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病的臨床特點:運動症狀與非運動症狀

帕金森病的起病比較緩慢,一般患者和家屬難以確切說出起病的準確時間。較為常見的是患者最初表現為震顫、運動遲緩等運動症狀,多以上肢單側開始,逐漸延伸至對應下肢,然後發展到對側上下肢,患者行走時雙臂基本不擺動,動作變得緩慢無力,說話語音逐漸減弱,表情變化較少等,也有患者最先表現為精神症或者抑鬱症狀。PD的發病年齡一般在40~70歲,以中老年人為主,臨床上呈現出運動和非運動症狀。

(1)帕金森病的運動症狀

靜止性震顫,是PD最為常見的症狀,一般以上肢靜止性震顫為主,逐漸累及下肢以及臉頰、下頜、唇部、舌頭等部,手指現為“搓丸樣”動作,患者隨意運動時震顫減輕或者消失,當患者激動或者緊張時震顫加重,睡眠時震顫消失。

肌強直,表現為患者部分肌群肌張力增高,四肢、軀幹、頸部等呈現出“折刀樣”、“鉛管樣”、“齒輪樣”強制。

運動遲緩,表現為隨意動作減少,動作啟動困難並且運動緩慢,具體體現在步行、方向改變換、起床、翻身等方面;患者面部表情肌活動減少,雙眼凝視,瞬目減少,表現為“面具臉”;手指精細動作困難,書寫時寫字越來越小,呈現出“寫字過小徵”。

姿勢步態異常,表現為站立時呈現出屈曲體姿,頭部前傾,軀幹俯屈,肘關節屈曲,腕關節伸直,前臂內收,下肢髖、膝關節彎曲;行走時步小,逐漸變慢,上肢擺動減少或者消失,轉彎時出現平衡障礙,軀幹與頭一起轉。在患者晚期,表現慌張步增多,重心不穩,急易跌倒。

(2)帕金森病的非運動症狀

PD的非運動症狀(NMS)比較複雜,種類較多,並且呈現出個體性特點,同時PD的NMS在發病的整個過程都有存在,而且具有發病率高,但識別率較低的特點,難以區別於別的神經變性疾病的非運動性症狀。PD的NMS包括:神經精神方面的有抑鬱、焦慮、淡漠、幻覺、妄想、譫妄等;睡眠障礙方面有不安腿、白天嗜睡、多夢、失眠、快速動眼睡眠期等;自主神經功能障礙方面有體位改變性低血壓、便秘、多汗、尿頻、性功能障礙等;感覺障礙方面有疼痛、嗅覺障礙、感覺異常等。研究表明,部分NMS甚至在患者出現運動症狀之前就可能已經有所顯現,如便秘、嗅覺障礙、抑鬱、睡眠障礙等,可做為對PD早期發現提供一定的依據。

參考文獻

A Park,M Stacy. Non-motor symptoms in Parkinson’s disease [J].J Neurol, 2009, 256 (13): 293-299.

�����ͣw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