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一生的评价:功在千秋,祸及当代

几个世纪以来,秦国一直是东方战国六雄中最弱的。后来,它开始走向高端统治,在公元前408年实行土地税。无情的战争迫使其他国家向国民征兵征税,并用法家的手段来进行处罚。

一、政策的改变使得秦国得以成功

嬴政大帝不但在行政上用郡县制取代了封国,做到"万里车书一混同",书同文,车同轨,同时在经济上,坚决废除了原山东六国五花八门的货币,统一用秦钱结算。其内在是要以秦朝的经济周期来取代原来六国的经济周期,以秦朝的货币与财政政策来取代原来六国的货币及财政政策。

秦始皇一生的评价:功在千秋,祸及当代

在战国时代,秦国以东的齐、楚、燕、韩、赵、魏六国,一些历史学家把燕国,现在位于当今北京附近,也算做大国,即第七大国。这七大国的经济周期差别很大: 燕国和赵国的东部相对偏远贫瘠,所以"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软的怕硬的,硬的怕不要命的"。

而赵国的西部和中部与魏、韩接壤,是比较发达的地区。尤其是赵国的都城邯郸,占地约 19平方公里,商业繁荣,与以"挥汗如雨、摩肩接踵"而著称的齐都临淄相比毫不逊色。著名商人郭纵、卓氏也都是来自邯郸。

秦始皇一生的评价:功在千秋,祸及当代

地处中原的魏国和韩国拥有较为发达的商业,倒霉的是他们都毗邻张牙舞爪的秦国。魏国早年也曾风光过一阵,后来因为太张狂,被其他几国联合起来一通乱打,从此消沉下去,土地日渐被秦国侵吞,直至亡国。

而韩国国土面积最小,经常受到群殴,几乎从来没有雄起过,还因为上党地区的归属问题坑了赵国。韩国后期一直处在"割地赔款—停战—开战—继续割地赔款"的怪圈中,最终也成了第一个被秦国消灭的国家。

楚国地大物博,物产丰厚,是战国七雄中地理面积最大的国家,不过很多地方都还处在相对比较原始的阶段,发展很不均衡,还长期被中原诸侯视为异类。在春秋时期也曾经称雄一时,但是国内的贵族政治盘根错节,国君的权力分散,长期被自己的亲家——秦国欺负,到后来连自己的国君楚怀王都被秦国扣留。直至最后亡国,楚国也一直很不服气,认为亡国亡得很冤,"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口号也就在那时流传开来。

秦始皇一生的评价:功在千秋,祸及当代

依山靠海、几十年不动兵戈的齐国则最为富有,在春秋时期经过管仲的治理,举国上下都弥漫着商业化的气息。齐国的风气很奢靡,也很开放。同时,齐国也是整个春秋战国时期产生了最多哲学家的地方——当然其"文艺工作者"的数量也是战国七雄之冠。但是齐国兵的战斗力一直不强,这也是齐国在后期一直无所作为的原因之一。

若是原封不动地照搬六国的货币制度不动,那么随着社会的安定,经商的人逐渐增多,不同地区的货币争相贬值的情况可能会真实上演。 金属货币还好一些,因为就算贬值太多,大不了把货币融化了打农具,而楚国的贝壳因其实际用途有限,并且数量完全取决于贝类的繁殖速度和大家在沙滩上寻找的积极性,所以极可能造成经济泡沫——楚国人集体去捡贝壳,无人从事生产,然后用贝壳去换汇——购买其他国家的金属货币。

毫无疑问,秦始皇统一货币的政令,把这场尚未发生的经济泡沫捅破了。举国上下开始统一使用秦半两钱,这是铜钱第一次在全国范围内大规模使用。从此之后直至清末,铜在中国作为最主要通货的地位一直都没有变过。

二、为什么是铜呢?

这其实并不是偶然的。首先,作为货币必须能够长久储存,方便携带,并且足量才方便流通,但是又必须限量供应,因为过多会廉价。在古代,满足这个要求的金属并不多。

金银太稀少,随着人口的增加,金银更加地稀少,这种天然的通货紧缩让大家更倾向于用金银储值而非流通;铁的冶炼比较复杂,晚于铜器,而当冶铁技术成熟之后就会发现铁太多了,以至于需要用很多很多的铁钱才能买一点东西,所以也不适合用来流通;铜的冶炼难度、产量非常适合当时的经济规模和流通环境。

秦始皇一生的评价:功在千秋,祸及当代

需要提及的是,这些年兴起了以比特币为代表的数字货币。其创造者用计算机技术模拟了金银等贵金属的性质,试图创造出一种"人造贵金属",而流通性和可分割性更接近于纸币——如果回头去看比特币创造者中本聪写的文章,比特币这个词并不是他最初的选择,他开始试图使用的是比特金,后来因为该名已经为其他网站所有,才改称为比特币。

众所周知,秦始皇拥有很奇特的审美观,或者是权力欲,他收缴了天下的兵器,在咸阳铸成十二个千石重的大铜人供自己观赏。但是兵器可以收缴,菜刀可以合用,通货总还是要提供的,于是秦始皇很不情愿地铸造铜钱给大家使用。如果当时有互联网,可想而知,以秦始皇收集铜钱铸铜人的嗜好,肯定不舍得用铜去当钱,会自己创造一个虚拟的"始皇帝币"让大家流通使用,而咸阳估计又会多出不少铜人供其夸耀武功了。

三、具体实施步骤

但是从货币统一的具体实施步骤来看,秦始皇好大喜功的个性还是让他失之草率了。货币的统一,可能比发动一两场战争更加关系着天下百姓的利益,稍有不慎便会对经济发展造成巨大的破坏。

可以想象,即便用上秦王朝全部的政治资源开足马力去做这件事,在当时那种"信息传递基本靠马,广播通知基本靠喊,书籍文献基本靠刻"的时代,没有数年乃至十数年的努力,也是很难完成的。

更何况秦始皇还东修长城,北逐匈奴,南下广越,西开巴蜀,可想而知,留给统一货币的政治及财政资源是很少的,因此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强行推行货币统一,无疑是对民间财富的巨大掠夺。

秦始皇一生的评价:功在千秋,祸及当代

与此同时,秦朝并没有一个轻徭薄赋的时期让原来的六国度过货币统一的阵痛期。为什么说是阵痛期呢?从欧盟的例子看,长期来说,一个统一的欧元区确实可以让经济强国与相对落后的地区互通有无,并加速资本与劳动力的流通。随着国与国之间的经济联系越来越紧密,经过几十年乃至上百年的民族融合和沟通,当国与国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的时候,统一货币的负面影响会越来越小,而正面影响会越来越大。

秦始皇一生的评价:功在千秋,祸及当代

但欧债危机的现实也告诉我们,在刚刚融合之后的短期内,落后地区利用发达地区的信用无节制地借贷,现资金危机之后又无法利用货币贬值等政策来避免经济萧条这种现象,是不可避免的。而百姓们也会因为这一点对统一货币有所怨言,如果处理不好,怨气最终会撒在当政者的身上。

从这个意义上说,秦朝短短数年,天下烽烟四起,不能不说强行货币统一这个"功在千秋,祸在当代"的改革是幕后的重要推手之一。 事实上,秦始皇不少"政绩"、改革都如此,对后世造成了深远影响,但却让当时的老百姓苦不堪言。秦始皇也并没有享受到自己推行的改革的好处,基本上被汉朝全盘接收。


参考文献

《"楚虽三户,亡秦必楚",项羽灭秦背后的历史恩仇》

《为何说"楚虽三户,亡秦必楚",楚国人哪来这么大的自信与决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