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止於哲學

藝術,止於哲學

文丨果其然

藝術,止於哲學

1917年,在一次美國獨立藝術家協會展覽上,杜尚買了一件小便池,命名為《泉》,把它作為藝術品展覽。人們問他《泉》的意義在哪裡,杜尚回答:沒有意義,就是最大的意義。

1987年,在中國美術館的當代藝術展上,徐冰將漢字和拉丁文組合,自創了4000多個文字,命名為《天書》參加展覽。人們問他《天書》有什麼用,徐冰回答:沒有用,也是一種用處。

如今杜尚的《泉》,已成為“500件影響藝術史”的作品之一。它開拓了藝術的邊界,直指藝術的核心問題——“究竟什麼是藝術,什麼才能成為藝術”;

而徐冰的《天書》,成為“中國當代先鋒藝術”的代表。它擴展了藝術的內涵,創立了當代藝術新的規則——“藝術品不應拘泥於形式和技法的表達”。

《泉》和《天書》,為何具備如此威力?

藝術,止於哲學

內觀己心 外察世界

作為普通觀眾,我們也許不能徹底把握《泉》的意義所在,也無法完全領會《天書》的精益所指,但它們所傳遞出的,濃厚而強烈的“反藝術”意味,卻可以被我們深刻感知。

這與維特斯根坦的觀點,不謀而合——哲學的最大作用,就是置疑哲學本身,破除哲學偶像。

維特斯根坦,20世紀最著名的哲學家之一,研究領域涉及數學哲學、精神哲學,語言哲學等多個方面。其著名作品《邏輯哲學概論》,更是成為諸多藝術家的靈感之火。

《泉》的作者杜尚,就曾在不同場合表示:《邏輯哲學概論》深刻地啟發了我,讓我看見了藝術的消融,觸摸到了藝術的邊界。

《天書》的作者徐冰,也曾對維特斯根坦的哲學思想評價甚高,認為其“反哲學”的哲學論調,曾一度成為他的創作來源。

還有達利、馬蒂斯、安迪沃霍爾,這些著名的藝術家們,都曾對《邏輯哲學概論》深入研究,都曾為維特斯根坦的哲學理論痴迷。他們不約而同的強調哲學的巨大作用,認為哲學思想是靈感的土壤,是藝術的源泉。

又豈止是現代藝術?古代藝術也曾深受哲學的啟迪。比如李白信奉老莊,所以他的作品總是孤高飄逸,具有出世的絕塵之美;又比如杜甫,他崇尚儒家,所以他的作品總是厚重廣博,隱有金石之聲,震撼心靈。

於是哲學與藝術的關係,顯而易見——藝術是哲學的具象,哲學是藝術的靈魂。

啟迪多元思維

黑格爾說:人類擁有兩作高峰,一座是藝術、一座是哲學。

如果說藝術是表達人類感性思維的極致手段,那麼哲學就是濃縮人類理性思維的最佳容器。

正是因為藝術和哲學具有的差異,所以有人明確反對“哲學是藝術之魂”的觀點,他們認為“藝術之所以成為藝術,是因為藝術絕對獨立,絕對自由”,他們提出:為了藝術而藝術,才是最好的藝術。

這正是19世紀法國浪漫主義文學之中,“絕對藝術派”的觀點——藝術的靈魂,不是哲學,而是藝術本身。

他們是這麼想的,更是這麼做的。

因為“藝術之魂是藝術",所以無論是詩歌、小說,還有劇本,“絕對藝術派”都要求形式上必須絕對整齊劃一、內容上不能流露個人感情、主題上必須經過協會審批、思想上不得超出描寫對象本身。

於是“絕對藝術派”的作品,常常“美麗有餘、魅力不足”,黑格爾稱其為“死去的藝術,不美的美學”,馬奈認為他們的作品“除了不能作為藝術,一切皆可”。

藝術,止於哲學

除了西方,中國古代也有“為了藝術而藝術”的例子:司馬相如、陸機、潘岳的文賦都曾紅極一時、洛陽紙貴,但都是由於缺乏深刻的哲學內涵,而迅速萎靡,流傳甚少。

所以“為了藝術而藝術”,不能使得藝術更上層樓、博大精深,因為“藝術的靈魂是哲學”並非哲學的影響力使然,而是藝術本身的魅力決定。

如何理解?

