矯瑞
日本關東軍曾經是日本戰鬥力最強,裝備最精良的部隊,被日本稱為“皇軍之花”。但是最終很快就敗在蘇聯軍隊手裡,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第一,蘇聯軍隊名義上是增援亞洲戰場,但更多是有“復仇”的目的,同時為了重奪東北亞的戰略優勢,所以極為重視。
(日本關東軍,圖片取其意)
1904年,日本與沙俄為了爭奪東北亞的戰略優勢,曾在中國的東三省大打出手,結果沙俄戰敗,兩國簽訂“樸次茅斯條約”,日本替代俄國,獲得在清朝東北地區的特權。而蘇聯在1945年8月出兵中國東三省,就是打著“復仇”的目的。雖然不是說要把中國的東三省變成其殖民地,但是攆走了日本,相當於減少了日本的軍事威脅。所以蘇聯相當重視。
第二,二戰戰場形勢已經發生極大的逆轉,日軍處在窮途末路之際,士氣低落,因此不戰已經輸了三分。
那時候,日軍在太平洋戰場是失利,美國又在日本本土投下兩顆原子彈,極大地震懾了日軍的士氣。同時,中國軍隊也在戰場上吹響了反擊的號角。可以說,日軍那時候本來已經人心惶惶,士氣低落,大家都處在一種沮喪的情緒之中,或許都在考慮自己的未來和命運,怎麼還會有心思打仗呢?
我們都知道,打仗其實並不在拼人數多,歷史上有那麼多以少勝多的戰役,為什麼會以少勝多?就是因為靠智謀和勇氣。比如韓信的“背水一戰”,之所以能打贏,靠的就是勇氣。當關東軍處在士氣低落狀態的時候,就算它曾經強悍無比,被稱為“皇家之花”,其實已經不堪一擊了。
(蘇聯軍隊,圖片取其意)
第三,蘇聯軍隊和關東軍在人數上相比,佔了絕對優勢,戰鬥力也佔了絕對優勢。
關東軍極盛時期,人數多達120萬人。但是,由於太平洋戰爭爆發,日軍在太平洋戰爭中節節敗退,所以,大批的軍隊和武器裝備被抽調到太平洋戰場上,抽走了多達75萬人。而這75萬人也基本上葬送在太平洋戰場上。剩下了還不到45萬人。接著,日本緊急招人,國內的以及當地的僑民有25萬入伍,人數達到了70萬。但是這25萬人,一來是新兵,二來很多人甚至沒有武器(史料記載有十多萬人沒有武器),這些人如何打仗呢?
反觀蘇聯軍隊,當時出兵中國東三省的有150萬人,人數是關東軍的2倍多(如果只算正規的關東軍,蘇軍人數則是日軍人數的3倍)。而且這些軍隊,還是剛在二戰戰場上,戰勝了強大的德國軍隊的精銳部隊。因此,人數遠遠佔了優勢。
第四,在裝備上,蘇聯軍隊遠遠好於日本關東軍。
關東軍本來是裝備精良的,之所以在那時候不行了,一是因為大批的裝備抽調到太平洋戰場上了,所以裝備不足(就像前面說過的,有十多萬人連槍都沒有)。二是日軍就算有裝備,也缺乏彈藥及能源。
(蘇聯軍隊)
日軍為什麼發動太平洋戰爭?一是因為日軍知道美國要參與進來,他要先下手為強。二是因為日軍石油嚴重不足,能源缺乏,美國同時又進行能源封鎖。但是最後,太平洋戰爭又打敗了,日軍的能源就更不足了。
