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30萬人在線觀看 張伯禮院士領銜新冠肺炎中醫多學科論壇直播

“中醫救治團隊堅持中西醫並重、中西藥並用的方針,同心協力、全力以赴地投入到了抗擊新冠肺炎的工作中。”3月22日,“中醫戰疫、中國方案,新冠肺炎中醫多學科論壇網絡直播”成功舉辦。

中央肺炎疫情防控指導組專家組成員、天津中醫藥大學校長張伯禮院士攜手援鄂一線與後方中醫藥專家,共同分享了中醫抗疫的寶貴經驗。該活動由《醫師報》社、《中醫雜誌》聯合主辦,紅日藥業協辦。

近30萬人在線觀看 張伯禮院士領銜新冠肺炎中醫多學科論壇直播

“張伯禮院士出征武漢近兩月,帶領中醫藥人在抗疫一線做出了卓越的貢獻,今天,他領銜前線後方的專家們,共同分享抗疫的經驗與故事。”《醫師報》社執行總編輯張豔萍女士主持直播會議。

近30萬人在線觀看 張伯禮院士領銜新冠肺炎中醫多學科論壇直播

紅日藥業總裁鄭丹女士表示,“三藥三方”是國家在抗疫實踐中篩選出的有療效方藥,“三藥”之一的血必淨注射液,因為能夠改善重症患者的病情,降低病死率,以及權威循證的證據積累,始終被中醫和西醫專家認可,連續納入了國家診療方案,血必淨在治療重症新冠肺炎中展現出的獨特療效,得到了一線救治專家和醫生的肯定,同期啟動了血必淨基礎和臨床研究都已經接近了尾聲,準備對療效和安全性進行分析和總結。“三方”中的湯劑處方,採用紅日康仁堂的全成分中藥配方顆粒也能夠滿足調配需求,配方顆粒調劑快速,使用方便,與時間賽跑,紅日藥業也在第一時間分別調配了新冠肺炎的預防方、普通和重症患者的治療方,投放到了疫情嚴重的地區,保證了臨床一線個性化的預防和治療需求,抗擊疫情的戰場也充分展示中醫藥守正創新成果的平臺,當前疫情又在全球蔓延,我們期待中醫藥走出國門,紅日藥業極力響應號召,助中醫藥走向世界。

近30萬人在線觀看 張伯禮院士領銜新冠肺炎中醫多學科論壇直播

直播當天吸引了近30萬人在線觀看,其中醫師報直播平臺12萬人,醫師報今日頭條號5.4萬,央視頻和康訊直播12萬,這是一場中醫人的饕餮盛宴。


直播嘉賓

張伯禮院士 中國工程院院士、天津中醫藥大學校長

劉清泉教授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中醫醫院院長

王 顯教授 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院長

劉東國教授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中醫醫院副院長

鄭 丹總裁 天津紅日藥業股份有限公司

馬魯鋒博士 配方顆粒關鍵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中心

近30萬人在線觀看 張伯禮院士領銜新冠肺炎中醫多學科論壇直播

識別二維碼 觀看直播回看

張伯禮:中醫在疫情中試煉成長

截至3月22日,72歲的張伯禮院士已連續在武漢工作近兩個月了。由於連續奮戰,張伯禮院士膽囊炎發作,2月19日,在武漢接受了微創膽囊摘除手術。術後他卻依然堅守崗位,並且幽默地表示,“這回我把膽留在了武漢,更加與武漢市民肝膽相照了!”

近30萬人在線觀看 張伯禮院士領銜新冠肺炎中醫多學科論壇直播

張伯禮院士正在直播

分類管理 中藥漫灌


張伯禮院士初到武漢,即馬不停蹄地到各大醫院實地調研,疫情大面積爆發,各大醫院的發熱門診里人滿為患,形成了最佳傳染環境。因此,張伯禮提出必須將發熱的、留觀的、密接的、疑似的“四類”人員隔離開來。


張伯禮院士及專家組當機立斷,對這四類人採取“中藥漫灌”的方式。張伯禮院士指出,隔離患者恐懼、焦慮心理非常嚴重,對這些病人要抓緊時間給予中藥治療,一方面不耽誤救治時間,控制住病情,另一方面對病人心理也是一種安撫,穩住情緒,提升信心。


