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銀行去年淨賺9974億元 萬億貸款都投向哪裡了?

四大銀行去年淨賺9974億元 萬億貸款都投向哪裡了?

  截至3月31日,中國四大銀行2019年全年業績悉數公佈。

  工行實現淨利潤3134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增長4.9%,總資產突破30萬億元。

  中國建設銀行(6.340, -0.13, -2.01%)淨利潤2692億元,增長5.32%,集團資產總額25.44萬億元,較上年增長9.53%。

  中國銀行(3.480, -0.04, -1.14%)實現稅後利潤2019億元,同比增長4.91%,集團資產總額為22.77萬億元,比上年末增長7.06%。

  農業銀行(3.370, -0.04, -1.17%)全年實現淨利潤2129億元,同比增長5.08%,總資產規模達到24.88萬億元,較上年末增長2.27萬億元,增速10.0%。

  2019年,中國四大銀行淨賺約9974億元,資產總額更是突破了103萬億元。

  防金融能力增強

  從四大銀行2019年的年報上看,在各種防控風險的“天花板”之下,各大銀行金融風險的能力都有所增強。

  2019年末,中國工商銀行(5.150, -0.07, -1.34%)不良貸款率較上年末下降0.09個百分點,至1.43%;撥備覆蓋率提升23.56個百分點,至199.32%。

  中國建設銀行不良貸款率1.42%,較上年下降0.04個百分點;撥備覆蓋率227.69%,較上年提升19.32個百分點。

  中國銀行信用風險指標向好。截至2019年末,集團不良貸款餘額1782億元,不良貸款率1.37%,比上年末下降0.05個百分點。關注類、逾期類貸款實現“雙降”,集團逾期貸款與不良貸款的“剪刀差”為負156億元。

  中國農業銀行不良貸款持續“雙降”,不良貸款餘額1872.10億元,較上年下降27.92億元;不良貸款率1.40%,比上年末下降0.19個百分點。

  萬億貸款投向哪裡?

  年報顯示,2019年工行各項貸款比上年末增加1.34萬億元,增長8.7%,其中境內人民幣貸款增加1.33萬億元,增長9.8%。

  從區域來看,京津冀、長江經濟帶、粵港澳大灣區這些區域新增公司貸款較上年提升了24%。從行業看,工行重點支持了交通運輸、公共設施、能源、製造業、服務業等經濟民生重點領域。

  工行副行長王景武表示,2020年,工行將加大新型基礎設施融資支持,服務好重大項目和製造業高質量發展,比如圍繞國家在應急管理體系、公共衛生體系、國家儲備體系等領域的改革深化,增強對優化產業架構、加快科技創新、推進區域經濟發展的服務能力。加快提升對物聯網、5G技術、數字技術等新產業、新業態的服務水平,強化對未來經濟增長核心動能的支持。

  中國建設銀行副行長章更生表示,2020年,建行國內貸款投放預計將加大投向三大領域:一是醫療、衛生、健康方面;二是有1萬多億元市場規模的新基建;三是傳統基建。此外,也要看國際疫情對中國產業鏈的影響,“如果國外疫情到三季度不能結束,那麼影響很大,今年貸款在這方面可能會格外慎重”。

  中國農業銀行2019年新增實體貸款1.27萬億元,累計為實體經濟提供融資超過2萬億元。國家重大戰略、重大工程和重大項目建設,鐵路、公路、城市基礎設施、水利、電力等領域貸款餘額達到3.38萬億元,比上年末增加3570億元。圍繞服務經濟新舊動能轉換,加大先進製造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等領域信貸投放,支持產業轉型升級,製造業有貸客戶數、全部貸款餘額分別較上年末增長4.5萬戶、710億元。深度拓展消費和民生領域金融,幸福產業貸款餘額1761.40億元,較上年末增加355.53億元。

  疫情會有多大沖擊?

  中國工商銀行行長谷澍在業績發佈會上表示,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蔓延給消費、出口等帶來挑戰,對銀行資產質量有一定衝擊。

  目前,一些中小企業已面臨還本付息壓力。谷澍說,疫情期間,工行已對1.86萬戶企業辦理貸款展期或者續貸,其中小微企業客戶共計1.72萬戶;對一些中小企業,貸款延本延息最長可以到今年6月30日。“提出申請延本延息的小微企業,大約佔貸款戶的5%左右,企業有申請,一般都會同意延期。”

  谷澍也強調,對資產質量和工行今年穩健經營還是有信心的。這一信心來自兩方面原因:從宏觀經濟角度看,中國經濟有足夠韌性,國內市場足夠大,經濟長期向好態勢沒有改變,各種政策、包括貨幣政策還有很大空間,扶持政策的出臺會幫助企業恢復生產;從銀行自身角度,工行撥備覆蓋率近200%,不良貸款消化處置能力較強,為未來一段時間保持資產穩定提供支撐。

  中國建設銀行行長劉桂平表示,商業銀行與經濟運行緊密相關,毫無疑問,這次疫情對經濟產生很大影響,對經營管理也會產生影響。

  “今年資產質量受到疫情衝擊已成定局。”建行首席風險官靳彥民指出,根據建行的壓力測試,第一輪境內疫情總體是可控的,但是第二輪全球風險輸入會帶來多大影響,還需繼續觀察。

  中國銀行風險總監劉堅東認為,從今年情況看,受新冠肺炎疫情和全球金融市場大幅波動影響,整體不確定因素不斷增加,短期影響看,餐飲住宿、旅遊娛樂、批發零售、交通運輸等消費和服務行業首當其衝。

  劉堅東說,由於延期復工、交通封鎖以及需求萎縮等原因,製造業、房地產業企業也受到比較大影響。其中,中小企業受到的衝擊更大。

  “受疫情影響,暫時失去收入來源、還款不便的個人客戶違約率有所升高。同時,因客戶整體償債能力降低,司法程序受阻,清收工作推進難度進一步加大,預計這些都會對全年、特別是一季度的資產質量帶來一定衝擊。”劉堅東說。

  中行預測,從逾期貸款的情況看,今年一季度和上半年會有所上升。

  中國農業銀行行長張青松在3月31日召開的線上業績說明會上直言,新冠肺炎疫情是一個始料未及的事件,農行已經基於信息系統對受影響較大行業和地區的貸款進行了壓力測試。他認為,疫情對農業銀行貸款質量影響是可控的,管理層對農行貸款質量有信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