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周血單核細胞形態改變或“預示”新冠肺炎患者病情嚴重程度

外周血單核細胞形態改變或“預示”新冠肺炎患者病情嚴重程度

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徵(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ARDS)是COVID-19感染後的一種常見致死機制。這種病會導致“炎症因子風暴”的產生,單核細胞/巨噬細胞的過度激活和隨後的急性肺損傷,使得病人出現缺氧和呼吸困難,需要依賴呼吸機。

此前一篇發表在預印本網站Medrxiv上的論文對109名確診新冠肺炎患者進行分析,得出結論稱,出現ARDS的新冠肺炎患者,病死率接近50%,如果ARDS達到中重度,病死率更是高達70%。

如何早期識別和潛在干預那些有發展為併發症的最大風險的患者?此類研究可能具有很大的臨床應用價值。近日,一篇發表在medRxiv上的論文“COVID-19 infection induces readily detectable morphological and inflammation-related phenotypic changes in peripheral blood monocytes, the severity of which correlate with patient outcome”探討了這個問題。

研究人員於2020年初對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和西安第八醫院收治的28例COVID-19患者的外周血進行了詳細的流式細胞術分析,試圖找出有助於預測病情嚴重程度和患者預後的因素。

流式細胞術是一種生物學技術,用於對懸浮於流體中的微小顆粒進行計數和分選。這種技術可以用來對流過光學或電子檢測器的一個個細胞進行連續的多種參數分析。

研究人員最終表示,儘管沒有發現COVID-19患者與正常健康個體之間單核細胞數量的顯著差異,但他們確實發現了顯著的形態和功能差異,這在需要延長住院時間和ICU入院的患者中更為明顯。

COVID-19患者單核細胞較正常大,通過常規流式細胞術前向、側向散射分析容易識別,存在具有高正向散射的單核細胞的獨特群體(FSC-high)。

在更詳細的分析中,這些FSC-high單核細胞為CD11b+、CD14+、CD16+、CD68+、CD80+、CD163+、CD206+,並分泌IL-6、IL-10和TNF-alpha,與炎症表型一致。

外周血单核细胞形态改变或“预示”新冠肺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

(圖1:流式細胞術分析外周血發現COVID-19患者中FSC高表達。)

研究結論稱,鑑於單核細胞在COVID-19感染中所起的中心作用,認識到大多數常規自動血液分析儀所提供的有限信息是很重要的。事實上,單核細胞對患者病理的貢獻可能被忽視,因為嚴重疾病的患者可能是單核細胞缺乏症患者。這很可能反映了炎症單核細胞/巨噬細胞向肺部和其他受影響器官的遷移。外周血塗片形態學檢查顯示單核細胞稍大,不典型,空泡狀,但這些發現不是很具體。

研究人員稱,已經證明,在COVID-19感染的情況下,通過流式細胞術對FSC進行簡單的評估,可以快速識別出那些有越來越多的大的、活化的、分泌IL-6和TNF的單核細胞的患者,他們有嚴重的疾病,並且有最大的ICU入院風險。相比之下,正常單核細胞比例高的患者預後較好,恢復早,出院早。這些發現似乎是COVID-19的相對特異性,因為在其他病毒性疾病(如H1N1流感、HIV或漢坦病毒)患者中沒有發現類似的模式。

研究人員認為,在嚴重COVID-19感染的患者中,單核細胞的激活和相關的炎症反應與特徵性變化相關,這些特徵性變化可以通過簡單的基於血液的流式細胞術的分析快速識別,並進行連續監測。儘管研究因樣本量較小而有著侷限,但研究結果可能有助於指導COVID-19患者的預測和治療,值得在未來的研究中進一步評估和確認。

https://www.medrxiv.org/content/10.1101/2020.03.24.20042655v1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