反過來,蘇聯軍隊在戰勝德國後,其裝備是一流的,能源也是相當充足的。
(參考資料:《日本侵華戰爭》《大連近代史研究》)
張生全精彩歷史
1945年,蘇聯出兵中國東北時,關東軍戰鬥序列中共有31個師團,除去朝鮮半島的7個師團,駐守東北的關東軍共有24個師團。我先給你捋一捋這24個師團是怎麼來的。
從1944年起,關東軍的大部分常備師團被調往太平洋戰場,到1945年3月,關東軍原有的全部常備師團均被調出,就連為彌補常備師團的空缺而新建的六個師團中也有兩個被調走。具體情況如下圖所示:
也就是說,關東軍目前還剩四個師團,且均系新建。
1945年6月、7月,大本營從關內的中國派遣軍中抽調四個師團前往東北,如下圖所示:
而1945年2月為了彌補調出的空缺,關東軍又在東北新建了八個師團,此外,駐北朝鮮的第79師團於5月30日加入關東軍,而新建的八個師團中有一個被抽調到了南朝鮮。
所以四加四加八加一減一,目前關東軍有16個師團。
到了1945年7月,關東軍再次進行動員。
如圖所示,16再加8,一共24個師團。
現在我們回頭捋一捋,1945年關東軍臨戰的24個師團中有19個是新建的,19箇中有15個是當年新建的,15箇中有8個是開戰前一個月新建的。
而且19個新建的只是東北當地新建的,那從外地調入的部隊是不是就比當地新建的師團更老資格一些呢?不是,當時關東軍最老的部隊是1944年5月在東北新建的第107師團,外地調入的部隊比它還年輕。所以實際上當時關東軍24個師團全部都是一年內新建的。
日本人自己是怎麼評價這些師團的呢?
那關東軍手裡到底有多少本錢呢?
那蘇軍手裡有多少本錢呢?
所以,這個問題應該清楚了。
七班的歷史課代表
解放中國東北還是接受日軍投降?72年前蘇軍進攻關東軍
72年前的今天,也就是1945年8月9日,100多萬蘇軍攻入東北,殺向他們的老對手日本關東軍。那麼,蘇軍究竟是武力消滅了關東軍,幫助中國人奪回東北;還是僅僅是接受關東軍的投降(說通俗就是摘桃子),乘機奪取東北的利益和特權呢?聽薩沙說一說吧。
薩沙
蘇聯進攻關東軍的背景
在當時尤其是陸軍方面,如果國軍的軍事係數為1.0,那麼日本充其量在1.5,蘇聯則完全可以達到2.0。
鋼鐵洪流,不是鬧哈哈!
蘇聯的150萬精銳軍隊對關東軍的殘兵剩勇,那必須毀滅性的打擊,在這場戰役中,蘇聯殲滅關東軍達七十萬,而中國整個抗戰殲滅的日軍也就二百萬左右(這是按照中國的統計,而按照日本的計算,也就七八十萬傷亡)。
這也從另一方面,映射了老蔣為什麼在解放戰爭之初,就在臺灣積極進行準備,對於戰勝日本,老蔣在1937年還很有信心,只不過是時間問題,對於“蘇聯”老蔣只是做奮力一搏。
另外,蘇聯之所以對日作戰及打擊關東軍遲遲不肯,動手,主要還是因為道遠,從歐洲把部隊以及重武器運到東北,也挺費勁的;另外,日蘇在二戰期間簽訂了日蘇獨立條約,蘇聯出軍雖然違背條約,實際上也在預料之中。
當一切準備就緒,擊潰關東軍,就像玩一樣!
