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共讀,文不在茲

【共讀內容】

9.05 子畏於匡,曰:「文王既沒,文不在茲乎?天之將喪斯文也,後死者不得與於斯文也;天之未喪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

【導讀學者】

董樹寶:北方工業大學副教授

郭小武: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所研究員

【共讀筆記】

張楠:

【論語晨讀】第853天孔曆二千五百六十八年夏曆丁酉年五月二十八2017年6月22日星期四

董樹寶:

各位,早上好!小武老師,我們開始講讀嘍![呲牙]

今天我們先來談“子畏於匡”事件,《史記·孔子世家》、《孔子家語》對該事件都有記載。

《史記·孔子世家》的記載:將適陳,過匡,顏尅為僕,以策指之曰:“昔吾入此,由彼缺也。”匡人聞之,以為魯之陽虎,陽虎嘗暴匡人,匡人於是遂止孔子。孔子狀類陽虎,拘焉五日。顏淵後,子曰:“吾以汝為死矣。”顏淵曰:“子在,回何敢死!”匡人拘孔子益急,弟子懼。孔子曰:“文王既沒,文不在茲乎?天之將喪斯文也,後死者不得與於斯文也;天之未喪斯文也,匡人如予何!”孔子使從者為武子臣於衛,然後得去。

郭小武:

非常重要的歷史事件,應該瞭解先

董樹寶:

“匡”,今河南省長垣縣西南十五里,有匡城,可能就是當日孔子被拘禁之地。

孔子遭拘禁的原因是因為孔子相貌像陽虎。陽虎曾殘暴地對待匡人,當時顏尅就曾與陽虎在一起,而孔子這次路經匡地正是顏尅給他趕馬車,匡人誤把孔子當作陽虎,拘禁五日。

郭小武:

可能有些爭議,屬宋?屬衛?

董樹寶:

是呢,這一點有點兒複雜,請您多說說!

郭小武:

雙重原因:顏子曾與陽虎;孔子、陽虎長相近似。

@董樹寶 注家宋衛之爭不絕,迄無定讞,我也是一頭霧水。應按今之匡為準。古之所屬,容有變遷,畢竟是春秋多戰事,侯國有興替。

董樹寶:

是的,我看注家頗有爭議,那是多戰事,不少屬地經常易主

郭小武:

@董樹寶 嗯。“畏”字的解釋也是紛紜複雜,莫衷一是。

董樹寶:

關於“子畏於匡”的事件,《論語》出現了兩次,一次是本章,一是《先進》11.23子畏於匡,顏淵後。子曰:“吾以女為死矣。”曰:“子在,回何敢死?”本章是當時孔子感慨之言,《先進》第23章是“子畏於匡”事件與顏淵的對話。

“畏”字的解釋有分歧。我梳理了一下,總結了五種解釋。

一是認為“畏”通“圍”,有被動義。何晏《論語集解》引漢儒包鹹注:“匡人誤圍夫子,以為陽虎。”黃懷信在《匯校集釋》中認為:“‘畏’無拘禁義,說著不知‘畏’實‘圍’字音近兒誤也。”楊逢彬《新注新譯》也持這種觀點。“子畏於匡”就是孔子被匡人圍困。

郭小武:

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考驗啊。

董樹寶:

二是認為“畏”是“畏懼”的意思,邢昺《論語註疏》雲:“‘子畏於匡’者,謂匡人以兵圍孔子,記者以眾情言之,故云‘子畏於匡’。其實孔子無所畏也。”劉寶楠《論語正義》也持這一觀點:“‘子畏於匡’者,謂匡人以兵圍孔子,記者以眾情言之,故云‘子畏於匡’。”“子畏於匡”就是孔子在匡這個地方有畏懼心理。

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孔子挺住[呲牙]他要弟子也要挺住[調皮]

第三解釋是認為“畏”是“有戒心”的意思。朱熹《論語集註》:“畏者,有戒心之謂。”“子畏於匡”就是孔子在匡這個地方有戒心。

四是認為“畏”是“拘禁”的意思。俞樾《群經平議》雲:“《荀子賦篇》:‘比干見刳,孔子拘匡。’《史記·孔子世家》亦云:‘匡人於是遂止孔子,拘焉五日。’然則畏於匡者,拘於匡也。《禮記·檀弓篇》:‘死而不弔者三,畏、厭、溺’。鄭注即以孔子畏於匡為證而通典引王肅注曰‘犯法獄死謂之畏’是畏為拘囚之名,後人不達古義,曲為之說,蓋皆失之。”楊伯峻引用俞樾《群經平議》的觀點,將“畏”訓為“拘囚”。錢穆《論語新解》認為“畏”不應解釋為“有戒心”,也採用了這種解釋。“子畏於匡”就是孔子在匡這個地方被拘禁。

這種解釋比較通行!

