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前后艾草飘香,还记得小时候的艾饺的味道吗?


清明前后艾草飘香,还记得小时候的艾饺的味道吗?

现在很多土地上都撒过农药

还能吃到野生艾草做的青团

不用麦苗粉代替,那真是妈妈的味道了…


喜欢老土的、用野生艾草叶做的青团,毕竟是老底子的手艺啊,经得起时间…


清明前后艾草飘香,还记得小时候的艾饺的味道吗?


米粿叔他们家除了米粿,清明也会制作传统青团,不花哨,却是老底子的!


不算采艾草、炒料、揉皮的时间,再熟练的阿婆,一天也只能能捏200多只,跟机器生产是没法比…


清明前后艾草飘香,还记得小时候的艾饺的味道吗?

不算采艾草、炒料、揉皮的时间,

熟练的阿婆一天只能捏上200多只


清明前后艾草飘香,还记得小时候的艾饺的味道吗?

被收入《中国杭帮菜博物馆》

评为“新杭州名点名小吃”


比起使用艾草粉、色素给青团上色,米粿叔用地道的做法:采摘野生艾草捣烂入团,青团才会自带青草香气。

清明前后艾草飘香,还记得小时候的艾饺的味道吗?

而且野生艾草是一味中药:

理气血、逐寒湿、温经、安胎

还能针灸、烧艾条、泡脚...


现在很多土地上都撒过农药,长不出野生艾草了。去年,米粿叔都跑到江心岛摘艾草了…


所以才有那么多没有艾草的网红青团,用麦苗粉,麦苗汁替代。

清明前后艾草飘香,还记得小时候的艾饺的味道吗?

米粿叔跑到江心岛摘艾草

不用着色剂和艾草粉替代


艾草汆熟捣烂后,再与水磨粳米粉搅匀拌和,抟成半个拳头大的圆团,往里面包入各种甜、咸馅料,上蒸笼蒸熟。

清明前后艾草飘香,还记得小时候的艾饺的味道吗?

清明前后艾草飘香,还记得小时候的艾饺的味道吗?


做出来的青团皮软糯弹韧,比糯米粉做的好消化,不粘牙。恰到好处的艾草清香,不会掩盖住内馅的味道。


有嗜甜党爱的豆沙馅、芝麻馅,都是加了猪油增润提香,这样的馅才是完美的,细腻顺滑之余,还保留了豆沙、芝麻本身的香。

清明前后艾草飘香,还记得小时候的艾饺的味道吗?

不加猪油的红豆馅,都是耍流氓!


咸口推荐咸青饺。雪菜、豆腐干、笋丝、萝卜切丁,少油翻炒成馅,一口下去,脆的糯的,咸的鲜的,都有都有~

清明前后艾草飘香,还记得小时候的艾饺的味道吗?

这包青饺的速度,真的神啊...


老底子的手艺,绿色有机食品,无添加剂、防腐剂、0色素,新鲜艾草对身体真的有益。


甜口的芝麻、红豆,咸口党的青饺,每袋都是10颗,2袋起售。


现在下单,米粿叔现做现发!新鲜的很,想尝鲜要抓紧啦。


清明吃青团要追溯到周朝的寒食节。


两千多年前,晋文公重耳火烧绵山,误杀功臣介子推和他母亲,追悔莫及下令在他们的忌日禁止开灶用火。


为了填饱肚子,人们选择了这种蒸好的糯米团子作为冷食首选。后来江南一带就形成了用青团在清明节期间祭祀的风俗。

清明前后艾草飘香,还记得小时候的艾饺的味道吗?

表皮上看得见的艾草


江浙一带常见的青团,和所有的传统糕点一样,时间人工成本高,人人都可以做出来,但不保证能做得好吃。

清明前后艾草飘香,还记得小时候的艾饺的味道吗?


米粿叔处理细嫩的艾草,要用石灰水炝制24小时、再大火熬制去涩味,漂洗后再捣出浆汁。


与蒸熟的水磨粳米粉混合,揉出韧性十足的面团。


粳米做的青团皮,弹性很好不粘牙,不像糯米那么黏嗒嗒且不好消化。

清明前后艾草飘香,还记得小时候的艾饺的味道吗?

经过半小时不间断地充分揉和

才入口软糯有韧性,不粘牙


清明前后艾草飘香,还记得小时候的艾饺的味道吗?

像年糕一样,Q弹不黏

手工分成30g左右小段


不粘软糯的皮做好了,再抟成半个拳头大的窝口,往里面包入各种甜、咸馅料,收口,上蒸笼蒸熟。


青团千奇百怪的馅料里,以豆沙馅、芝麻馅最传统,加猪油翻炒两三个小时,时长不够浮油腻口,过火则会焦苦。

清明前后艾草飘香,还记得小时候的艾饺的味道吗?


咸馅倒是地方特色,米粿叔将雪菜、豆腐干、笋丝、萝卜翻炒,做馅。


能明显感觉到雪菜的气味和笋丝的鲜味,一咬就有清脆的颗粒,含着汁水,吃不腻的组合。

清明前后艾草飘香,还记得小时候的艾饺的味道吗?


蒸的时候,在锅底刷一层薄薄的油,就不会粘锅。


等待青团从草绿色变成圆润饱满的翠绿碧玉,色泽鲜亮,油光闪闪惹人爱。

清明前后艾草飘香,还记得小时候的艾饺的味道吗?

这才是真的艾草做的青团的颜色

那些粉粉的颜色,谁知道里面是什么


一定要在热乎的时候入口,味美的汤汁悄然滚进嘴里,烫得哇哇直叫却又不舍得放下。


表皮糯韧绵软,馅料馥郁浓厚,一口即可收获满腔春意。

清明前后艾草飘香,还记得小时候的艾饺的味道吗?


就连我们摄影大哥,都说这就是小时候的传统味道,有十多年没吃到了。


鹿鹿我必须说,这豆沙磨的可真细腻丝滑啊...

清明前后艾草飘香,还记得小时候的艾饺的味道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