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高祖刘邦为何在地方管理上选择郡国并行的制度?

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发展的历程中,加强中央集权成为历代统治者孜孜以求的目标。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彻底解决五百多年春秋战国天下纷乱的根源,采纳了丞相李斯的建议废除了分封制,而在地方管理上全面推行郡县治,当天下分为三十六个郡,统一由中央负责管理。

汉高祖刘邦为何在地方管理上选择郡国并行的制度?

汉高祖刘邦建立大汉王朝后,在地方的管理上一方面沿用了秦朝的郡县制,另一方面有部分恢复了分封制。也就是作为中央政府的大汉王朝仍然直接管辖一部分地方郡县,但是却把帝国内另一部分的土地分封给了一起打天下的功臣们。

那么汉高祖刘邦为何会把这两种制度结合起来使用?刘邦又是出于怎样的考虑开了历史的倒车重新恢复了分封制呢?

一.郡县制管理的高效性

相比于周朝的分封制,形成于战国时期的郡县制更有利于中央对地方加强管理。早在商鞅变法时期,秦国内部就实行了郡县制。此外,魏国和楚国也不分实行了郡县制。

汉高祖刘邦为何在地方管理上选择郡国并行的制度?

秦始皇一统天下之后,在原有六国及岭南新开拓的土地上全面推行郡县制。郡县制的推行让大秦帝国的国家统治力变得空前强大,有效的维护了当时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形成“

汉高祖刘邦仅仅比秦始皇小了三岁而已,他亲身经历了秦朝一系列政策的优势和弊端,在总结秦朝得失的基础上认可了郡县制在地方管理上的高效性。

大汉帝国在建立之初尽最大可能的在关中和蜀中地区继续推行郡县制,以此保障中央政府的权威地位。郡县制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成为西汉王朝走向强盛的助推剂。

汉高祖刘邦为何在地方管理上选择郡国并行的制度?

二.用分封制维持统治根基

楚汉相争之际,刘邦为了尽可能的取得其他诸侯的支持而不得已继续实行了分封的制度。他分封了韩信,彭越等一批异姓诸侯王,以拉拢他们一起对付残暴不仁的西楚霸王项羽。

刘邦战胜项羽之后,刘邦又转而对这些异姓诸侯王采取逐个消灭的措施。在吕后的配合下,楚王韩信和梁王彭越被残忍的杀害。淮南王英布被逼起兵造反,汉高祖刘邦亲率大军平定。

后来刘邦又鉴于秦朝灭亡时,赢秦宗室没有力量救援的教训,转手将被消灭异姓诸侯王的封地分给了自己的子侄兄弟们,并与大臣们相约定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

汉高祖刘邦为何在地方管理上选择郡国并行的制度?

刘邦认为血缘关系要比外人要靠得住,这样的举措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的确起到了稳固大汉王朝统治基础的积极作用。然而无论是异姓诸侯王还是同姓诸侯王,最终都会对中央政府的权威发起挑战。

三.时代变革的短暂反复

秦始皇废分封而行郡县,汉高祖郡国并行。这些举措都符合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地方管理上郡县制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分封制则是一种逆历史潮流而为的行为。

后来的历史事实证明即便是刘氏宗亲诸侯国也会对中央政权产生激烈的冲突。无论是汉文帝时期的淮南王之乱,而是汉景帝时期的七国之乱都印证了这一事实。

汉高祖刘邦为何在地方管理上选择郡国并行的制度?

能否有效解决分封制弊端的问题直接决定了封建王朝是否走向繁荣昌盛。所幸的是刘邦的后继子孙很好的解决了这一问题。汉文帝刘恒和汉景帝刘启都在各自统治时期内逐步削弱了刘姓诸侯王的势力。

等到刘邦的曾孙汉武帝刘彻即位后,刚才大略的汉武帝刘彻在主父偃的建议下实行了推恩令,有效的削弱了诸侯王国的势力,从而把西汉王朝的发展推向了历史发展的高峰。分封制也在历史发展的潮流下偃旗息鼓。

汉高祖刘邦为何在地方管理上选择郡国并行的制度?

综上所述,汉高祖刘邦之所以在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是对当时历史环境的一个仔细考量。无论是为了笼络功臣分封异姓诸侯王,还是为了延续刘家天下分封同姓诸侯王,都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弊端。这些弊端又被刘邦的后世子孙很好的解决了,西汉王朝最终在汉武帝时期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大一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