還有一種解釋是認為“畏”通“威”,有被動義,意思是“襲擊”。“子畏於匡”就是孔子被匡人襲擊。這種解釋比較少見,只是一家之說!

郭小武:

這種解釋(拘)的優點是合乎史實,缺點是脫離“畏”字本義。

董樹寶:

是呢,根據當時語境,解釋為“拘”比較和,但偏離了“畏“的本義

接下來我們談談”文“吧,也挺麻煩!

一種解釋認為“文”是禮樂制度。朱熹《論語集註》:“道之顯者謂之文,蓋禮樂制度之謂。不曰道而曰文,亦謙辭也。”孔子深通周初文王、武王和周公相傳的禮樂制度,認為道在己身。

郭小武:

通圍,通威,都有古音根據。今人所當注意的,是要避免以近音說古音,避免說通“危”。危古音可不通畏。

董樹寶:

另一種解釋“文”是文章典籍,皇侃《論語義疏》:“文王今既沒,則文章宜須人傳,傳文章者,非我而誰?”。劉寶楠《論語正義》:“夫子周遊,以所得典籍自隨,故此指而言之。”

還有一種解釋“文”是指文化遺產。楊伯峻和楊逢彬採取了這種解釋。

我試著進行白話翻譯。孔子在匡地被拘,他說:“文王既死,禮樂制度不就在此嗎?若天想使禮樂制度喪失,那也就不會讓我知道了;若天不想使之喪失,那匡人能把我怎麼樣?“

郭小武:

文獻,文章,文化,都是文,只是範圍有大小,層次有高下,實質上是相通的。

丁躍偉:

某小子不揣鄙陋,參與解“畏”。古人沒有複印機,傳抄文書的過程通常是:一人誦讀,餘人謄抄。那麼畏或通”圍”,既有拘禁之意,又合乎史實

董樹寶:

嗯嗯,實質上相同。朱熹《論語集註》:“道之顯者謂之文,蓋禮樂制度之謂。不曰道而曰文,亦謙辭也。”

@丁躍偉您的推測很有道理![抱拳]

丁躍偉:

當然,前提是”畏”與”圍”古音同。感謝董師賜教[表情][表情]@董樹寶(會通書院)

郭小武:

@丁躍偉 圍,直白,但第一解,求於本形。畏,本形,恐懼,擔驚受怕。

董樹寶:

本章涉及到了孔子的一個極其重要命題的命題”天“,那我們來談談“天”吧。 邢昺《論語註疏》點明本章主旨:“此章記孔子知天命也。”有學者認為“子畏於匡”事件發生於魯定公十三年,孔子時年五十六歲,正是知天命之年。

《論語》另有一章與本章的語氣一致,都表達了孔子知天命的感嘆之言。。《論語·述而》7.23子曰:“天生德於予,桓魋其如予何?”

丁躍偉:

我是說傳抄過程,以音向傳,難免出錯。加之始皇帝焚書坑儒,世之傳本不多,以致謬誤流傳

董樹寶:

楊伯峻先生曾統計過,在《論語》中,除複音詞如“天下”、“天子”、“天道”之類外,單言“天”字的,一共有十八次。在十八次中,除掉別人說的,孔子自己說了十二次半。

概而言之,“天”可以歸納為三種:(1)自然之天(有自然界的意義)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7·19) (2)主宰之天(命運之天,具有人格神的特點)予所否者,天厭之!天厭之!(6·28) 天生德於予,桓魋其如予何?(7·23) 吾誰欺,欺天乎!(9·12) (3)義理之天(具有道德價值意義)獲罪於天,無所禱也。(3·13)巍巍乎唯天為大。(8·19)不怨天,不尤人。下學而上達,知我者,其天乎!(14·35)

《論語·公冶長》5.13子貢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聞也;夫子之言性與天道,不可得而聞也。”

性與天道是儒家重要的哲學命題,本章重點是談論天道命題。

這個問題很複雜,不好講!

