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靠跳舞能火嗎?都是藝術待遇怎麼不一樣,理由很現實


大馬路上拉個人(非常非常普通的人),你跟他談談藝術,他的確很有可能和你列舉一些知名演員、流行歌手,但是吧,你說國內外的畫家,他可能只記得梵高、達芬奇、齊白石、徐悲鴻;你說過國內外的古典音樂家,他可能會說貝多芬、肖邦;你說舞蹈家,他可能會知道楊麗萍、金星。

光靠跳舞能火嗎?都是藝術待遇怎麼不一樣,理由很現實


舞蹈在藝術圈裡面比較不佔優勢其實是我們國家的一個獨特的並且很奇怪的一個現象。大部分的歐美國家,甚至是日本韓國,舞蹈在藝術圈的地位是跟美術音樂什麼的沒有太大差別的。甚至在巴西等等國家,舞蹈的地位還會略高於其他藝術。

光靠跳舞能火嗎?都是藝術待遇怎麼不一樣,理由很現實


國內舞蹈不溫不火很大程度取決於市場需求——生活中我們需要美術專業給我們設計出好看的衣服、外包裝,甚至裝修、建築設計都需要美術幫忙;大家喜歡看的影視劇需要BGM的烘托,愛聽歌的人也超級超級多...可是比起其它專業的,需要舞蹈的人很少,除了我們這些舞蹈愛好者,誰會有興致看個舞劇和著音樂跳個舞?

第一個原因是在於舞蹈的專業性和難度性對於一般人是會略高於其他的。就比如說你喜歡音樂,那你自己可以平時哼個歌;你喜歡相聲,你可以自己平時自己背背定場詩;那如果說你喜歡舞蹈呢,你總不能平時自己搬個腿玩玩吧?(這裡的設定是一般人)。所以說舞蹈的受眾面是比較小的。

光靠跳舞能火嗎?都是藝術待遇怎麼不一樣,理由很現實


第二個原因就在於國內的專業舞蹈教育其實並不發達。除去北舞軍藝中戲等等藝術類院校之外,舞蹈專業在其他院校的地位是遠不如其他藝術類專業的例如音樂專業美術專業等等。而且其實很多開設的藝術專業的高校是沒有舞蹈專業的,比如武漢大學有播音主持專業但是沒有舞蹈專業,清華有美院但是沒聽說過清華有舞院吧?答主所在的三線小城市唯一一所大學舞蹈是作為音樂專業的選修課程的。院校較少再加上藝考的壓力越來越大,舞蹈專業的入門難度又高於其他的藝術類專業,所以導致真正走舞蹈專業的這條路的人會比其他藝術專業的人少很多。答主所在省2020年藝考美術類有5000多人,舞蹈類就700多個人。發展這項藝術的後備軍人少了自然會導致不如其他藝術的火爆。

光靠跳舞能火嗎?都是藝術待遇怎麼不一樣,理由很現實


第三個原因在於從事舞蹈藝術的工作者的知名度和曝光度在我國是比較低的。街上隨便抓一個人來問,他知道的演員知道的歌手,一般都能叭叭扒說出幾個來,但是你要問他知道的舞者,很少有人能侃侃而談。目前就我國來說大部分舞者在多數人心裡算不上是流量,但是在國外的話其實舞者的地位跟其他演員歌手什麼的是差不多的。

光靠跳舞能火嗎?都是藝術待遇怎麼不一樣,理由很現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