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麥栽培技術,記住以下9點關鍵要點,提高產量

河南省是我國主要的小麥種植區,隨著我國農業政策的變化,要求對農業產業結構進行調整,當前現階段面臨的主要問題是如何充分利用有限的土地資源,促進小麥的高產增收。本文通過結合河南地區的具體情況,從整地,播期選擇,種子精選和藥劑拌種,土壤處理,播種方法,田間管理等不同環節入手,對小麥種植如何實現高產增收進行了研究探討,旨在對小麥種植戶有所幫助。

為提升和解決河南省小麥大田生產的產量,本著“高產、高效、增益”的原則,特制定出不同環節小麥高產栽培技術要點。

小麥栽培技術,記住以下9點關鍵要點,提高產量

1整地要求

小麥高產栽培對自然條件要求嚴格,例如平原地形、土地肥沃,小麥耕深超過25cm,使用耕後機耙2~3遍,清除乾淨根茬,徹底粉碎田地內坷垃,保證上虛下實,耕地平整;然後旋耕2遍,旋耕深度控制在15cm左右;如果麥田連續旋耕2~3a,需要進行1次深耕或深松,以便打破犁底層。要求土壤以下20cm含有不低於1.2%的有機質,含氮(N)不低於0.08%,速效磷(P205)不低於15mg/kg,速效鉀(K20)含量≥100mg/kg。單產指標600~700kg施純氮(N)15~22kg/667m²,磷肥(P205)10~13kg/667m²,鉀肥(K20)8~12kg/667m²。

小麥栽培技術,記住以下9點關鍵要點,提高產量

2最佳播期的確定

根據當地達到壯苗標準的有效積溫來確定品種的播期。冬前壯苗的標準:弱春性品種5~6葉,3~5個分櫱,2~3條次生根;半冬性品種6~7葉,5~7個分櫱,3~5條次生根。

3精選種子

麥種在開播精心挑選,病粒、秕粒、爛粒等不合格麥種全部剔除,挑完後晴天晾曬麥種1~2d。麥種純度必須在99.0%以上,淨度99.0%以上,發芽率95.0%以上,水分要低於13.0%。

小麥栽培技術,記住以下9點關鍵要點,提高產量

4種子包衣和藥劑拌種

按照種子包衣和藥劑拌種的規範化要求,針對當地病蟲害類型來挑選路種衣劑或拌種劑,依據適當比例實施種子包衣或藥劑拌種,特別是考慮到小麥根部和莖基部的病蟲害,例如防範紋枯病、全蝕病、根腐病、胞囊線蟲病等。如果當地多發條鏽病、紋枯病等,選用戊唑醇(2%立克秀幹拌劑或溼拌劑)、氟咯菌腈(2.5%適樂時)懸浮種衣劑;小麥全蝕病多發區,選用硅噻菌胺(12.5%全蝕淨)懸浮劑;小麥黃矮病和叢矮多發區,選用吡蟲啉拌種。螻蛄、蠐螬等根下害蟲的防治,選用40%甲基異柳磷乳油或40%辛硫磷乳油進行藥劑拌種。

小麥栽培技術,記住以下9點關鍵要點,提高產量

5土壤處理

由於小麥種植多發地下害蟲,因此每667m²小麥選用0.3kg的濃度為40%辛硫磷乳油或甲基異柳磷乳油,加入1~2kg的淨純水,混合均勻後加入25kg攪拌,形成毒土,然後在犁地前均勻撒施地面上,在犁地時深入土壤中,改為辛硫磷或者甲基異硫磷微膠囊製劑效果更佳。

小麥栽培技術,記住以下9點關鍵要點,提高產量

6播種量

適期播種範圍內,半冬性品種基本苗數控制在13~15萬株/667m2,弱春性品種基本苗數保證在15~18萬株/667m²。如果土壤墒情較差、整地質量差或者由於自然災害延誤了播種日期,土壤肥力不達標,相應提高播種量。按照每晚播3d,每667m²提高0.5kg播種量的標準,但上限為15kg/667m2。

小麥栽培技術,記住以下9點關鍵要點,提高產量

7播種方式

積極採取半精量播種方式,以縮小行距。行距控制在20~25cm/667m2範圍內,使用機械化播種保證下種均勻,做到不漏播、不重播,保持麥種深淺一致,覆土密實,播種田地平整。

8播種深度

一般保持3~5cm的播種深度,在此原則下,按照沙土地較深,黏土地較淺;墒情差的較深,墒情好的較淺;早播的較深,晚播的較淺的播種標準適當調整。機械化播種播種機速度以5km/h為宜,這樣才能保證下種均勻、深淺適當,不漏播、不重播。

小麥栽培技術,記住以下9點關鍵要點,提高產量

9田間管理

9.1冬前管理;澆好冬水

9.1.1查苗補種;麥苗後及時查看生長態勢,如果有缺苗斷壟(“缺苗”為超出10cm無出苗;“壟斷”為超出17cm無出苗)情況存在,需要及時補種。冬水澆灌的時間掌握在夜凍晝消。