在這一章中,天具有主宰之天與義理之天的雙重特點,:“天“決定了禮樂制度的存亡,不會因匡人的拘禁而遭受影響,此乃是主宰之天,具有超越性;“天”具有濃厚的價值意蘊的道德義理之天,內在於人,具有內在性。

與之相對應,本章也呈現了兩種不同的解釋,體現了不同的天人關係:一種以漢儒孔安國、馬融等人代表的主宰之天的取向,認為夫子乃天命所在,匡人奈何不得。馬融:“其如予何者,猶言奈我何也。天之未喪此文,則我當傳之。匡人慾奈我何,言其不能違天以害已也。”

一種是以宋儒程顥、張栻、劉宗周等人為代表的義理之天的趨向。《二程集》:“喪乃我喪,未喪乃我未喪,我自做著天裡,聖人之言,氣象自別。”

朱熹對這兩種傾向的評價:““孔氏、馬氏舊說,蓋以將喪未喪相因而為已決之辭也。精義諸說,則以為相對而未定之辭也。從馬氏,則後死者乃孔子之自名;從程子,則後死者當從吳氏為後我而死者。言我若當死,則後人不得與聞斯道;我若未當死,則匡人無奈我何也。”

我今天講讀到此結束,謝謝各位!

郭小武:

@董樹寶 [強][強][強]我補充一些材料。

“畏”字解釋:第一種解釋是受到威脅,因而恐懼、害怕,也有釋家注為“有戒心”。這是本解。《論語正義》:正義曰:《說文》雲“畏,惡也。”《廣雅釋詁》:“畏,懼也,恐也。”夫子見圍於匡,有畏懼之意,猶《孟子》言有戒心也。人若因畏而死,亦稱畏。《禮檀弓》“死而不弔者三:畏,厭,溺”是也。

第二種解釋以“畏”為“圍”的通假字。“子畏於匡”即“子圍於匡”。這種解釋來源於兩字古音相近,孔子被圍符合史實。《漢語大詞典》10.通“圍”。圍困。《論語·子罕》:“子畏於匡。”何晏集解引包鹹曰:“匡人誤圍夫子,以為陽虎。”邢昺疏:“子畏於匡者,謂匡人以兵圍孔子。”《呂氏春秋·勸學》:“孔子畏於匡。”陳奇猷校釋:“畏乃‘圍’之假字,畏、圍古音同部,自可假借……《淮南子·主術訓》作‘孔子圍於匡’,尤為畏、圍通之明證。”

這種說法不如第一種說法生動,且別書作“圍”,只是就事論事,不一定非得跟《論語》“畏”字掛鉤。

第三種解釋見於《論語譯註》——“畏”是拘囚的意思,《荀子·賦篇》雲:“比干見刳,孔子拘匡。”《史記·孔子世家》作“拘焉五日”,可見這一“畏”字和《禮記·檀弓》“死而不弔者三,畏、厭、溺”的“畏”相同,説見俞樾《群經平議》。這種說法比較勉強。《禮記·檀弓》“死而不弔者三,畏、厭、溺”的“畏”,更合理的解釋應是上面的第一種解釋,即受到威脅,因而恐懼、害怕(導致死亡,比如自殺)。

司馬遷在《報任安書》中有這樣一段千古流傳的名言:“蓋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左丘失明,厥有《國語》;孫子臏腳,《兵法》修列;不韋遷蜀,世傳《呂覽》;韓非囚秦,《說難》、《孤憤》.《詩》三百篇,大抵聖賢發憤之所為作也.”這段話對於理解本章,有畫龍點睛之要。

沒,後起字專寫作“歿”mò。與,yù,參與其中,“與……同在”。“如予何”,奈我何,能把我怎麼樣。

《莊子》言:“宋人圍孔子數匝,而絃歌不輟。幾何,將甲者進曰:‘以為陽虎也,故圍之。今非也,請辭退。’”《韓詩外傳》:“簡子將殺陽虎,孔子似之,帶甲以圍孔子舍,子路慍怒,奮戟將下,孔子止之曰:‘由,何仁義之寡裕也!夫《詩》《書》之不習,禮樂之不講,是丘之罪也。吾非陽虎,而以我為陽虎,則非丘之罪也,命也。子歌,我和若。’子路歌,孔子和之,三終而圍解。”這兩段文字,有助於加深理解本章。

