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拖拉、厭學:實踐這三個步驟,讓孩子主動、高效、快樂學習

芝書醬:頭條簽約作者,一年共讀100本書。如果你沒時間自己讀書,點擊右上角關注!


看過《爸爸去哪兒》的觀眾一定對黃多多不陌生。

她是黃磊的大女兒,在熒幕前的她細心、懂事、有擔當,是個惹人喜歡的小女孩。

孫莉曾在微博曬出一組照片,透露黃多多在 2019 新加坡國際西洋樂大賽(中國選拔賽)中包攬了鋼琴獨奏、鋼琴四手聯彈、小提琴獨奏等 5 個一等獎。

黃磊曾在節目中說:“多多現在每天必須要讀完一本書。養成習慣後,多多早上起床後,晚上臨睡前,都會抱著書看。”

不得不讓人驚歎,果然是別人家的孩子。可世上哪來那麼多別人家的孩子?看了那麼多優秀的案例,除了忘洋興嘆,我們又能為自己的孩子做點什麼呢?

孩子拖拉、厭學:實踐這三個步驟,讓孩子主動、高效、快樂學習

其實,養成學霸孩子並沒有想象中的那麼難。

親子教育專家黃靜潔女士在《學習的格局》中,給出了可以拿來就用的答案。

她和作曲家丈夫譚盾先生的兩個兒子都非常優秀,老大以美國中學入學考試滿分的成績,考上了美國的頂尖高中,並且依照自己的愛好,就讀於紐約電影學院攻讀電影製作和導演專業。小兒子繼承了父親的音樂天賦,正在備考中國最好的音樂學院附中。

作者把她20年來在家庭教育方面的經驗,和腦科學、心理學、教育學和前沿科研成果結合,提煉出很多教育子女的方法。

今天,我們就來分享幾個實用的小妙招。

孩子拖拉、厭學:實踐這三個步驟,讓孩子主動、高效、快樂學習

孩子拖拉、厭學:實踐這三個步驟,讓孩子主動、高效、快樂學習

01、為什麼你的孩子不愛學習?

平時家中母慈子孝,一做作業就雞飛狗跳,這也是你家的現狀嗎?面對孩子的厭學、沒興趣,大多數家長都感到無可奈何。

你知道為什麼你家的孩子就是坐不住、學不進去嗎?

在認知科學領域,有一種被廣泛討論的學習“三區理論”。該理論的創導者是密歇根商學院教授諾爾·迪奇,他把和技能的學習分成了一環套一環的三個圓形區域,分別象徵著舒適區、學習區和恐慌區。

在這個同心圓中,最內層是“舒適區”。如果你問一個一年級的孩子,1+1等於幾,他馬上就答得出來,而且很準確,這些他完全掌握的知識就在舒適區。

在舒適區中學習好嗎?非常不好,因為孩子很容易感到無聊和厭倦。

當孩子不斷地被要求刷一些簡單而類似的題目,或者抄寫同一個單詞時,他們會感到無聊而被動。即使花了很多時間,勤奮地刷題,成績和能力卻不見得能夠提高。久而久之,孩子的厭學情緒也越來越嚴重,只要父母稍不注意,他們就會遏制不住地去尋找學習之外的刺激。

這也是為什麼有人孩子即使熬夜到凌晨,成績仍然一般的原因。

在“舒適區”裡停留太久,孩子對學習失去了滿足感、成就感和趣味感。


孩子拖拉、厭學:實踐這三個步驟,讓孩子主動、高效、快樂學習


在同心圓的最外層的是“恐慌區”,裡面代表孩子暫時無法學會的知識和技能,也就是超出孩子能力或理解力的內容。

許多父母為了追高分,誤以為補習的題目越難,孩子的獲益越大,於是常常逼孩子去做些超綱的題目,這就把孩子推進了“恐慌區”。

這比待在“舒適區”更可怕,由於孩子屢試屢敗,會逐漸產生嚴重的挫敗感,感到無助和自卑。

因此,父母既不能把孩子趕進“恐慌區”,提前學超難度的內容,也不能讓孩子長久地待在“舒適區”,持續地刷題、抄作業,這兩種方法都會損害孩子的學習興趣和學習能力。

在“舒適區”和“恐慌區”之間的區域,迪奇教授稱之為“學習區”。只有孩子身處“學習區”,開展“針對性”練習,才可能實現真正有效的學習,獲得持續的進步。

因此,家長在輔導孩子學習的時候,要針對他目前的水平,有針對性地選擇難度適宜的學習內容和時長,這樣做,才不會讓孩子產生厭學情緒。


孩子拖拉、厭學:實踐這三個步驟,讓孩子主動、高效、快樂學習


孩子拖拉、厭學:實踐這三個步驟,讓孩子主動、高效、快樂學習

02、如何讓孩子學會自我負責?

