

曾经有一句古语是这样说的:处治世宜方,处乱世宜严,处叔季之世当方圆并用待善人宜宽,待恶人宜严,待庸众之人当宽严互存。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身处一个有条不紊的环境时处事应刚正不阿,身处一个纷乱的环境时处事应圆滑,身处一个即将衰亡的环境时要刚柔并用;对待善良的人要宽厚,对待恶人要严厉,对待普通人要宽严并用。这不仅是古人的政治观,更是一种人生态度。在和平繁荣的环境下,一切都有条不紊地发展着,一个人的言行是直截了当的,更会得到重视与亲睐。另一方面,如果在混乱的环境中,言行必须尽可能圆滑,否则就会有危险。

王阳明:熟练掌握这些处世智慧,事业不再碰壁,一生平顺

人的思想变幻无穷,高深莫测,令人难以捉摸,而人的性格却相对简单得多。一个人活在世上,如何处好事做好人,关键在于他把圆与方相辅相存而又不相互冲突

那么我们在为人处事的时候,对待好的人,善良的人,态度应当更加宽厚。对待邪恶的人,态度应当更加严厉,以恶制恶。对待一般的庸众之人的时候,态度应该是方圆并济,宽厚与严厉并用。

王阳明:熟练掌握这些处世智慧,事业不再碰壁,一生平顺

我们一定看过很多的文章,告诉你要以德服人,对待恶人,一定要以德服人。但是这个观念是有一些偏差的,我们对待恶人的时候,就应该以严厉的方式去对待他。

有一句话对我印象特别深刻,他说:对待有恶念的人不需要善良,因为你的善良会让他变得更恶。所以说这就突出了这一句老话其中的:“待恶人宜严”。

当你真正悟透这句老话的时候,就能保持一种万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的从容和小洒脱。

王阳明:熟练掌握这些处世智慧,事业不再碰壁,一生平顺

真正的一种好的心态,一种好的处世良方,并不是逃避。有的人说我遇到邪恶的人,那我惹不起,我还躲不起吗?我不跟他正面交锋。其实这并不是一种更高尚的境界,更高尚的境界就是,不必急着让自己和这个世界撇清关系,能做到内方外圆,对待邪恶的人,以严待之。对待善良的人,以宽厚待之,这才是真正修炼需要修炼的地方。

对于方圆这一个理念,老子的思想就是自然是天地,天圆地方。而孔子的思想道德是中庸适度。

王阳明:熟练掌握这些处世智慧,事业不再碰壁,一生平顺

清朝田文镜工作非常仔细,但他的性格过于“方正”,朝廷里没有人和他交朋友。可同朝为官的李卫就不同,他办事同样是一丝不苟,但他为人十分圆滑。李卫既有田文镜之刚硬,又有圆滑的谋略,这样,李卫的事业就更加顺达。学会曲径通幽,善于韬光养晦,深藏不露,做人难,难做人。生活在这个复杂的世界里,做一个人真的很难,做每个人都喜欢做的事就更难了。

王阳明:熟练掌握这些处世智慧,事业不再碰壁,一生平顺

纵观历史洪流,凡能成就伟大事迹的人,都是知道什么时候进去,什么时候退却,什么时候“方”,什么时候“圆”。那些取得伟大成就的人,大多数都是圆润而平易近人的,在危机时刻总能用到生活中的智慧和技巧。在与人打交道时,有些人漠不关心、自私、苛刻、计较。这样的人一定是不受欢迎的人,是生活中的失败者。

在现实生活中,为什么有一些人郁郁不得志?总是觉得自己有才能,但是总是在这个社会上混的不如意。这就是你没有掌握内方外圆的一个道理。经常遇到挫折的时候满腹牢骚,然而事业却处处碰壁。遇到挫折缺乏变通,容易自暴自弃,把自己推向了极端。

王阳明:熟练掌握这些处世智慧,事业不再碰壁,一生平顺

最好的方式就是慢慢悟到方圆结合,顺其自然的一个道理,自然能够保存内心的一种纯净,到达人生更高的境界,以强大的内心,拥有人生的精彩。

感谢大家收看,如果今天七月讲的内容对您有所帮助,欢迎关注七月、关注品味国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