《先進》:子畏於匡,顏淵後。子曰:“吾以女為死矣。”曰:“子在,回何敢死?”《述而》:子曰:“天生德於予,桓魋其如予何?”這兩段文字,可以配合本章學習。

@董樹寶 您的講解,重平實,重證據,重疏通。學習了[抱拳][抱拳][抱拳]

崔聖:

今天二位老師引大量史家註疏,又做了大量統計、文字訓詁,使得本章解讀更覺深析。辛苦了[抱拳][抱拳]

劉國慶:

謝謝兩位老師精細的導讀,論語彙的水平是越來越高了[玫瑰][玫瑰][鼓掌][鼓掌][鼓掌]我也說幾句個人看法,敬請各位師友指正

本章的字義,“畏”字有兩種理解。第一種是“畏懼”。皇侃《論語義疏》引孫綽雲:夫體神知幾,元定安危者,雖病圍百重,安若泰山,豈有畏哉?雖然,兵勢阻險,常情所畏,聖人無心,故即以物畏為畏也。但是,很多人根本無法接受孔子會對匡人有所畏懼,孔子自己也說過“勇者不懼”:子曰:“君子道者三,我無能焉。仁者不憂,知者不惑,勇者不懼。”子貢曰:“夫子自道也。”因而,要不孔子不是君子,要麼君子也有畏懼。而這兩個結論都是沒有辦法接受的。“雖病圍百重,安若泰山,豈有畏哉?”就表明了這個兩難的存在。

莊子的時候,儒門已經把"畏"解釋成"圍"了。荀子把“畏”解釋為“拘”,即被匡人圍住,而不是孔子自己有畏懼。荀子《賦篇》天下不治,請陳佹詩:天地易位,四時易鄉;列星殞墜,旦暮晦盲;幽晦登昭,日月下藏。公正無私,見謂從橫;志愛公利,重樓疏堂;無私罪人,憼革貳兵;道德純備,讒口將將。仁人絀約,敖暴擅強;天下幽險,恐失世英。螭龍為蝘蜓,鴟梟為鳳皇。比干見刳,孔子拘匡。昭昭乎其知之明也!鬱郁乎其遇時之不祥也!拂乎其欲禮義之大行也!暗乎天下之晦育也!皓天不復,憂無疆也。千歲必反,古之常也。弟子勉學,天不忘也。聖人共手,時幾將矣。荀子是把孔子拘匡,認為是孔子時運不濟。“其遇時之不祥也。”因而,寄希望於時來運轉。“千歲必反,古之常也。”勉勵弟子們學習,也是因為"時幾將矣",時候差不多了吧?但按照荀子的邏輯,我們可以問:如果沒有"天時",學習有什麼用?

@崔聖之(管理員) 跟著老師們學啊,期待能水漲船高

《史記孔子世家》對“畏”,也解釋為“拘焉”。(孔子)將適陳,過匡,顏刻為僕,以其策指之曰:“昔吾入此,由彼缺也。”匡人聞之,以為魯之陽虎。陽虎嘗暴匡人,匡人於是遂止孔子。孔子狀類陽虎,拘焉五日,顏淵後,子曰:“吾以汝為死矣。”顏淵曰:“子在,回何敢死!”匡人拘孔子益急,弟子懼。孔子曰:“文王既沒,文不在茲乎?天之將喪斯文也,後死者不得與於斯文也。天之未喪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孔子使從者為甯武子臣於衛,然後得去。

但把“畏”解釋為“圍”,有兩點問題。第一點是崔述在《洙泗考信錄》中所指出的:此必孔子聞匡人之將殺己也而有戒心,或改道而行,或易服而去,倉促避難,故與顏淵相失,故不曰圍於匡,而曰畏於匡。若己為所圍,生死繫於其手,而猶曰“其如予何”,聖人之言,不亦迂乎?第二點是如果是孔子被“拘焉五日”,怎麼會有“顏淵後”呢?太史公沒有解釋。如果把“畏”按照字面理解為畏懼,因畏懼而“改道而行,或易服而去,倉促避難”,沒有來得及等顏淵或忘了通知顏淵,才有可能與顏淵失散。因為,個人認為“畏”仍然按照字面解釋更為順暢。