成功的人,都是自律的人。而自律的人擁有強大自制力的原因,就在於他們能夠對自己負責。

培養讓孩子成為自律、自我負責的人,家長要怎麼做呢?本書的作者採用了“責任階梯法”。

簡單來說,就是和孩子一起為完成某件事設定一個從0到10分的標準。

1分是責任底線。比如,想要給培養某個好習慣,你可以先跟孩子一起努力,從0做到1。

然後,把這個階梯一步步向上攀登,如果暫時做不到10分,就先做到6分。一旦你的孩子能堅持做到6分,就會發現再往上提升就是水到渠成的。


孩子拖拉、厭學:實踐這三個步驟,讓孩子主動、高效、快樂學習


黃靜潔女士的大兒子有段時間在用角膜塑形鏡矯正視力。剛開始截角膜形確時,他晚上經常不記得戴。於是,他們就共同約定了1到10的責任標準。

1就是他必須自覺地在睡覺前戴上角膜塑形鏡,雖然這在階梯上是最基礎的一步,但這一步是從無到有、從0到1。

接下來,從1到2是學會自己戴和摘角膜塑形鏡,這個步驟在練習了一個多星期之後,就達到了。就這樣,他一步步地學會了護理角膜塑形鏡的各項步驟。

當他去寄宿夏令營時,任務的難度更大了,他要保證在公共浴室裡不弄丟角膜塑形鏡,這個任務很艱鉅,他失敗了兩次。最終,他花了整整三個暑期才學會“駕取”角膜塑形鏡。

這種方法對我們輔導孩子也很有啟發意義。假如你的孩子現在的問題的厭學,那麼你的目標就是逐步提高他的學習興趣。如果把這個目標從1到10分步驟的話,你和孩子可以共讀商討,1分的標準,也就是孩子自己的責任底限是什麼呢?

我覺得可以是,每天放學後第一件事,是拿出作業本擺放在書桌上,明確今天的作業有哪幾項。

別看這個步驟的難度很小,但是隻要孩子做到了,家長也要鼓勵。就這樣,一步步的設定目標,幫助孩子不斷挑戰自己,通過這樣耐心的引導,你的孩子也將成為一個能夠自我負責的人。


孩子拖拉、厭學:實踐這三個步驟,讓孩子主動、高效、快樂學習


孩子拖拉、厭學:實踐這三個步驟,讓孩子主動、高效、快樂學習

03、父母如何幫助孩子學習?

讓孩子自我負責,就是徹底佛系,甩手不管嗎?當然不是。

沒有人天生就很自律,孩子更是如此,因此父母必須有技巧地給予引導。

要說學習,家中最重要環節的就是預習、複習和做作業了,怎樣讓孩子養成專注學習的好習慣呢?

對於學習習慣不好的孩子,父母首先要引導他們不拖拉、專注地完成每日的作業。

家長要藉助做作業這件事,幫助孩子建立起兩個重要的學習技能:一是學會照老師的指示和要求來完成作業,二是建立時間管理的觀念,理解自己做作業應該用的時間長度。

如果家長能夠在年級時就幫助孩子建立起這兩大學習能,那麼孩子寫作業拖拉的問題,在學習一開始就被底解決了。


孩子拖拉、厭學:實踐這三個步驟,讓孩子主動、高效、快樂學習


做作業前,家長和孩子做一個簡短的討論:今天一共有幾項作業,分別是哪些科目,老師的要求是什麼。

這樣做,就幫助孩子建立了一個做作業前的儀式感。

父母帶領孩子,先給作業進行一下分類,哪個是要寫的,哪個是要背的,哪個是要預習的。

分類完成後,可以讓孩子自己選擇,是從最難的開始,還是從最簡單的開始。

然後,帶領孩子一起讀懂老師的要求,幫助孩子建立起對作業的認知度和責任心。

這個步驟完成後,再陪伴孩子對每項作業的完成做一個準確的計時,可以用手機或計時器,計好後將用時記錄在筆記本上。

比如,語文作業大約需要15分鐘,數學作業大約需要10分鐘。實驗幾天之後,和孩子一起彙總每項作業的時間長度,然後,給每天的作業量估算一下平均用時,這個總時長,就是孩子每天做作業大概需要安排的時間。

如果每天做作業的時間安排是1個小時,孩子45分鐘就完成了,那麼剩下的15分鐘可以獎勵她自由活動。


孩子拖拉、厭學:實踐這三個步驟,讓孩子主動、高效、快樂學習


孩子拖拉、厭學:實踐這三個步驟,讓孩子主動、高效、快樂學習

做一個對孩子負責的父母並不容易,需要家長們不斷的學習和付出。

正如龍應臺在《親愛的安德烈》中寫到的:

孩子,我要求你讀書用功,不是因為我要你跟別人比成績。而是因為,我希望你將來會擁有選擇的權利,選擇有意義、有時間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謀生。

當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義,你就有成就感。當你的工作給你時間,不剝奪你的生活,你就有尊嚴。

成就感和尊嚴,給你快樂。這也就是 “我為什麼要孩子努力學習” 的意義。

當你有足夠的底氣時,你才能選擇生活,而不是被生活選擇。

堅持也許很苦,但總會有你意想不到的收穫。

讓孩子能為自己的人生做出選擇,是父母能夠給予的最好的禮物。

孩子拖拉、厭學:實踐這三個步驟,讓孩子主動、高效、快樂學習

<code>我是一個愛讀書的職場人,頭條簽約作者。
我堅信“腦內千山萬水,不如腳下一步,哪怕是跌出去的一步。”
喜歡這篇文章的朋友可以關注我,或者幫我轉發一下,謝謝。/<code>
孩子拖拉、厭學:實踐這三個步驟,讓孩子主動、高效、快樂學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