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快評丨以直報怨,或許是一種正確的“對美觀”

 二個月前,中國一直被別人看笑話。

  二個月後,中國突然變成了全球相對安全的國家。

  這種劇情的轉換,有點像“過山車”,速度之快,變化之大,令人驚詫。

  網絡平臺,熱門的討論話題之一,就是如何對待曾經看中國笑話的人,比如說,那個特別“自以為是”的美國,前陣子就有不少美國政客喜歡拿別人不體面的事當笑料,不太厚道。

  據觀察,現在主要有兩大派別,一種主張“睚眥必報”,像瞪一下眼睛那樣極小的怨仇也要報復一下,心裡還要想著,“你小子也有今天?”必須以牙還牙,毫不留情。前段時間,關於中國是不是應該向美國出口口罩,大家夥兒就爭得面紅耳赤,仇美的情緒十分強烈。還有一種,主張“以德報怨”。這是老子說過的,不要記別人的仇,反而要給好處,以求感化別人。

  我始終如一的觀點,正確的“對美觀”,必須是“以直報怨”。

  這句話是孔子說的。有人問他,“以德報怨如何?”孔子反問:何以報德?意思是說,如果這樣,那你怎麼報答對你有恩的人呢?然後孔子回答:“以直報怨,以德報德”。

  “以德報德”,容易理解。你對我好,我也要報答你。比如,幫助我們的意大利,支持我們的巴基斯坦,以及日本、韓國等幫助我們的國家。現在我們緩過來了,當然應該幫助他們。這就是“天經地義”的情份。中國人的人文傳統,不會忘恩負義,更不會以怨報德,就是這個道理。

  什麼是“以直報怨”?我的理解,一直受南懷謹先生影響。他有一本書,叫《論語別裁》,我是經常帶在身邊讀的,特別是坐飛機,無聊至極,便會拿出來讀。後來,我喜歡把自己的論語觀,喚做”空中論語“。那麼,南老先生怎麼解釋這句話?

  你打我一記耳光,我不打你一拳,但吐你一口唾沫,不過分吧!總可以吧?因為你打我,我實在生氣。至少,你罵了我,我可以不恨你,但我不理你,這總可以吧?這就是“以直報怨”的道理。他認為,孔子的思想,主張明辨是非,率真以對,想怎麼做就怎麼做。

  不過,幾年之後,我的一位朋友,出版了一本書,叫《白說論語》。我們是好朋友,我的書,都是請他寫的序,他的書也請我寫,像人情一樣,還來還去。因為寫序的原因,我認真讀了他的書稿,還接觸了孔子和論語的許多觀點,其中,便有”以直報怨“。我的認識,”以直報怨“這句話,意思還是比較複雜的,並非僅僅是南老先生的那段口語化的解釋。

  以直報怨,關鍵字是直。這個直是什麼意思呢?直的本義,是指古時人們喜歡用直的樹枝來衡量長度,直其實就是一個有刻度的"尺"。也有觀點說,直字的引伸,就有公正、正直的意思,即要以正直對待曾經怨恨自己的人,凡事不過份,恰如其分。

  錢穆先生說過特別精闢的一句話:“直者直道,公平無私。我雖與彼有私怨,我以公平之直道報之,不因怨而加刻,亦不因怨而反有所加厚,是直也。”儒家的思想,似乎不提倡遷就有負於自己的人和事,堅決反對“愛敵如友”,主張用公正、率真、耿直和磊落去面對一切恩怨。同時,不存任何私心和成見,既體現人的尊嚴又公正無私,堅持一定的經世道德尺度,它也是一種有助於解決問題的處世原則。

  中國外交部的發言人說過,當我們最困難的時候,我們沒有收到過美國政府一毛錢。相反,挖苦諷刺倒是不少。現在,短短兩週,美國已成為疫情最嚴重的國家,感染人數攀升至全球第一。這個時候,以直報怨,或許就是最正確的態度。

  第一,我們不主張過份遷就有負於我們的人,也不主張“愛敵如友”。有些事,我們也是特別介意的。比如,美國有些政客,一直在持續汙名化中國,我們必須堅決反對,原則問題,不能退讓。第二,我們彼此有怨,但是我們也不會以怨報怨,過份感情用事。否則,就有點小家子氣了。中國人有大局觀,我們從全球抗疫的大局出發,充分認識到中美兩國必須合作,應該肩負起大國的責任。該同情的要同情,該合作的要合作,該支持的要支持。口罩、防護服、呼吸機,等等,只要“力所能及”,該賣的賣,不必較勁,人命關天之事,不能袖手旁觀。

  幾天前,美國哈弗大學教授尼古拉斯·伯恩斯明確指出:迄今為止的國際合作嚴重不足。如果世界上最強大的兩個國家——美國和中國——不能擱置誰應該為這場危機負責的口水戰並轉而更有效地發揮領導作用,那麼這兩個國家的信譽可能都會受到嚴重損害。這位教授,眼光還是深刻而長遠的。

  昨天,二十國集團特別峰會也發表了聯合聲明,聲明第一句話,開宗明義,相當深刻:前所未有的新冠肺炎大流行深刻表明全球的緊密聯繫及脆弱性。病毒無國界,需要本著團結精神,採取透明、有力、協調、大規模、基於科學的全球行動以抗擊疫情。

  這就是大局,也是必須有的大國擔當。“直者直道”,這個時候,如果沒有美國和中國這兩個國家的合作,這場全球戰疫的勝利曙光肯定是看不到的。

  令人欣慰的是,中美兩國的元首,今天又通電話了。這是姿態,也是好事。合則兩利,鬥則兩傷,大國之間,尤其如此。

* 以上只是作者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