日本關東軍巔峰實力怎樣
日本關東軍是日本陸軍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和中國派遣軍是一個級別,被日本成為“皇軍之花”的部隊,最早建制於日俄戰爭後,留守在東北以維護其殖民地而設立的部隊。
此後,關東軍一直在東北積極活動,對中國的許多事件都產生了影響,比如1928年在皇姑屯炸死張作霖,1931年發動九一八事變,次年策劃建立偽滿洲國,可以說,關東軍是一支一直在東北為非作歹的部隊。
1939年日軍企圖北上奪取蘇聯在西伯利亞的資源,結果關東軍與蘇聯發生正面對決,關東軍被斃傷一萬八千人,日本內閣為此請辭。
1941年蘇德戰爭爆發後,使得日本認為有機會從東部進攻蘇聯,因此迅速擴張關東軍,總兵力達到了70萬人,實力也達到了巔峰。
蘇聯攻擊關東軍時,皇軍之花已經是明日黃花
斯大林為了避免蘇聯陷入兩面作戰的境地,1941年4月13日和日本簽訂日蘇中立條約,實際上是蘇聯以承認日本在華權益,犧牲中國為代價取得了“和平“,蘇聯承認蒙古與”滿洲國“領土完整、不可侵犯。
1941年實際是日本對外戰爭的一個轉折點,在和蘇聯媾和之後,日本把目光放到了剛剛對日本禁運戰略物資的美國,這樣日本偷襲美國珍珠港,發起太平洋戰爭,除了日本海軍參戰之外,日本也將大量在華的部隊調往太平洋戰場,其中關東軍由於北面沒有蘇聯的威脅,更是被大量抽調。
1943年為了挽回在太平洋戰場的頹勢,決定抽調關東軍增援太平洋戰場,但是關東軍在太平洋戰場的表現並不怎樣,基本都成了美國的炮灰,隨著戰爭的持續,關東軍更是不斷被抽調。
這樣關東軍實際上已經是外強中乾了,在1944年日本敗退已定之時,卻企圖即使戰敗也要保住侵略得到的土地,最少東北和韓國不能丟,為此,日本大肆增加關東軍數量,決定跟有可能發生的日蘇戰爭做準備。
但是,此時招募和組建的關東軍,基本都是未經訓練的人,根本無法承擔現代戰爭的需要。
然而,戰爭的結束是以日本人無法想象的,在美國在日本本土扔下原子彈後,蘇聯緊接著以150萬紅軍對關東軍發起攻擊,戰爭一開始關東軍多年以來構築的防線就被蘇聯撕開,畢竟鋼鐵洪流不是鬧哈哈!
緊接著關東軍企圖在東北境內和蘇聯進行一次決戰,結果關東軍不但沒能迎來決戰,反而形成了潰逃,蘇聯紅軍很順利擊敗關東軍。
在該次戰役中,蘇聯斃傷日軍八萬三千多人,俘虜五十萬四千多人,而蘇聯僅僅傷亡三萬兩千餘人。
史論縱橫
1.關東軍實力不行
1919年4月,日本軍國主義侵略野心膨脹,將原關東都督府陸軍部升為“關東軍司令部”,實行軍政分治。從此,關東軍正式成立。那個時候關東軍主力為陸軍步兵師團,定額為10583人。
不過隨著日本擴張侵略,關東軍作為殖民軍隊實力也不斷擴張。從1931年九一八事變到1937年七七事變,日本關東軍總兵力達到了20萬人。
1941年6月蘇德戰爭爆發。日本當時企圖趁機解決北進蘇聯的問題,再次擴充了關東軍。等到年底的時候,關東軍有第一方面軍、第二方面軍、關東防衛軍、機甲軍、第二航空軍及關東軍直屬部隊等,共6個軍14個步兵師團、2個坦克師團、1個坦克教導旅團、1個騎兵旅團、9個獨立守備隊、13個國境守備隊等,總兵力達到了70萬。
別看關東軍人數多,但是到了1945年的時候,關東軍實力並不強。原因就在於大量精銳部隊抽調去馳援別的戰場。
1943年10月30日,第二方面軍被抽調去了澳大利亞北部作戰。1944年,為了打通大陸交通線,原定於從中國派遣軍抽調的兵力不能按照計劃向太平洋方面調動,大本營繼續抽調關東軍去加強太平洋的軍事力量。這樣關東軍的第二十七師團、第二十軍司令部被調入中國派遣軍。第四飛行師團司令部被調入第四航空軍;第九、第二十八師團、第六十八旅團被調入臺灣軍;第二十四、第八、第一、第十師團、坦克第二師團軍被大本營直接管轄;第二十三、第十二師團被調入第十方面軍。
