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面臨下行壓力時,基建和減稅,哪個更可取?

dydes


應當說,基建和減稅,都是維護經濟穩定,防止經濟下行的重要手段。但是,由於兩者對經濟的影響作用不同,需要根據經濟下行的具體情況選擇不同的手段,或者兩者同時使用。

一般情況下,如果經濟下行得比較嚴重,並有可能對就業、居民收入增長、社會穩定等產生比較嚴重影響,大多會採用基建手段,對經濟實施強刺激,以確保經濟能夠儘快穩住陣腳,避免出現嚴重下行,導致經濟出現滯脹等方面的問題,甚至爆發經濟危機。一旦經濟趨於平穩,基建投資手段就要逐步退出,防止刺激過度,影響經濟結構失衡。如全球金融危機爆發後出臺的4萬億投資,就屬於此類。在此基礎上,再出臺減稅政策,以維持經濟結構的平衡,促進實體經濟發展。

如果經濟下行的幅度不是很大,經濟的整體運行情況還屬正常,為了避免經濟出現新的問題,特別是防止經濟持續下行,則應當以減稅為主。尤其是中小微企業,必須成為減稅的重點,以確保就業和居民收入增長不出現問題。至於基建投資,則可以依據經濟運行的情況確定,要不要推出基建投資政策。如近兩年基建投資力度減弱,基建的重點就主要放在補短板等方面,就是與經濟持續向好有關。近一段時間以來,由於國際經濟形勢發生了比較大的變化,經濟有可能會受到外部環境的衝擊。所以,在繼續推動減稅的同時,適度增加基建投資,推動基礎設施建設,也是需要的。否則,一旦經濟再步入下行通道,就有可能引發許多新的矛盾。到時候,又要採用基建進行強刺激。所以,必須未雨綢繆,早做應對,減少經濟波動。

從總體上講,基建主要側重於眼前和短期需要,而減稅則是著眼長遠和未來發展。所以,減稅政策對經濟穩定和可持續的作用更大。所特別在推進結構調整與轉型方面,更要發揮減稅的作用,儘量少採用基建的手段。當然,如果經濟過熱時,也可推行加稅政策,並從信貸方面遏制企業和政府的投資。


譚浩俊


國家經濟的運行和發展規律是錯綜複雜的,金融、稅收、製造、基建、消費、貿易等等相互交織在一起,既相互關聯又相互制約,真是牽一髮而動全身。

經濟面臨下行壓力時,要維持經濟在一個合理的增長速度,方法很多,可以通過調整貨幣供應量,可以通過調整利率,可以通過增加基建項目,可以通過減稅以促進投資增長,也可以擴大消費拉動經濟上行等等。

要使整個經濟機器正常運轉,不是靠哪一個單項調整就能實現的,要根據實際情況,合理調配,綜合協作,讓每一方面都能發揮出最大效能,才能促進經濟正常運轉。至於基建和減稅哪個更可取,用好了,都可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