第二個難點是“文”的解釋。大體有三種解釋:第一種是把“文”解釋為“道”,或“道之顯者”:何晏《論語集解》引江熙雲:言文王之道為後代之軌。朱熹《論語集註》:道之顯者謂之文。蓋禮樂制度之謂。不曰道而曰文,亦謙辭也。第二種是把“文”解釋為“典章文物之顯然可見者”,即人類的所有文明創造物:南宋金履祥《集註考證》引何北山曰:所謂文者,正指典章文物之顯然可見者。蓋當週之末,文王、武王之禮樂悉已崩壞,紀綱文章亦以蕩然無有,夫子收散亡,序詩書,正禮樂,集群聖之大成,以詔來世,又作《春秋》,立一王之法,是所謂得與斯文者。

第三種把“文”解釋為“典籍”:劉氏《論語正義》:文武之道,皆存方策。夫子周遊,以所得典籍自隨,故此指而言之。論語中用"文",有與武相對而言的,有與質相對的,有與行相對的,有獨立而言的。歸納論語對“文”字單獨使用的場合,個人認為應按照最廣泛的理解,即把“文”理解為人類的所有精神創造,不見得都是“道”的“顯”,也包括文化典籍,典章文物,文武之道。因為這是孔子對自己一生內涵的概括,孔子一生是中國古代精神文化的總結者、繼承者。因而自然應該結合孔子一生來看。子曰:“大哉,堯之為君也。巍巍乎,唯天為大,唯堯則之。蕩蕩乎,民無能名焉。巍巍乎,其有成功也。煥乎,其有文章。”這裡的文章是相對"成功"而要。而成功包括事之成,業與功。因而"文"似乎就不包涵與物質相關的事業了。

第三個難點,在於“後死者”的所指。一般把“後死者”理解為孔子自己。《論語集解》說:文王既沒,故孔子自謂後死者。言天將喪斯文也,本不當使我知之。今使我知之,未欲喪也。馬曰:如予何者,猶言奈我何也。天之未喪斯文也,則我當傳之,匡人慾奈我何,言其不能違天以害己也。又引江熙雲:言文王之道為後代之軌,己未得述,上天之明,必不使沒也。但個人以為,孔子的想法是說,如果“天”不想“未喪斯文”的話,匡人是不會“如予何”的,因而,如果“天之將喪斯文”,匡人就會“如予何”了。如果匡人“如予何”,“後死者不得與於斯文也”;因而“後死者”似乎應該是指在孔子以後出生的人,因為孔子死去而沒有辦法再接受古代文化了。縱觀本章,孔子雖然是把自己的生命歸之於天,但確實是在情急之下,寬慰弟子,沒有深思熟慮的功夫,不能據此認為孔子就有宿命論的觀點。但情急之下,脫口而出的,確實孔子對自己的定位。“文王既沒,文不在茲乎。”《論語集解》:孔曰:茲,此也。自謂其身也。可見孔子心中的文化,是指能夠體現在自己身上的,因而只能指人類的精神創造,物質文明並沒有包含在內。這也才造成朱熹把儒家解釋為“道”的傳承者,而不是人類文明的創造和守護者,對於事情的衡量,不是是否有用,是否有利於人類的生活,而是是否“有理”。儒學被窄化為“理學”。

對物質文明的重視,大概應該算是從《易傳繫辭》開始。《繫辭》用窮舉的方式,贊述了認證人類物質文明的發展:古者包犧氏之王天下也,仰則觀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於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作結繩而為罔罟,以佃以漁,蓋取諸離。包犧氏沒,神農氏作,斫木為耜,揉木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蓋取諸益。日中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貨,交易而退,各得其所,蓋取諸噬嗑。神農氏沒,黃帝、堯、舜氏作,通其變,使民不倦,神而化之,使民宜之。易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是以自天佑之,吉無不利,黃帝、堯、舜垂衣裳而天下治,蓋取諸乾坤。刳木為舟,剡木為楫,舟楫之利,以濟不通,致遠以利天下,蓋取諸渙。服牛乘馬,引重致遠,以利天下,蓋取諸隨。重門擊柝,以待暴客,蓋取諸豫。斷木為杵,掘地為臼,臼杵之利,萬民以濟,蓋取諸小過。弦木為弧,剡木為矢,弧矢之利,以威天下,蓋取諸睽。上古穴居而野處,後世聖人易之以宮室,上棟下宇,以待風雨,蓋取諸大壯。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葬之中野,不封不樹,喪期無數。後世聖人易之以棺槨,蓋取諸大過。上古結繩而治,後世聖人易之以書契,百官以治,萬民以察,蓋取諸夬。