“採取措施後一週,效果明顯,隔離患者的確診率,由原來的90%下降到30%。”張伯禮院士強調。


0轉重、0復陽、0感染


得知武漢要建立多家方艙醫院,張伯禮院士與劉清泉教授聯合請纓,要求中醫整建制承包方艙醫院。2月12日,張伯禮率領209名醫護人員組成的中醫醫療團隊,進駐江夏方艙醫院。


“我們採取了全新的方艙醫院管理模式:以治療為輔,關愛為主。”張伯禮院士表示,在疫情之初我們已經積累了治療輕症的豐富經驗,對於治療充滿信心。我們要做的是給與患者充分的關愛,床是熱的、水是熱的、飯是熱的、藥是熱的,所有的服務都是熱的,把我們的關愛與信心傳達給患者。在方艙醫院中,醫患共同組成了一個和諧的大家庭,患者主動幫助醫生髮藥、清垃圾,幹起了力所能及的工作。


2月14日開艙到3月10日休艙,江夏方艙醫院實現了患者0轉重、0復陽,以及醫護0感染的佳績。


一部抗疫史,也是中醫進步史


“每一次大疫,都是對中醫抗疫理論的試練,在總結中不斷提升。”張伯禮院士指出,中醫抗疫有3000多年的歷史,有記載的大疫共有500餘次。中醫對於疫病的認識,在防治實踐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形成了完備的理論體系,一部抗疫的歷史,也是中醫進步的歷史。


在此次新冠肺炎防控中,中醫專家很快確定了疫病的發病機理,寒、溼、毒三者結合為病,據此篩選總結了能夠充分體現中醫藥療效優勢的“三藥三方(三藥:血必淨注射液、金花清感顆粒、連花清瘟膠囊;三方:清肺排毒湯、化溼敗毒方、宣肺敗毒方)”,並廣泛應用,惠及患者,造福社會。


張伯禮院士表示,中醫藥全程參與新冠肺炎的治療中,對於輕症與普通型,中藥可顯著縮短患者的退熱時間和痊癒時間,明顯降低輕症轉重症的比率,同時改善患者的中性粒細胞,淋巴細胞計數等理化指標。


對於重症、危重症的治療,張伯禮院士強調,應儘早結合使用中藥注射劑。如在新冠中多次被提及的炎症風暴,在發現炎症因子增加的早期,要及早、要足量使用三藥中的血必淨,可以收到很好的療效。


在疫情發展的現階段,張伯禮又把注意力放到了患者的康復上,不僅在武漢多家醫院建立了新冠肺炎中醫康復門診,還將建立專門針對醫護人員的康復中心,關心那些在抗疫中受感染的醫護人員。張伯禮院士表示,中醫在抗疫中全程參與,所發揮的作用是有目共睹的,其作用可以載入史冊。


張伯禮院士呼籲:“中國世衛組織COVID-19聯合考察報告中沒有提到中醫藥,我們表示遺憾,特別最近總結的中國經驗裡,仍然沒有中醫藥,我們也表示遺憾。實際上這次從上到下,從國內到國外,都承認中醫藥治療新冠肺炎是整個中國方案的亮點,我希望在這塊,能引起相關部門的重視。”


張伯禮院士強調,國外對中醫藥的重視,已經在國外民間引起了“遍地開花”,也來函來電讓我們分享中醫抗疫的經驗。中醫藥在這次抗疫打了一個漂亮仗,中藥早期介入、全程介入是我們的經驗。中醫西醫都是醫,優勢互補,更大挽救病人的生命,是中國人的福氣。


王顯:高血壓與新冠肺炎的不解之緣

“下半年,特別是在冬至前後,也就是連續到明年春季,要有瘟疫發生……”2019年7月,中國科學院王永炎院士運用五運六氣預測的疫病,與新冠肺炎不謀而合。視頻在朋友圈廣為流傳,有人驚歎、有人質疑。王顯院長在直播中詳細地講解了五運六氣與自然、與人體的關係,以及高血壓與新冠肺炎的不解之緣。


