棗莊市文化館邀您共讀《重說中國近代史》


雲課堂 | 棗莊市文化館邀您共讀《重說中國近代史》

拈出“政府的政策和制度”、“反對外來因素的民族或種族抗爭”以及“在新的天地裡尋求一條求生之道”三條線索,為推動近代中國發展的三股最重要動力,並通過對近代中國內部社會動盪的描摹,向世界講述了“一個古老的儒家帝國經無比艱難,蛻變為一個近代民族國家”的歷史。從清末到當代,一書就是百年。

雲課堂 | 棗莊市文化館邀您共讀《重說中國近代史》

課程簡介

本課程源自於中國人民大學的熱門公共選修課——“中國近代政治史”,張鳴教授以中西兩種體系的差異為開篇,為我們回望和反思了中國近代那波瀾壯闊而又詭譎難辨的歷史面貌,還原了政治祛魅前的歷史真相,剖析了歷史車輪轉向的前因後果,令教科書中那段枯燥無聊的近代史重新煥發新生,帶我們正視一段被扭曲的歷史,引導我們發現近現代諸多問題的精神根源。

1.鴉片戰爭

“閉關鎖國”後的清朝逐步落後於世界大潮,但是在外貿中,一直處於貿易順差地位。為了扭轉對華貿易逆差,英國開始向中國走私毒品鴉片,獲取暴利。1838年(清道光十八年)冬,道光帝派湖廣總督林則徐為欽差大臣,赴廣東查禁鴉片。林則徐到任後,嚴行查繳鴉片2萬餘箱,並於虎門海口悉數銷燬。打擊了英國走私販的囂張氣焰,同時影響到了英國的利益。為打開中國市場大門,英國政府以此為藉口,決定派出遠征軍侵華,英國國會也通過對華戰爭的撥款案。1840年6月,英軍艦船47艘、陸軍4000人在海軍少將懿律(Anthony Blaxland Stransham)、駐華商務監督義律(Charles Elliott)率領下,陸續抵達廣東珠江口外,封鎖海口,鴉片戰爭開始。雖然這場戰爭只是鴉片戰爭的一部分,但有時也經常把它稱作鴉片戰爭。這場戰爭一直是斷斷續續進行,其間的一系列戰鬥和軍事行動相互之間並無關聯。戰爭前期中國軍民奮起抵抗,沉重打擊英國侵略者,但是腐朽的封建制度抵抗不住英國的侵略,戰爭以中國失敗並賠款割地告終。簽訂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不平等條約《南京條約》。中國開始向外國割地、賠款、商定關稅,嚴重危害中國主權。鴉片戰爭使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喪失獨立自主的地位,並促進了自然經濟的解體。同時揭開了近代中國人民反抗外來侵略的歷史新篇章。


2.太平天國

太平天國(1851年~1864年)(其中“天”字兩橫上長下短;“囯”字內為“王”字),後期曾先後改稱上帝天囯、天父天兄天王太平天囯。是清朝後期的一次由農民起義創建的農民政權,也是清朝歷史上最大規模的農民戰爭。

1850年末至1851年初,由洪秀全、楊秀清、蕭朝貴、馮雲山、韋昌輝、石達開組成的領導集團在廣西金田村發動反抗滿清朝廷的武裝起義,後建立“太平天囯”,並於1853年攻下金陵(今南京),定都於此,號稱天京。1864年,太平天囯首都天京被湘軍攻陷,洪秀全之子、幼天王洪天貴福被俘。1872年,最後一支太平軍部隊,翼王石達開餘部李文彩在貴州敗亡,太平天國終結。

太平天國曆時14年,達到了舊式農民戰爭的最高峰,不僅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在南方興起而波及全中國的農民戰爭,也是世界歷史上規模空前的一次農民戰爭,而且它在新的時代,有新的特點和水平還開創了中國農民戰爭不少先例,例如中國農民起義第一次遭到中外勢力共同鎮壓、利用西方宗教發動起義。


3.洋務運動

洋務運動,又稱晚清自救運動、自強運動。該運動是19世紀60~90年代洋務派所進行的一場引進西方軍事裝備、機器生產和科學技術以維護封建統治的“自強”、“求富”運動。

洋務運動進行30多年雖然沒有使中國富強起來,但洋務運動引進了西方先進的科學技術,使中國出現了第一批近代企業,在客觀上為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展起到了促進作用。根本的指導思想是“自強”、“求富”。其分類思想就是“ 師夷制夷” 、“中體西用” 八個字。前四個字“師夷制夷” 表明洋務運動與外國資本主義侵略者的關係,即學習西方的長技用以抵制西方的侵略闢道路。


4.預備立憲

清政府迫於壓力,在辛亥革命前夕宣佈為預備實行君主立憲所採取的一系列措施。主要涉及三個方面的內容,一是行政改革,包括司法改革、教育改革,其核心是官制改革;二是設立議會;三是實行地方自治。清政府於1908年8月宣佈預備立憲以9年為限,同時頒佈《欽定憲法大綱》23條,其中關於“君上大權”的14條,規定皇帝有權頒行法律、黜陟百司、設官制祿、宣戰議和、解散議院、統帥海陸軍、總攬司法權等。11月,溥儀繼位。