等到了1944年底的時候,關東軍的部隊減少了三分之一,總兵力只有45.6萬。特別是大量精銳的部隊被調走,使得戰鬥力大為下降。
1945年日本敗局已定,日本決定以滿洲朝鮮為基地,堅持持久戰。因此,日本極盡全力拼湊關東軍,2月26日,組編改編了8個師團、3個獨立混成旅團。5月30日,中國派遣軍第三十九、第五十九、第六十三、第一一七等4個師團調入關東軍。6月18日,第三十四軍司令部從中國派遣軍調入關東軍。
日本甚至開始招收大量平民進入關東軍。7月,日本大本營在日本國內和東北日本居民中徵兵,又為關東軍拼湊了8個師團、7個獨立混成旅團、1個獨立坦克旅團、5個炮兵連隊。8月9日,大本營又令第十七方面軍編入關東軍。
等到1945年7月的時候,日本總算是東拼西湊使得關東軍膨脹到了75萬人。從人數上來看,關東軍似乎是歷史上最強的時候,但是真相是此時的日軍已經日薄西山,裝備差、士氣低,戰鬥力已經大大折扣了。此時的關東軍不過是一隻“紙老虎”部隊,“稻草人兵團”。
2.蘇聯軍隊實力更為強大,並且人數和裝備完全都是碾壓關東軍的。
蘇聯出兵東北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於當時的日本打算以東北和朝鮮為基地,繼續負隅頑抗,換取有條件的投降。蘇聯在決定出兵東北以後,組建了遠東軍總司令部。之後,蘇聯開始把大量西線兵力、特別是那些具有叢林作戰和山地作戰經驗的部隊,通過西伯利亞鐵路逐步運往遠東地區。
1945年8月初,蘇聯一共集結了3個方面軍,同時還有太平洋艦隊和紅旗阿穆爾河分艦隊。這三個方面軍共有131個師,陸海空總兵力達到170餘萬人,並擁有3萬門火炮和迫擊炮、5250輛坦克和自行火炮、5170架作戰飛機和93艘作戰艦艇 。
3.蘇聯準備充足,迅速出擊打敗了日本關東軍
按照蘇聯的計劃,蘇聯的軍隊計劃在4000多公里的戰線突入中國東北,向日本全線發動總攻擊。按照預定的方案:
1.由馬列諾夫斯基指揮的後貝加爾方面軍擔任主要突擊, 穿越內蒙草原, 突入東北中部平原, 同遠東第1方面軍相呼應, 切斷關東軍同華北日軍的聯繫, 分割圍殲關東軍第3軍主力於長春、瀋陽等 地。
2. 由喬巴山指揮的蒙古集團軍和普列耶夫上將指揮的蘇蒙騎兵機械化集群, 從右翼配合, 向承 德、錦州和張家口突擊。
3.以擅長森林戰、山地戰而著稱的麥列茨科夫元帥, 率遠東第1方面軍從 東面突入, 強渡烏蘇里江, 分割 圍殲關東軍第1方面軍主力於牡丹江、通化地區, 然後向吉林、 長春、哈爾濱挺進。
4.由普列卡耶 夫大將指揮的遠東第2方面軍, 策應後貝加爾方面軍和遠東第2 方面軍, 策應後貝加爾方面軍和 遠東第1方面軍北翼部隊, 擔任 輔攻, 突破黑龍江和烏蘇里江防線, 經由伯力、海蘭泡向哈爾濱和齊齊哈爾方向進軍, 牽制並殲 滅關東軍的獨立第4軍。
此外還有中國的東北抗日聯軍,配合蘇聯軍隊作戰。
從8月9日開始對日作戰以來,歷時3周多便全部勝利結束。整個遠東戰役中,蘇聯紅軍共擊斃了日軍8.2萬多人,俘虜日軍59.4萬人,偽軍20萬人被解除武裝,繳獲大炮1565門,坦克600輛、飛機861架以及其它許多輕武器。
對此問題你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呢?
