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大發布全新戰略 萬億級"超級航母"全速起航

3月31日下午,恆大正式發佈2019年度業績。數據顯示,恆大2019年實現合約銷售額6011億元,同比增長9%;資產負債率77.9%,同比增加4.2個百分點;現金餘額2287.7億元,同比增長12%。

令人印象深刻的是,掌舵人許家印提出了未來3年全新的發展戰略:從2020年開始轉變發展方式,全面實施"高增長、控規模、降負債"的發展戰略。

特別一提的是,到2022年,恆大將力爭達到1萬億的銷售目標,同時這是建立在控制規模、降低負債的基礎上的——不誇張的說,一旦目標得以實現,相當於再造了一艘萬億級的"超級航母"。

而這一切的背後邏輯,都可以在恆大的發展戰略中得以印證。

恆大發布全新戰略 萬億級

許家印宣佈恆大全面實施新戰略


01| 全速航行:衝擊萬億級房企里程碑

很少有人知道,航母的航速在所有大型水面艦艇中都稱得上第一梯隊,考慮到龐大的噸位,這一點更是難能可貴。

2019年合約銷售金額6011億元,2019年《財富》世界500強第138位,恆大毫無疑問是一艘標準的"超級航母"。

這艘"航母"並沒有一點點放慢航行的跡象:恆大一季度業績簡報顯示,隨著恆大"網上銷售"帶來的顛覆性營銷革命,截至3月底,公司實現銷售額1465億大增23%,銷售回款1133億大增55%,行業排名第一,刷新公司一季度銷售及回款最高歷史紀錄。

按照許家印的目標,今年恆大要實現銷售8000億,到2022年要實現銷售1萬億,堪稱"全速航行"的高增長目標。

可以說,高增長將是未來3年恆大這艘"航母"的新常態。

恆大發布全新戰略 萬億級

恆大一季度銷售及回款對照圖


02| 控規模 降負債:"恆大號"航母將持續升級

航母是超大型系統工程的應用典範,除了航速快之外,無論是對於協調指揮、後勤體系、能源消耗等,均提出了極高的要求。

而恆大這艘"超級航母",在全速航行的同時,將在規模和負債兩大方面繼續優化,在前進中不斷升級,從而立於不敗之地。

以土地儲備為例,財報數據顯示,恆大目前有2.93億平米土儲,一二線城市佔67%,平均樓面價1800元,這近3億平米土儲的陸續開發入市,是許家印高銷售目標的底氣所在。

正是因為有上述的底氣,恆大將在土地儲備方面做減法,通過嚴控土地儲備規模,未來三年每年要實現3000萬平方米左右的土儲"去庫存",到2022年降低到2億平方米左右。

這是一個綜合企業當下發展和後續潛力的合理數值。

同時,恆大並不諱言,當前的資產負債率相對較高,因此恆大要用最大的決心、最大的力度,把負債降下來

具體而言,"降負債",就是要把有息負債每年平均下降1500億,到2022年要把總負債降到4000億以下。

許家印在發佈會上算了一道加減法:過去兩年恆大銷售回款每年維持在4500億左右,如果今年實現銷售8000億,回款按7000億計算,就會增加2500億的銷售回款。同時,恆大今年減少土地儲備3000萬平方米,等於減少600億的支出。這樣一增一減,就一定能實現今年有息負債下降1500億的目標。


03| 站在歷史的視角:"艦長"許家印的遠見和堅持

作為恆大這艘鉅艦的掌舵者,許家印頭頂許多光環,而其中一項優秀企業家的特質——戰略能力,卻往往被無意間忽略。

從1996年在廣州成立,到成長為世界500強排名前列的世界級企業,

歸根結底,正是許家印這位善於把握節奏的戰略大師,在需要作出抉擇的關頭,總是能做出最正確的戰略抉擇。

從過去10多年高歌猛進大週期間的"三高一低",到拿下銷售冠軍後的"三低一高"、"規模+效益",再到如今的"高增長、控規模、降負債",恆大在"艦長"許家印的帶領下,跨越了經濟週期的影響,成就中國地產的一段佳話。

從此次財報來看,恆大依舊具備強大的銷售管理能力、充足的土地儲備、過硬的產品力與團隊執行力,淨負債率在下降,經營狀態持續向上走。

而在許家印提出"高增長、控規模、降負債"戰略之後, "恆大號"航母將繼續全速前進,哪怕有所挑戰,相信終將像以往那樣,達到勝利的海域。

畢竟,對於航母而言,逆風的方向更適合艦載機飛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