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企接手武漢紅會物資管理2小時可發貨 快評:要信並用好市場力量

來源丨湖北紅十字會、華夏時報、新京報、石言(媒體人)


近期,湖北省紅十字會捐贈物資分配問題受到媒體和網民的高度關注和質疑,湖北紅十字會在官網回應:對物資分配中存在的問題深感痛心、自責和內疚,對媒體和網民的監督和批評表示衷心的感謝。將嚴格按職責、按規定、按程序接受和使用好社會各界捐贈的款物,竭盡全力配合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武漢市政府黨組成員李強此前也表示,紅十字會物資供應問題,一個重要原因是消耗量大於供應量。紅十字會在官網上發佈了急需的物資,捐贈的物資和這些急需物資從品種、型號、標準不是很好地對應。當然工作中也存在一些差距,比如週轉不夠快、調撥不夠及時。


為此,2月1日,國內規模最大的民營醫藥流通企業九州通受武漢新型肺炎防控指揮部的指派,協助武漢市紅會,在1月31日中午12點正式啟用了漢陽國博中心A2、A3館,負責武漢市紅會捐贈物資的物流運營管理。


據瞭解,目前所有商品的卸貨由武漢城投負責,入庫商品的分類堆碼由九州通下屬物流公司負責,商品質量和是否符合醫用標準由市場監督管理局派駐人員在負責,產品數量由武漢市統計局派駐人員統計。核驗無誤後,三方在入庫單進行簽字確認。


據介紹,九州通負責商品貨位庫存管理,同時將藥品、器械、重點器械產品類庫存交市衛健委,非藥品類交市發改委進行貨物的分配,物流公司接受上述單位的出庫要求,下發調撥指令,並在系統中開具出庫單並打印出庫揀貨單,現場揀選完成後,核減庫存確認,將揀選商品按照配送單位,投放出庫暫存區,等待配送。


九州通董事與秘書處主任劉志峰表示:“我們每天晚班人員會在24點進行扎賬,對當天收發貨完成的商品進行動銷盤點,保證賬務準確。”


另據媒體報道,在九州通代替武漢紅十字會負責捐贈物資的入庫、分配等工作之後,存儲發放井井有條。工作人員將捐贈物資分類整齊擺放,並在物品上張貼了明細表。九州通項目經理稱,對口罩、隔離服、護目鏡等物資建立了應急專區,每兩個小時報告庫存,按照指揮部的計劃出庫、選貨。


不過,九州通相關人員表示,以九州雲倉系統的運行能力來說,貨物從進庫到發貨,兩個小時可以完成。但並不是說,(武漢紅十字會)那些物資兩個小時就可以處理完。且物資的分配及配送不歸九州通負責。


民企接手武漢紅會物資管理2小時可發貨 快評:要信並用好市場力量

圖源:pexels


石言:任何時候都要相信並用好市場的力量


沸沸揚揚的湖北及武漢紅十字會一系列問題,是這兩天網絡關注的熱點,對這些問題的是與非,暫不去評論和下結論。今天有報道顯示,一家市場化專業醫療物資供應企業,接手了武漢紅十字會管理的緊急醫療物資捐贈庫,僅僅兩小時,此前持續多日的混亂低效局面便徹底改觀,從物資入庫到分發就全部理順了。


專業公司與紅十字會間的能力差別,一目瞭然。這種能力的天差地別,是不同維度級別的差距,只要雙方一直呆在各自的維度上,這種能力差就永遠存在並無任何彌平的可能。


這家公司是一家市場化公司,其所有能力,都是在市場化運作與競爭中建立起來的,它們應對與處理此類業務,早就有一套成熟高效並隨著市場要求與變化不斷提升的流程。對它們言,此次疫情中紅十字會遇到的這點事情,是一件極為簡單的日常業務,其複雜性也許連它們日常業務的十分之一都不如。這不是信口開河,此次疫情雖然緊急重大,但涉及的醫用物資種類並不複雜,與一個醫藥供應企業日常的綜合全品類業務相比,是極為簡單的。


但對紅十字會卻不然,這個準官僚機構,從管理到編制再到日常業務,遵循的是另一套業務規矩,是計劃與命令模式在今天的活化石。它無論組織結構還是運作模式,根本無法應對疫情所需。它當然可以把一切都推到人員不足上,對它來說這是事實。它的組織性質與編制約束,決定了這一點。但另一個事實是,你就是給它百倍規模的編制擴張,它今天的表現也不會有實質變化。因為它活在市場社會之前,它無法拎著自己的頭髮讓自己的雙足離開地面。一個手無縛雞之力的嬰兒,與一個力大無窮的重量級舉重大力士,在這點上毫無區別。


這就是市場與非市場對不同組織的賦能區別,天差地別。


我們要相信市場,越是在需求巨大而緊急時刻,越應該相信市場並因勢利導用好市場,而不是反過來,在這種時刻懷疑市場,理直氣壯地把自己那隻管不住的手強力伸出來彰顯它的無窮偉力。


比如口罩。我們這次也許是創造出了人類歷史上對口罩的最大最集中需求。這種需求量之大,使得我們所具有的人類歷史上最大的口罩產能都相形見絀。於是,我們便不假思索地把口罩徹底管了起來,從生產到銷售都管起來。但問題是,針對這次疫情所形成的特有需求,我們應該做的不是把現有產能徹底管起來。而是以各種手段鼓勵、刺激口罩生產產能的快速擴張。因為只有短期內數倍於現有產能的快速出現,才能真正緩解需求,做到起碼的緊平衡。把產能完全抓在自己手裡管起來,充其量只能產出現有產能下的最大產量,遠遠無法滿足實際需求。


如果管理者換一個思路,放開生產並在合理範疇內允許價格在特殊時期內上揚,在此前提下,用強制優先政府採購保障醫療機構基本所需,同時用生產補貼、用完全減免口罩生產與原料及生產設備生產鏈條的所有稅費等,來鼓勵企業迅速投資擴大產能,是不是效果會更好?以我國製造業的各種擴張“狂魔”能力,只要外部環境與條件適宜,以市場原則與手段驅動,口罩生產供給能力迅速擴張形成新增產能不是難事。把從生產到銷售都一把抓在自己手裡,能做到的最多也就是現有產能實現最大化,但這根本無法滿足實際所需。


改革開放四十餘年,我們從計劃經濟到有計劃的商品經濟,再到商品經濟,最終到市場經濟,每前進一步,都是對短缺經濟的一次革命,最終使得我們擁有了幾乎全方位全體系的商品生產與供給世界最大能力。但計劃與命令經濟思維,對一些人似乎是基因級存在,每逢面對問題時,總是本能地把那隻看得見的手伸出來去狠狠抓往死裡抓,總是不願去思考如何用好那隻看不見的手來更好地解決問題。


市場,是四十年改革開放給我們帶來的最大恩澤、福報與利器,任何時候,我們都要用好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