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別忘順手點個贊哦~
更多精彩請關注歷史是什麼!
歷史是什麼
有網友問:關東軍有70萬,裝備又十分精良,為何無法抵擋蘇聯軍隊的進攻? 其實截止到8月16日,日本關東軍司令部下令投降,蘇軍沒有攻克日軍任何一個堅固設防陣地,也沒有攻克任何一座中等城市。
蘇軍主力還都在黑龍江邊境晃悠,距離日軍主力所在的主陣地,也就是通化,長春等地,還有好幾百公里呢!蘇軍真正快速南下,奪取各個城市,那是在8月16日,日本關東軍宣佈投降以後的事情了。
關東軍投降也不是因為害怕蘇軍,而是日本天皇被美國原子彈炸怕了,下令日本投降。比如在8月11人,蘇軍開始進攻黑龍江邊境城市,牡丹江,一直到8月15日,日本宣佈戰敗,其實,蘇軍還在進攻牡丹江市,沒有啥進展。
就是邊境線上的佳木斯,一直到8月15日,也還在激戰當中。8月14日,西正面的蘇軍分別在烏蘭浩特、突泉、林西各地,在東正面,日軍空中偵察發現,約150輛蘇軍坦克,正向牡丹江市南北兩側地區迂迴。
日軍第101教育飛行團共出動“四式”戰鬥機5架,“二式”雙座戰鬥機7架,“一式”戰鬥機13架,輕轟炸機4架,向白城子以西的蘇軍坦克部隊進行攻擊轟炸,炸燬蘇軍坦克35輛。
在8月15日日本投降,8月16日關東軍下令全軍投降以後。蘇軍才在8月17日佔領佳木斯,在8月18日佔領齊齊哈爾,在8月20日以空降兵佔領哈爾濱。
深度軍事
蘇聯140餘萬大軍出擊東北時,昔日兵精糧足、裝備精良的關東軍精銳部隊,早就已經被一批批抽到太平洋戰場上做了美軍的炮灰了,此時的關東軍大部分都是老弱病殘和新招募的生瓜蛋子,沒有什麼戰鬥力。
日俄戰爭後,為了保障南滿鐵路這一侵略成果,日本在沿線“關東洲”地區設置了許多駐防巡邏部隊。此後,隨著侵略野心的擴大,日本國內出現了向滿洲分批次大規模移民的輿論,以求達到日本人在東北的人口比例優勢,並進而像吞併朝鮮半島那樣侵佔東北。於是“滿蒙開拓團”移民計劃被緊鑼密鼓地展開實施,配套的軍事力量——關東軍也相應地不斷擴大。九一八事變後,關東軍出兵驅逐了張學良的東北軍,扶植溥儀偽滿洲國政權,從此日本直接控制了東北地區。
此時的關東軍,的確是日本陸軍裡最有戰鬥力、裝備最精良的部隊。畢竟日本在東北花了大本錢,配合上軍隊的嚴苛訓練和相應的軍事堡壘設施,要攻佔它們還是需要付出巨大代價的。但和機械化程度很高的蘇軍、德軍、美軍相比,日本陸軍裝備的三八大蓋、薄皮坦克、歪把子機槍、馬拉板車實在是不怎麼樣,耀武揚威的皇軍也只是一支二流部隊,諾門坎戰役時就暴露出日軍裝備的短板,需要士兵綁著炸藥爬到蘇軍坦克下同歸於盡。可就是在這樣勝算對半開還勉強的情況下,日本還不斷地從關東軍抽調兵力和裝備,到太平洋島嶼上與美軍血拼。
等到蘇軍攻打關東軍的時候,這支部隊裡的很多士兵都是臨時徵召入伍的開拓團民,有的甚至還未成年,匆忙之間也來不及進行系統的軍事訓練,戰鬥力和戰鬥意志十分薄弱。在蘇軍的攻擊下,這些人一觸即潰,偶有依託軍事堡壘頑抗的也被蘇軍在入口灌入汽油點火焚燒,然後用推土機推平活埋。等到8月15日日本宣佈無條件投降,五六十萬關東軍齊刷刷地繳械投降,被拉去西伯利亞勞改。
竹山清溪澗
