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亞迪“逆襲”德系BBA後,暴露了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的命門

近日,中國消費者協會發布了《2018年全國消協組織受理汽車產品投訴情況分析》報告(下文簡稱“報告”),猶如一枚威力十足的震撼彈,瞬間引爆輿論場,將中外車企掀得人仰馬翻。

報告顯示,2018年全國消費者協會投訴與諮詢信息系統共錄入汽車產品(含零部件)投訴19283件。其中,比亞迪雄踞榜單第一名,其餘前九名汽車品牌分別為奔馳、寶馬、別克、奧迪、一汽大眾、長安福特、東風日產、上海大眾、東風本田。在這個榜單上,國產汽車品牌以一種另類的方式,實現了對德系豪車BBA的超越。

比亞迪“逆襲”德系BBA後,暴露了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的命門

從消費者投訴問題分類看,汽車相關投訴主要集中於售後服務、合同及質量問題,這3類問題佔比總和超過7成。其中,涉及汽車合同問題的投訴主要包括訂金糾紛、合同違約、不平等格式條款等問題。而涉及汽車質量問題的投訴主要包括產品性能問題、不合格商品以及不具備特定使用環境等問題。

繁華背後的不堪

2018年,在中國車市28年來出現首次下滑的不利背景之下,新能源汽車銷量一騎絕塵,保持著高速增長,成為部分車企業績的主要支撐,而比亞迪就是其中之一。

根據比亞迪對外公佈的銷量數據,2018年全年銷量同比增長23%至52.07萬輛,新能源車成為主要拉動力。其中,2018年比亞迪新能源汽車銷量為24.78萬輛,超額完成年初既定的20萬輛銷量目標;而燃油汽車累計銷量為27.29萬輛,未完成既定的40萬輛銷量目標。新能源汽車的銷量,幾乎佔據比亞迪2018全年汽車銷量的五成份額。

不過,就整體汽車行業的投訴情況而言,由於監管的趨嚴與汽車銷量的減少,消費者的投訴量是下降的。根據中國消費者協會發布的“2018年全國消協組織受理汽車產品投訴情況分析”內容顯示,2018年全國消費者協會投訴與諮詢信息系統共錄入汽車產品(含零部件)投訴19,283件,相比上一年下降了5.8%。然而,就在過去的一年,比亞迪的投訴量卻反而大幅攀升,實在令人唏噓。

比亞迪“逆襲”德系BBA後,暴露了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的命門

雖然位列2018年投訴榜單第一名,但比亞迪在2016年和2017年並未進入中消協該投訴榜單的前十名。報告顯示,比亞迪2018年累計投訴量為649件,遠高於第二名奔馳的550件。並且,在售後服務領域,比亞迪的投訴量為279件,佔其總投訴量比例為42.99%,比例達到最高,遠高於其他品牌的售後服務投訴量。

具體來看,在涉及比亞迪的投訴問題中,排名前五的依次為訂金、發動機、涉嫌欺詐、輪胎、拖延提車等問題。筆者在某汽車網站的比亞迪元新能源論壇上發現,有網友如此抱怨道:“沒這麼大產能,就別打這麼大廣告,等6個月都提不到車,心都死了。”

一位比亞迪元2018款EV360智聯炫酷型的用戶也是惱騷不已:“冬天來臨,元EV的噩夢徹底來臨,先是可惡的龜速模式。車在外邊放一晚上後車輛在正常行駛時突然儀表盤出現烏龜標識,動力瞬間消失。去4S店告知是偶發故障,沒辦法解決。其次開暖風的情況下真的勉強可以開100KM,真的太失望了!還有一次差點把我撂路上了。4S店也真不靠譜,不通知我升級。”

筆者登陸另一家汽車網站後還發現,在30起關於比亞迪唐DM的投訴中,主要涉及“銷售欺詐”、“與宣傳不符”、“承諾不兌現”等相關關鍵詞,佔投訴總量的40%左右。其中,最讓車主大為不滿的,除了減震器之外,就是“續航里程不準”等問題。