正心正舉

藝術誕生於哲學

藝、術,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分別涉及兩個不同的領域。

藝,是指技藝、技能;術,是意識形態,即哲學。所以藝術,就是技藝、技能達到一定層次之後,上升到了哲學高度的過程。藝是術的前提條件,術則是藝的終極目標。違背這個原則,藝術便不是藝術,僅是技術。

在西方,藝術的雛形被認為是原始社會的壁畫。但這些壁畫當時的作用,卻不是為了欣賞,而是原始人記錄的打獵過程。所以這些壁畫,僅屬於技能的範疇,不是真正的藝術品;所以原始社會的壁畫,僅是藝術的“雛形”,並非藝術本身。

而西方藝術真正的起源,是古巴比倫的“漢謨拉比法典”浮雕、亞述王國的戰爭雕塑,以及埃及的獅身人面像。它們雖然造型各異,技術手法不同,但都反映了“國家”、“宗教”等等意識形態範疇的哲學思想,所以它們被認為是“藝術的起源”,所以它們才是當之無愧的藝術。

中國更是如此。

藝術一詞,最早出自《後漢書·伏湛傳》,傳指“六藝”和數學方面的能力。而無論是“六藝”還是數學,其實質並非技能本身,而是待人處世的意識形態,正如《周禮·保氏》所云:養國子以道,乃教之六藝。這裡的“道”,即是哲學。

所以從藝術的誕生過程來看,技藝是它的下限,哲學是它的上限。沒有高超的技藝,便沒有藝術的土壤,但沒有哲學的核心,藝術便沒有藝術的內涵。

藝術發展於哲學

正如哲學家通過出版哲學言論,表達自己的思想,藝術家們也總是通過藝術作品,展現自己的“三觀”。

而且隨著時代的進步、社會的發展,各種思想也會層出不窮、永無止境,而藝術家們,正是對思想及其敏感的人群,他們將抽象的思維化作具體的形象,通過自身高超的技藝表達出來。

於是每一件高超的藝術品背後,都有哲學原型存在,於是哲學為藝術的發展,提供著源源不斷的理論基礎。

比如“文藝復興”,表象上是“復興”藝術在希臘、古羅馬時代的繁榮地位,但實質卻是宣揚“擺脫宗教束縛,以人為本”的哲學思想;又比如“唐宋古文運動”,表象是“尊古法古”,但其核心則是“言必近真、不尚雕彩”的哲學內涵。

“文藝復興”之所以能夠與“啟蒙運動”、“宗教改革”並列,成為西歐近代三大思想解放運動之一,就是因為其哲學思想的先進性;而“古文運動”之所以彪炳史冊,併為後代數次推崇效仿,也是因為其哲學內涵的豐富性使然。

正如休謨所說:“藝術失去了哲學的指引,就只是感性的瘋癲”;正如保羅薩特身為哲學家,卻能夠問鼎諾貝爾文學獎。因為時代的進步,最能體現在哲學的進步之上,而哲學的發展,又為藝術的進步,提供思想的源泉、發展的動力。

藝術終結於哲學

博伊斯說過:人人皆為藝術家。

這是因為人人天生具備感受藝術的能力,這種能力就是感受美的能力。所以“美”是藝術的標準,雖然“美”的形式多種多樣、並不固定,比如高大敦實的青銅器是一種美,尖新細窄的花瓶同樣也是美。

從心理學角度說,感受到了“美”,其實是“共情”情緒使然。“共情”是我們情感的抽象集合,來自我們對於生活的種種看法。

一旦這種抽象的看法,被藝術作品激活,情緒就像被火焰點燃的汽油一般洶湧澎湃,同時“共情”也能很好的解釋了:為什麼我們看不懂某些藝術作品?

那是因為我們情感的世界之中,從未出現過該作品所反應的抽象的集合。

這個抽象的集合,就是哲學。

於是欣賞藝術品,就是欣賞哲學本身。

比如文學流派眾多,國別差異巨大,但其核心都是反應“人與世界、人與自身相處”的哲學;又比如書法有著楷書、行書、草書等等諸多書寫技法,但都以“氣韻生動”為終極目標。而所謂“氣韻”即是哲學,那是“人與自然”的哲學、“人與心境”的哲學。

黑格爾說:美學是藝術和哲學的橋樑。而美學作為哲學的分支,它是定位藝術目的的重要標準。所以這座橋樑的終點,就是哲學本身,因為藝術向哲學不斷前進的過程,就是“美”;因為藝術的實質,是為體現哲學思想點,所做的不懈努力。

所以藝術的歸宿,就是哲學;藝術的終點,同樣是哲學。

藝術,止於哲學

撥迷見智 開啟自在之門

藝術是個大詞,大到如宇宙般豐富燦爛;藝術也是個小詞,小到充斥每天的龐雜生活之中。

而藝術無論大小,其實都涵蓋在哲學範疇之中,因為哲學,使得作品脫胎換骨,到達了藝術高度;也是因為哲學,為藝術家們提供源源不斷的思想動力,也為作為觀眾的我們,提供可感可知的審美標準。

所以藝術的面貌,就是哲學的樣子,藝術的魅力所在,即是哲學的精妙之處。

無論創作、欣賞、分析藝術的過程,其實就是哲學思想付諸於行動的表現,因為藝術的核心就是哲學,所以藝術才會威力無窮、生生不息。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