近30萬人在線觀看 張伯禮院士領銜新冠肺炎中醫多學科論壇直播

王顯院長指出,己亥2019五運六氣的特點是:“土運不及之年”易發洪災,在人體則脾胃功能易受損;“厥陰風木司天”自然界表現為狂風怒號、飛沙走石,在人體測肝氣偏旺,氣機上衝易出現高血壓;“少陽相火在泉”則地下偏熱偏燥,在人體則易患高血壓。


而新冠肺炎與高血壓關係密切。中國CDC發表的規模最大的新冠肺炎患者資料顯示,12.8%的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合併高血壓,這部分患者的粗病死率約為6.0%,而整個確診病例的粗病死率為2.3%。


“1月26日公佈的40例新冠肺炎死亡病例中,23例有既往病史,其中60.9%的死亡病例合併有高血壓。”王顯教授強調,由於應激和焦慮導致兒茶酚胺升高,病毒通過ACE2途徑等,均可導致血壓升高,但同時由於攝入不足、發熱、出汗等,導致容量不足和電解質紊亂,引起血壓下降;血壓升高與降低成為新冠肺炎死亡的重要原因,管控血壓十分重要。


劉清泉:乾貨!危重症治療一線經驗分享

劉清泉教授介紹了新冠肺炎重症的臨床特點,他表示,在診斷時應參考中西醫各項指標,如臨床發現淋巴細胞越低,危重度越高,數值趨近為0的患者,死亡率極高。而肺內病變在72小時內快速進展的患者,也較危重。在中醫四診合參中,可以觀察到患者舌質暗、紫、紅、絳,舌苔厚膩。


近30萬人在線觀看 張伯禮院士領銜新冠肺炎中醫多學科論壇直播

“肺腸同治,同時採用瀉肺與通腑兩種方法。”劉清泉教授強調,病在太陰肺,肺與大腸相表裡,因此,在治療時要兼顧肺與大腸。而在治療的具體手段上,強調祛邪與扶正。祛邪主要包括髮汗、解毒、清熱、活血和化痰;而扶正則主要增液、救陰、通陽、益氣和固脫。

劉清泉教授強調,現代醫學呼吸通氣、ECMO等手段,維持了患者的生命,為中醫療法的起效,創造了基礎,贏得了寶貴的時間。

劉清泉教授還推薦了重點的11個方劑和藥物。而為治療急症而研製的中藥注射劑,在本次疫情中起到了立竿見影的療效。

“在本次疫情中起重大作為的血必淨,在2004年上市,十幾年來,積累了豐富的基礎與臨床證據。”劉清泉教授指出,血必淨可以發揮抗炎作用,起到血管內皮保護作用以及改善凝血功能異常的作用,此外,其對免疫功能的改善也不容忽視。近期研究發現,血必淨還對炎症因子的釋放有抑制作用,為其抑制新冠肺炎的炎症風暴提供了理論依據。

此外,劉清泉教授重點介紹了大黃、人參等的應用要點及應用時機,乾貨滿滿,都是臨床一線的寶貴經驗。


劉東國:新冠肺炎防控把好關

劉東國教授指出,首先嚴把醫院入口關,縮減入口,讓人流物流力爭單向流動。在入口處設置體溫監測、預檢分診、發熱或流行病史患者登記,並建立專科門診分診臺、病區入口要設置第二道發熱或流行病史監測。


近30萬人在線觀看 張伯禮院士領銜新冠肺炎中醫多學科論壇直播

隔離病房、過渡病房要不要設?怎樣設?設置多少?誰來管?一時間,這些問題紛至沓來。劉東國教授意識到,除傳染病專科醫院及有傳染病病房的醫療機構符合傳染病收治設置外,絕大多數醫院病區是非傳染病病區設置。在疫情爆發期間,根據疫情情況,要逐步對病房 收治進行減容。將部分病房作為隔離病房或者住院過渡病房。他還將每個病區根據床位設置1或2個隔離房間,以作為應急使用。

在醫護管理上,劉東國教授強調,職工管理在於細;患者及家屬管理在於嚴。對於兩者的管理,他列出細則,在全院進行普及,確保了疫情期間醫護與患者的安全。


夏文廣:新冠期間創四個“第一”