個人認為,孔子之所以會"畏",正是因為他偃武修文,忽視了物質力量,從而沒有能力保護文化創造,情急之下,只能呼天搶地,如農婦一般。假如孔子能夠部忽視物質力量,精研守備,文武並重,何至畏於匡呢?

發言完畢,敬請各位師友指正

馬震宇:

[捂臉] 論語中孔子提到“天”的地方有幾處,這幾處孔子都是在什麼樣的狀態下提到“天”呢?

聶松橋 :

贊成國慶兄的觀點[強][強] 個人認為,孔子一生學問行持,鎖定一個“人”字。他要求的、要立的、要行的,只是一個“人道”。由此,話分兩說。

馬震宇:

是人道還是仁道?

聶松橋 :

第一,他將天與人進行區隔,鎖定“天”是形而上的,不說話的,天只是一個抽象的存在(有點相似於向卡淾的上帝),堅決反對將其人格化,堅決反對把“天”請到人間來。這是讓“人”自己立起來。這個中國文化最了不起的地方。“子畏於匡”而嘆天,只是怨婦一般感慨,表達的是孔子的真性格,不能因此說他宿命論

這是牛的一方面

第二,他的“人道”鎖定在“仁”,即“愛人”,直接排斥了物用,也排斥了形而上的思考,只研究人與人之間的相處。這對中國文化造成致命的影響。

董樹寶:

@劉國慶 國慶兄,又是雄講[強][玫瑰]但這一章關鍵是孔子對“子畏於匡”這一事件的感慨和評價!對“天”的態度啦[微笑]

張楠:

@聶松橋 何為物用呢

聶松橋 :

科學,技術,經濟

馬震宇:

仁道推人道,僅講人道則狹義化。

聶松橋 :

人道比仁道更為寬泛

張楠:

@聶松橋 何以見得孔子輕之?

馬震宇:

孔子不講物用,那六藝呢?

聶松橋 :

@張楠 請找一個反證

張楠:

本末先後之別吧

馬震宇:

@聶松橋 相反。

張楠:

@聶松橋 您既然提出輕自然當由您先給出依據啊

這就好比法院判人有罪是要提出有罪的證據麼

馬震宇:

孔子不講經濟,科學,技術?如何講不存在的東西?即使那時有也是很粗糙的。

張楠:

你不能說論語裡沒有總提這些的重要性就是輕之啊你這好比是說一個物理學家寫了很多物理論文所以你得出他看不起化學一樣

馬震宇:

孔子畏的是什麼?是怕死嗎?是怕文化失傳嗎?還是給予他人信心!

聶松橋 :

@張楠 謝謝[表情]我想聲明三點:第一,我這個觀點是基於整體感覺,無法舉證。第二,沒有因此輕慢孔子的意思,更沒有悲觀孔子的意思,我特別崇拜孔子。第三,我提出此,是為了從而補充之。為我用起見

張楠:

@聶松橋 可以理解您的感覺或許可以嘗試理解為重要和更重要的關係[握手]只是更重要的談的多了給人一種錯覺 一ོ

聶松橋 :

儒家的東西,根本就在於自證自悟

孔子鎖定“現實人生”,絕不創立宗教,也不充當教主,而把自己鎖定在真真實實的世俗之人

馬震宇:

學而實習之。。。;設教,不設所謂“宗教”。

今天到底是要繼續憑感覺來學習,還是需要借鑑或引入所謂“科學”來學習。

聶松橋 :

“人情”跟孔子,憑感覺;“物理”學西方,講科學。

馬震宇:

科學是一種考察方式!但自中國古代發展起了的技術是靠什麼呢?