1909年3月下詔重申預備立憲,命各省當年內成立諮議局。12月,16省諮議局代表組成國會請願同志會,在1910年又3次請願要求速開國會。10月,資政院在北京成立,亦要求1911年召開國會。清政府不得已將預備立憲期9年改為5年,定於1913年召開國會,1911年先成立內閣。1911年5月,清政府裁撤軍機處等機構,公佈所訂內閣官制,組成新內閣,由慶親王奕劻任總理大臣。在13名國務大臣中,漢族官僚4名,蒙古旗人1名,滿族8名,其中皇族又佔5人,被譏為皇族內閣。至此,清政府借預備立憲欺騙國人。


5.辛亥革命

1911年夏天,湘、鄂、粵、川等省爆發保路運動,運動在四川省尤其激烈。9月25日,榮縣獨立,成為全中國第一個脫離清王朝的政權。把保路運動推向高潮。10月10日晚,新軍工程第八營的革命黨人打響了武昌起義的第一槍。漢陽、漢口的革命黨人分別於10月11日夜、10月12日攻佔漢陽和漢口。起義軍掌控武漢三鎮後,湖北軍政府成立,黎元洪被推舉為都督,改國號為中華民國。武昌起義勝利後的短短兩個月內,湖南、廣東等十五個省紛紛宣佈脫離清政府宣佈獨立。1912年2月12日,清朝發佈退位詔書。至此,2132年的帝制歷史告終結。


雲課堂 | 棗莊市文化館邀您共讀《重說中國近代史》


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國比較完全意義上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它在政治上、思想上給中國人民帶來了不可低估的解放作用。革命使民主共和的觀念深入人心。反帝反封建鬥爭,以辛亥革命為新的起點,更加深入、更加大規模地開展起來。不過,由於共和民主並沒有在辛亥革命後得到廣泛的、真正的實施,辛亥革命實際上是“既成功,又失敗了。


授課教師

張鳴: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學術專著有《武夫治國夢》《鄉土心路八十年——中國近代化過程農民意識的變遷》《夢醒與嬗變——戊戌百年沉思》《拳民與教民》《鄉村社會權力和文化結構的變遷(1903-1953)》等8種,學術編著有《文革中的名人之思》《百年春秋》等5種。


雲課堂 | 棗莊市文化館邀您共讀《重說中國近代史》

課程目錄

第 1 章 · 兩個世界最初的碰撞

第 1 節 · 鴉片—打破中西貿易結構的不平衡

第 2 節 · 林則徐禁菸運動

第 3 節 · 英國對中國政策的成本核算

第 4 節 · 中英的戰爭技術和戰略對比

第 5 節 · 第二次鴉片戰爭

第 2 章 · 帝國主義古老命題新解

第 1 節 · 清末統治的主要問題

第 2 節 · 太平軍起義

第 3 節 · 太平天國的問題

第 4 節 · 湘淮兩軍——漢族士大夫的崛起

第 5 節 · “同光中興”

第 3 章 · 從自強到變法

第 1 節 · 洋務運動的起因

第 2 節 · 洋務運動的開展

第 3 節 · 洋務運動未必是場失敗運動

第 4 節 · 洋務運動存在的問題

第 5 節 · 北洋水師

第 6 節 · 甲午戰爭

第 7 節 · 李鴻章與甲午戰爭

第 8 節 · 甲午戰爭的影響

第 9 節 · 維新思想的萌生與發展

第 10 節 · 戊戌變法的必然性

第 11 節 · 戊戌變法

第 12 節 · 清政府對於變法的態度

第 13 節 · 慈禧太后和光緒帝的爭權鬥爭

第 14 節 · 戊戌政變

第 15 節 · 戊戌政變的影響

第 4 章 · 義和團運動

第 1 節 · 天主教與中國民間傳統文化的衝突

第 2 節 · 清朝官府對於民教衝突的態度

第 3 節 · 清政府對於義和團的態度

第 4 節 · 義和團失敗,八國聯軍攻入北京

第 5 節 · 《辛丑條約》的簽訂

第 5 章 · 清廷的新政

第 1 節 · 新政的成就

第 2 節 · 廢除科舉

第 3 節 · 預備立憲

第 4 節 · 新政—— 清朝最認真的一次改革

第 6 章 · 辛亥革命

第 1 節 · 革命的發生

第 2 節 · 武昌起義

第 3 節 · 滿清政府啟用袁世凱

第 7 章 · 袁世凱的悲劇

第 1 節 · 袁世凱與國民黨的對峙

第 2 節 · 袁世凱的悲劇

第 8 章 · 黯然北洋

第 1 節 · 段祺瑞與黎元洪

第 2 節 · 張勳復辟

第 3 節 · 南北交戰

第 9 章 · 眾說紛紜的“五四”

第 1 節 · 五四運動

第 2 節 · 五四運動的影響

識別二維碼,即刻觀看

雲課堂 | 棗莊市文化館邀您共讀《重說中國近代史》


來源 : 棗莊市文化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