不僅在國內市場,比亞迪需要面對消費者的大量投訴與吐槽;在國際市場上,比亞迪也面臨著純電動巴士被退貨的事件。2018年11月13日,美國阿爾伯克基市表示,他們所採購的15輛比亞迪純電動巴士存在巡航里程不達標、電池外殼/車廂裂縫、剎車故障等等問題,準備將這批純電動巴士退貨。

屋漏偏逢連夜雨

最近一段時間,比亞迪可謂“流年不利”。在新能源汽車市場, 2019年第1個月,比亞迪有三款車殺入前十名,可進入2月後,形勢陡轉直下。比亞迪主力車型唐DM,以1月份新能源車銷量榜第三名的探花身份,直接跌出了前十,銷量從1月份的7599直接跳水到1126輛,環比降幅高達85%。

此外,1月份雄踞新能源車銷量榜榜首的元EV,2月份也從榜首跌到第8的位置,其銷量則從1月份的上萬輛急劇萎縮到1733輛,收窄幅度同樣高達83%。第一把交椅的位置,被帝豪EV強勢搶佔。

從2018年的企業經營業績來看,比亞迪也是相當憋屈。2018年比亞迪營業總收入1300.6億,同比增長22.79%。但在賺錢能力和賺錢水平上,歸屬比亞迪股東的淨利潤為27.9億,同比下降31.37%。

資本市場從來是敏感的。比亞迪業績的下滑,旋即影響了資本信心,導致股票價格出現震盪。2018年3月9日,比亞迪股價為65.41元,比亞迪股份股價為74.75;而在一年之後,2019年3月15日,比亞迪股份已降到48.4元。比亞迪為54.22元,雖然表現略顯平穩,但在2018年8月,股價也曾一度跌破37元,跌幅相當之大。

比亞迪的時間所剩無幾

當前,停售燃油車已是全球共識。捷豹路虎、戴姆勒、豐田、大眾、福特等全球十大車企已宣佈停售燃油車時間表。因此,在未來幾年內,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將成為中國車企與全球老牌車企彼此搏殺的新疆場。

新能源汽車時代的到來,也給了眾多資本和新老車企入局的機會。恆大、華夏幸福等房企,通過收購等方式,在全產業鏈廣泛佈局,試圖搭上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快車;傳統車企如北汽集團,也在新能源汽車領域虎視眈眈。而隨著特斯拉超級工廠落戶上海,一場兵臨城下的中外車企對決,即將上演。

作為中國新能源汽車的領軍品牌,目前是否擁有與巨頭特斯拉產品在研發、營銷思路等方面,進行同一緯度PK與對話的實力,似乎還不好妄下斷言。不過,在電池技術上,比亞迪與特斯拉之間已經存在著不小的差距。

據瞭解,特斯拉在電池電控方面技術非常先進,採用的是日本電池,由幾千個小電池組成,電密度比較高,相對比亞迪的電池而言,能夠儲存更多的電量,因此續航能力更強。而且,每一個小電池上面都有保險絲,當某個電池出現問題時,並不會影響其他電池的正常工作,比較容易更換,維修費用也非常低。

而比亞迪大多采用了大塊的電池組。如果發生一定的損壞,將會損傷一大塊電池,更換費用相當昂貴。根據目前電池更換的價格,整體花費共約5-6萬。如果整體算下來,比亞迪電動汽車的費用,並不會比燃油車更少,這就是比亞迪與特斯拉在電池方面存在的差距。有人預測,比亞迪要想趕超特斯拉的電池技術,起碼還需要10年。

因此可以預見,隨著國際老牌車企在電動車技術上的不斷突破,比亞迪將會在新能源汽車市場上遭遇更多強勁對手。如果比亞迪不能克服商業陋習,在技術上快速進行迭代與進化,那麼它歷經多年打下的江山,恐怕將會拱手讓人。現在,留給比亞迪轉圜的時間,已所剩無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