另個人體會,這種感覺是通過實證(實際的踐行)才能把握的、體會的。

李嘉:

@馬震宇 今天到底是要繼續憑感覺來學習,還是需要借鑑或引入所謂“科學”來學習。認同[強][強][強]

劉國慶:

@董樹寶 我覺得重要的是"文",天的態度雖有問題,但情急之下,不好當真

聶松橋 :

我個人是堅信“《論語》為人人當讀必讀之書”,會花更多的時間去品評。但我是鎖定“修身”二字。同時,學論語還遠遠不夠,我不會試圖從論語中去現學術。


————

預習資料:

【楊伯峻譯文】

孔子被匡地的群眾所拘禁,便道:“周文王死了以後,一切文化遺產不都在我這裡嗎?天若是要消滅這種文化,那我也不會掌握這些文化了;天若是不要消滅這一文化,那匡人將把我怎麼樣呢?”

【註釋】子畏於匡——《史記·孔子世家》說,孔子離開衛國,準備到陳國去,經過匡。匡人曾經遭受過魯國陽貨的掠奪和殘殺,而孔子的相貌很像陽貨,便以為孔子就是過去曾經殘害過匡地的人,於是囚禁了孔子。“畏”是拘囚的意思,《荀子·賦篇》雲:“比干見刳,孔子拘匡。”《史記·孔子世家》作“拘焉五日”,可見這一“畏”字和《禮記·檀弓》“死而不弔者三,畏、厭、溺”的“畏”相同,說見俞樾《群經平議》。今河南省長垣縣西南十五里有匡城,可能就是當日孔子被囚之地。[表情]後死者——孔子自謂。[表情]與——音預。

【論語集註】

子畏於匡。畏者,有戒心之謂。匡,地名。史記雲:「陽虎曾暴於匡,夫子貌似陽虎,故匡人圍之。」曰:「文王既沒,文不在茲乎?道之顯者謂之文,蓋禮樂制度之謂。不曰道而曰文,亦謙辭也。茲,此也,孔子自謂。天之將喪斯文也,後死者不得與於斯文也;天之未喪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喪、與,皆去聲。馬氏曰:「文王既沒,故孔子自謂後死者。言天若欲喪此文,則必不使我得與於此文;今我既得與於此文,則是天未欲喪此文也。天既未欲喪此文,則匡人其柰我何?言必不能違天害己也。」

【論語註疏】

子畏於匡,包曰:「匡人誤圍夫子,以為陽虎。陽虎曾暴於匡,夫子弟子顏尅時又與虎俱行。後尅為夫子御,至於匡。匡人相與共識尅,又夫子容貌與虎相似,故匡人以兵圍之。」曰:「文王既沒,文不在茲乎?孔曰:「茲,此也。言文王雖已死,其文見在此。此,自謂其身。」天之將喪斯文也,後死者不得與於斯文也。孔曰:「文王既沒,故孔子自謂後死。言天將喪此文者,本不當使我知之。今使我知之,未欲喪也。」天之未喪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馬曰:「其如予何者,猶言奈我何也。天之未喪此文,則我當傳之。匡人慾奈我何,言其不能違天以害已也。」打開字典【疏】「子畏」至「予何」。正義曰:此章記孔子知天命也。「子畏於匡」者,謂匡人以兵圍孔子,記者以眾情言之,故云「子畏於匡」。其實孔子無所畏也。「曰「文王既沒,文不在茲乎」者,孔子以弟子等畏懼,故以此言諭之。茲,此也。言文王雖已死,其文豈不見在我此身乎?言其文見在我此身也。「天之將喪斯文也,後死者不得與於斯文也」者,後死者,孔子自謂也。以文王既沒,故孔子自謂已為後死者。言天將喪此文者,本不當使我與知之。今既使我知之,是天未欲喪此文也。「天之未喪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者,如予何,猶言奈我何也。天之未喪此文,則我當傳之。匡人其欲奈我何,言匡人不能違天以害已也。[表情]注「包曰」至「圍之」。[表情]正義曰:此注皆約《世家》,述其畏匡之由也。案《世家》雲:「孔子去衞。將適陳,過匡。顏尅為僕,以策指之曰:『昔日吾入此,由彼缺也。』匡人聞之,以為魯之陽虎。陽虎嘗暴匡人,匡人於是遂止孔子。孔子狀貌類陽虎,拘焉五日。匡人拘孔子益急,弟子懼。孔子曰:『文王既沒,文不在茲乎?』」巳下文與此正同,是其事也。

《論語》共讀,文不在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