關東軍曾經是舊日本陸軍最強大的戰略集團軍,號稱皇軍之花。戰力最強的時候是1943年初,下轄:第1師團、第8師團、第9師團、第10師團、第11師團、第12師團、第14師團、第23師團、第24師團、第25師團、第28師團、第29師團、第57師團、第71師團。其中番號二十以內的都是甲種主力師團戰鬥力十分強悍。
後來隨著太平洋戰爭愈演愈烈,關東軍精銳部隊不斷調往太平洋戰場,不少精銳都被殲滅在了浩瀚太平洋的孤島上。到了1945年蘇軍發起進攻時,雖然關東軍仍有70萬之眾,但是戰鬥力不高,裝備也談不上精良。從下轄師團番號也可以看出,這是關東軍的的二十二個師團是第39師團、第63師團、第79師團、107師團、108師團、112師團、117師團、第119師團、122師團、123師團、124師團、125師團、126師團、127師團、128師團、134師團、35師團、136師團、138師團、139師團、148師團、149師團。主要以百字頭師團為主,基本就是算警戒部隊,平時也就是防範下游擊隊,戰鬥力已經從皇軍之花變成了皇軍之渣。
反觀蘇軍,在結束對德戰爭後蘇軍的士氣無比高漲。跟世界最強陸軍德軍的較量鍛鍊了出了蘇聯軍隊強大的戰役執行能力與高級指戰員的戰略指揮能力。而組織對日作戰的蘇聯元帥華西列夫斯基在蘇軍中的能力和威望僅次於朱可夫,是當時世界上最優秀的軍事指揮官之一。150萬經歷蘇德戰爭的蘇聯軍隊也是強橫無匹。
雙方在實力上根本不在一個數量級。
另外當年為了跟英美作戰日本跟蘇聯簽訂了互不侵犯條約,在蘇聯與德國你死我活的時候日本仍信守互不侵犯條約關東軍沒有進攻蘇聯的遠東軍區。所以日本從高層對蘇聯的進攻完全沒有思想準備,甚至在日本決定本土決戰的時候還制定了把天皇和重要的機關從東京撤到東北的打算。就在蘇聯宣戰當天,日本的外交使團還在莫斯科做著續約的努力。
在得知蘇聯宣戰後日本上下驚怒交加,痛罵蘇聯背信棄義。而蘇軍8月9日開始對於關東軍的打擊也成為壓彎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佈無條件投降。關東軍主力停止了抵抗就地投降,此次戰役日本關東軍被擊斃八萬三千人,被俘五十九萬四千餘人。
攻其不備也算關東軍這麼快就崩潰的一個重要原因。
瀟湘李俊陽
因為1945年的日本關東軍,戰鬥力十分差,所以在很短時間就被蘇軍消滅了。
關東軍
在諾門坎戰役中,日本關東軍的戰鬥力還是很強的。但是諾門坎戰役失敗後,關東軍這支原本準備用來進攻蘇聯的部隊,就逐漸演變為一支用來防禦的部隊(“北進”計劃嚴重受挫,轉而準備以東南亞為目標的“南進”計劃),戰鬥力也在之後的幾年內逐漸下降。
在1941年底,關東軍配備有大量戰鬥力較強的甲種師團(就是番號不大於20的師團):分別為第1師團、第8師團、第9師團、第10師團、第11師團、第12師團、第14師團、第23師團、第24師團、第25師團、第28師團、第29師團、第57師團。
關東軍
1942年,關東軍的兵力達到最高。到該年年底,其主力師團有,第1師團、第8師團、第9師團、第10師團、第11師團、第12師團、第14師團、第23師團、第24師團、第25師團、第28師團、第29師團、第57師團、第71師團。
1943年,因為日軍在太平洋戰場節節敗退,所以關東軍的主力,逐漸被抽調至太平洋戰場。到1943年底時,關東軍的主力師團有,第1師團、第8師團、第9師團、第10師團、第11師團、第12師團、第14師團、第23師團、第24師團、第25師團、第27師團、第28師團、第29師團、第57師團、第71師團。