9.1.2冬前防治病蟲草害;野燕麥、看麥娘、黑麥草等禾本科雜草的防治,方法為每667m²用60~70mL濃度6.9%驃馬乳油混合水噴灑葉面;節節麥、雀麥草害防治,方法為每667m²用30g3%世瑪或者20g3.6%闊世瑪進行噴灑;播娘蒿、豬殃殃等闊葉類雜草的防治,方法為每667m2用1.0~1.8g75%苯磺隆(闊葉淨、巨星)均勻噴灑田地。11月中旬12月上旬為病蟲草害防治的最佳時期,小麥3~4葉期,雜草2葉1心至3葉期。注意噴灑時選擇無風天氣,預防噴霧的飄散。冬前有蚜蟲及紋枯病的地塊每桶用75%的吡蟲啉幹懸劑4g+20%的三唑酮乳油75g進行噴灑。

小麥栽培技術,記住以下9點關鍵要點,提高產量

9.2春季管理

9.2.1偏旺苗的管理:返青至拔節期:對播期早、群體大每667m²總頭數達100萬左右,麥苗長勢旺,凍害較輕,僅僅凍害葉片類的麥田,在早春時節壓制,促旺轉壯,對有徒長現象的採取深中耕斷根(10cm左右),地上部鎮壓等措施進行控制,可在拔節期每667m²用縮節胺3~5g兌水40kg葉面噴施防止旺長,控制後期倒伏。拔節後結合澆水,每667m²追尿素7.5~10kg。若這類麥田有個別地塊主莖有凍死現象的土壤肥力不足的應抓緊追施速效氮肥,促大櫱生長,不可控制。應及時進行中耕劃鋤,提高地溫,並噴施0.4%磷酸二氫鉀加愛多豐或蕓薹素內酯,促進分櫱生長。

小麥栽培技術,記住以下9點關鍵要點,提高產量

9.2.2壯苗的管理

返青至拔節期,每667m²總頭數達80~100萬之間,這類麥田群體適宜,麥苗茁壯,發生凍害較輕或基本上無凍害。此時控制肥力,降低群體長勢過高,避免後期倒伏。返青至起身期,不施肥,不澆水,適當給水,等待分櫱兩極分化時再行追肥澆水,每667m2使用尿素10~15kg。

9.2.3偏弱苗的管理:返青至拔節期,每667m²總頭數在70萬以下者,返青後及時鋤劃,中耕鬆土,提高地溫,促進根系發育,使這類麥田早返青、早生長、多分櫱,每667m²追尿素10~15kg。對播期晚、播量大、個體弱及後期補苗的麥田,以中耕體溫為主,拔節期再施肥澆水,預防春季分櫱過多,延遲兩極分化,造成晚熟或後期倒伏。

小麥栽培技術,記住以下9點關鍵要點,提高產量

9.2.4自孕穗到成熟均稱為後期管理:為促進小麥穗大、多花多粒、結實性強、不孕小穗少、葉片生長功能期長;這個時期的主攻目標是;在保證每667m²穗數的前提下,促花、增粒、增重。在後期重視傳輸葉子中的營養物質到麥穗中,延長葉片作用的時長,同時防止貪青晚熟,爭取粒多、籽飽提高單位產量。孕穗到灌漿期,氣溫急劇上升,空氣比較乾燥,加上乾熱風多,根系活力下降,每667m²麥田需水量大,應按照實際墒情澆好兩水;孕穗水;揚花水。

小麥栽培技術,記住以下9點關鍵要點,提高產量

同時;好葉面噴施,以彌補根系吸收作用的不足。在孕穗期每667m²用抗旱劑50g加硼肥100g兌水50kg,充分溶解後進行噴霧,有效縮小葉片氣孔的張開角度,保留植株水分,降低蒸騰作用,激發根系活力,延緩葉片衰老,防小花退化,增加穗粒數,或每667m²使用200g濃度為0.4%磷酸二氫鉀加入1%尿素混合40kg水噴灑葉面,在拔節到齊穗期每667m²用0.08%~0.1%的稀土溶液50kg,有效促進葉綠素的生出和蛋白質的合成,充分利用光合作用,提升抗逆能力,有利於麥田早熟。

小麥栽培技術,記住以下9點關鍵要點,提高產量

9.2.5防治病蟲害:返青至抽穗揚花期是紋枯病、赤黴病、白粉病等病害的侵染髮病高峰期,但也是防止此病的最佳時期;各點應及時調查田間發病情況及時做好防治。每667m²使用100g20%三唑酮均勻混合50~75kg水,均勻噴灑於麥苗基部,麥田病蟲害嚴重每間隔10d再噴1次。孕穗至灌漿期是防治麥蚜、麥蜘蛛、白粉病、鏽病、赤黴病的時期;防蟲克每667m²用40%氧化樂果50g加菊酯類等混配噴霧,這時要及時關注天氣變化,如果預報有連續3d以上的連陰雨,立刻使用75g濃度為70%甲基託布津可溼性粉劑均勻混合30~40kg水噴灑於麥田。花前、花後各噴1次效果最好。防治白粉、鏽病每667m²使用50~75g濃度為20%三唑酮或20~30g濃度為12.5%禾果利,均勻混合40kg水噴霧。

小麥栽培技術,記住以下9點關鍵要點,提高產量

結語:綜上訴述,就是本文的全部內容,希望本文對大家有所幫助。僅供各位種植戶朋友參考學習,如果大家有更專業的知識願意分享,留言即可!也希望大家可以幫忙,轉發、點贊、關注一下筆者,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