“湖北省中西醫結合醫院在疫情期間創造了四個第一。”夏文廣教授驕傲地表示。


近30萬人在線觀看 張伯禮院士領銜新冠肺炎中醫多學科論壇直播

第一個上報新冠肺炎疫情的單位。醫院呼吸與重症醫學科主任張繼先教授以超強的專業敏感意識,最早判斷並堅持上報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醫院高度重視並配合她,為疫情防控工作拉響警報,為國內新冠疫情的早期防控爭取了時間。

第一個國家科技部應急攻關立項。疫情期間,醫院積極開展中西醫結合防治新冠肺炎的臨床研究,努力提高新冠肺炎的臨床療效,及中西醫結合在重症及危重症的應用。

第一個發表中西醫結合論文。《中西醫結合治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34例臨床研究》,中西醫結合治療在各項檢查指標衡量下,總體療效明顯優於單純西藥治療,體現了中西醫結合治療的優勢。中醫藥在新冠肺炎防治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第一個全國成立新冠肺炎康復病區。新冠肺炎康復單元是指對病情穩定的患者採用多學科團隊合作的方式,進行康復診療活動的一種工作模式,將對新冠患者的康復提供經驗。

馬魯鋒:發佈8.4萬人參與的戰“疫”防控科普調研報告

為了解大眾對新冠肺炎防護知識掌握情況以及在疫情下的心理健康情況和對中醫藥的認知情況,在《醫師報》等平臺上發起了調研,共84054人參與答題。馬魯鋒博士在直播中公佈了本次調研結果。

研究顯示,對口罩處理、如何確認是否為密切接觸者等相關知識需進一步提升;疫情期間,可能有相當比例的參與者有焦慮、抑鬱等心理問題及睡眠問題。

此外,調研還發現,大眾對中醫藥及配方顆粒認知及使用需要進一步提升。中藥配方顆粒追求“全成分”理念,以傳統湯劑為標準,用紅外指紋圖譜為質控手段,通過合理的現代化工藝設計,將湯劑提取到的飲片的成分,全部轉移到配方顆粒中。

近30萬人在線觀看 張伯禮院士領銜新冠肺炎中醫多學科論壇直播

“為還原老祖宗那碗湯,配方顆粒關鍵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中心對560味中藥、131個經典方和78組藥對進行研究。”作為業內第一個正面面對單共煎問題的企業, 馬博士以四君子湯為例,詳細講解了全成分提取,模擬湯劑共煎環境,確保物質基礎一致,馬魯鋒博士表示,我們建立了湯劑標準,進行紅外比對篩選,設計“全成分”工藝,創造了36項發明專利,最終研製出無限接近湯劑的全成分顆粒。


移動互聯網時代已來臨,數字化健康教育和互聯網醫院成為一種趨勢

40歲以下參與者佔87%,80後甚至更年輕些的這代人,為數字原居民,互聯網成為人們的生活方式,手機已經成為我們人體的器官。WHO表明,一個人的健康60%與生活方式相關,每個人應該是自己的健康第一責任人。MOOC模式(大型開放式網絡課程,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 帶動在線教育行業的發展,使數字化健康教育成為一種趨勢。

另一方面,也看到互聯網醫院大勢所趨。2月份,疫情爆發期間,互聯網平臺諮詢需求明顯增加。以某平臺為例,2月諮詢量為23萬多人次,已與某三甲中醫院非疫情期間的月均門診量基本持平,而三甲醫院門診量則大幅下降,不足2萬人次。依託互聯網+健康平臺,有利於實現4個W:連接醫生和患者(Well connected),實現醫醫互動、醫患互動和患患互動;重構醫患診療模式(Well frame),通過互聯網手段對患者進行持續的隨訪和院外指導,不斷優化診療方案;醫生獲得科研信息(Real World Study),實現臨床科研一體化,患者實現健康目標(Wellness)。

馬魯鋒博士表示,我們都是中醫藥追夢人,我們願與大家一起追求中醫藥現代化、國際化,共同為健康中國而努力。

“新冠肺炎疫情在中國已經取得了階段性的勝利。在與病毒過招的兩個多月中,中醫藥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張伯禮院士強調,我們雖然沒有治療病毒的特效藥,但我們有應對疫情的有效方案。在疫情海外肆虐的當下,中醫藥人願意貢獻中國智慧,中醫方案,與世界分享,為全人類謀健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