蘇軍出兵東北
1945年初,日軍大本營再次將關東軍13個師團抽調至太平洋戰場。1945年4月,美軍佔領沖繩並開始空襲日本本土,日軍為集中兵力進行本土決戰,又從關東軍抽調7個師團和近三分之一的戰略物資回到日本本土備戰。
1945年5月,日本為防守蘇聯可能發起的進攻,再次擴充關東軍兵力:將在滿洲的25萬退伍的日本軍人重新徵召,編成8個師團、7個混成旅團、1個坦克兵團和5個炮兵聯隊,作為臨時部署兵力的補充。經過迅速補充,關東軍兵力達到24個師團,約70萬人。但是關東軍總人數的增加,只是一種表面現象。實際上,這支部隊武器裝備嚴重不足,而且兵員很多都是老人和孩子,軍事素質非常低落。
蘇軍出兵東北
蘇軍在1945年8月份出兵東北時遇到的關東軍,已經基本上是一支缺乏機動力和作戰經驗的的部隊。而蘇軍,不僅機械化程度很高,而且作戰經驗豐富。所以說,關東軍在很短時間被消滅是再正常不過的事。
鼎盛軍事
關東軍被成為日軍精銳中的精銳,從九一八開始苦心經營東三省14年,在中日戰爭、太平洋戰爭最激烈的時刻,也未被戰火殃及,這樣一支養在深閨中,像寶貝一樣被護著的部隊,為何面對蘇聯鋼鐵洪流時一潰千里?
蘇日軍事實力不在一個水平線上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五大戰場:蘇德戰場、歐洲戰場、北非戰場、太平洋戰場和中日戰場,跟其他四大戰場相比,中日戰場慘烈程度當仁不讓,但是技術水平是遠遠不如的。日本重海軍、輕陸軍,跟更加落後的中國軍隊打時,還能一邊倒的碾壓,但是若遇上強於陸軍作戰的蘇軍,那基本上時像紙一樣被突破。
日軍跟蘇軍相比,同樣級別的部隊,在火力配備上可以說是天壤之別,日軍的紙皮坦克、超輕型戰鬥機、故障百出的槍械,無論如何都是敵不過蘇聯的T34洪流、喀秋莎覆蓋和瘋狂伊萬式進攻的。
關東軍在多年的中日戰爭中已經被抽調一空
關東軍被稱為精銳,說明它確實在一定時期可當日軍的門面,但是隨著戰事發展,戰線拉長,70萬的關東軍從戰前變成戰爭末尾的60萬,好似數量上沒有減少太多,但是組成部隊的核心:兵員、將領、武器等都已經比戰前遠遠不如。組成關東軍的師團,已經沒有一支是1944年之前建立的。
中國戰場的慘烈和持久遠勝日軍的意料,14年抗戰進行到末期,關東軍的精銳早已被抽調進關內,並血灑中華大地,這也側面反映了中國戰場對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不可磨滅的貢獻。關東軍後補進去的部隊,無論是訓練、還是素質都大大退步。這些部隊怎麼能扛得住攜帶戰勝德國餘威的華西列夫斯基元帥率領下的蘇聯紅軍?兩個字:做夢。
戰爭大局一定,關東軍無非是螳臂擋車。到蘇聯紅軍姍姍來遲加入遠東戰場時,其實中日戰場局勢已定,這時候太平洋戰場,在美軍強大蛙跳戰術下,只剩日本本土未被佔領;東南亞戰場,中國遠征軍連戰連勝;中國本土戰場,也開始全線反擊;最後,連日本本土也已被汽油彈和原子彈毀傷到面目全非。
這時候,關東軍天時、地利、人和已經盡失,失敗是必然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