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衰退之下,中國能否成為資金的避風港?

美國已故經濟學家加爾佈雷斯在其名著《1929年大崩潰》中談及股市崩盤時寫道:“一隻充滿氣的皮球一旦被捅破,就不會有條不紊的漏氣。”

加爾佈雷斯的這句話用在當下全球投資市場再恰當不過。美股、黃金、石油,所有市場的暴跌都是史詩級的,每個投資者每天都在見證新的歷史(不是每個人都有如此的幸運)。

全球衰退之下,中國能否成為資金的避風港?

3月18日,道指終於失守20000點,並再次盤中觸發熔斷機制;本週美國WTI原油累計下跌29%,創1991年以來的最大單週跌幅;被認為避險資產的黃金也是一潰千里,跌破了1500美元;5月份交割的白銀期貨價格下跌72.3美分,跌幅5.8%,收於11.772美元/盎司,創2009年1月以來新低;全球債市也被髮洩式拋售,美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一度跌破了0.5%的大關,創150年來的新低......

全球衰退之下,中國能否成為資金的避風港?


全球衰退之下,中國能否成為資金的避風港?

市場這種自殺式的表現,已經無法用正常的思維去解釋,一切過去的邏輯都被市場震撼的表現所顛覆,一切估值和模型在市場面前成了可笑的小丑。表面上看,歐美正在經歷一場可能引發全球大衰退的金融危機。而這背後,則是投資者對歐美等國能否抑制新冠疫情信心喪失殆盡。很顯然,這是一場由公共衛生危機引發的人類有史以來最可怕的經濟危機和社會治理危機。不管政府做什麼,市場都會以恐慌式的表現給予回應。如果四平八穩的應對,市場跳水;如果出狠招一次打光所有的子彈,市場以更大的恐慌回應。也就是,不管政府做什麼,或者什麼都不做,都會引發更大的恐慌。

在最恐慌的情況下,唯有現金才是最安全的選擇,這也是為什麼最近美元指數大漲的主要原因,也解釋了,為減少資本外逃,央行未將3月LPR利率進行下調下調。

全球衰退之下,中國能否成為資金的避風港?

雖然歐美最近都出臺了一系列非常規的措施應對疫情對經濟的重大沖擊。美聯儲動用了很多非常規武器,特朗普政府無所不用其極救經濟。但殘酷的事實是,新冠疫情由於前期的麻痺大意導致目前處在一個爆發的高峰期,全球感染人數已經超過了20萬,美國感染的人數已經超過了1萬人,三週之後歐美疫情能夠進入平穩期已經是最最樂觀的預計。世衛組織已經悲觀到認為很難預測疫情“拐點”什麼時候到來。這也意味著,病毒對全球經濟的毒殺還在繼續,任何按照常規思維進行操作的邏輯都得被打臉。最不好的預計是,到今年9月份,病毒才會被徹底抑制,全球經濟的秩序才會恢復。如此,則意味著,全球毫無懸念會進入一次大衰退。

全球市場都在恐慌,不幸之中的萬幸是,中國已經基本控制住了疫情的蔓延,目前的主要任務是消滅存量,並儘可能恢復被疫情打亂的社會經濟秩序。然而,這次疫情對全球經濟的摧毀可謂空前。歐美作為中國產品的主要出口市場,中東作為中國能源的主要來源地,在他們因為疫情而導致經濟停擺的情況下,中國不可能獨善其身。比如,A股,過去10年幾乎就沒有怎麼漲過,這是否意味著,在歐美股市下跌的時候我們可以巋然不動?下跌是必然的,但跌幅遠遠小於美股。

那麼,中國資產有沒有可能成為全球的避風港?

不管歐美等國的疫情如何蔓延,中國最艱難的時刻已經過去這是不爭的事實。海外疫情對中國有影響,但目前中國是全球大國中最安全的,冷凍的經濟已經重啟,可以說,中國的很多經濟指標已經觸底,反彈的概率非常大。

①先談人民幣,最近人民幣兌美元下跌明顯。3月19日離岸人民幣兌美元一度跌破了7.15的關口,創去年10月以來的新低;3月20日在岸人民幣兌美元也跌破7.10的關口。

全球衰退之下,中國能否成為資金的避風港?

但是,最近人民幣兌美元的貶值並非人民幣自身走弱,而是被迫貶值。是因為全球對美元的需求加大,導致美元指數升值,美元指數3年來首次突破了102,美元的被動升值導致了人民幣的被動貶值,並不是人民幣本身出了什麼問題。

全球衰退之下,中國能否成為資金的避風港?

相對於其他貨幣,人民幣仍然是最堅挺的貨幣之一。英鎊則跌成了狗,跌到了1985年以來的最低點。我個人的判斷,美元的流動性短缺會逐漸解決,美元指數也會下跌,持有人民幣仍然是一種安全的選擇。今年如果沒有疫情,人民幣兌美元應該是升值而不是貶值。

②再談中國房子。有人說,中國房子和美國股市是過去10年全球最大的兩個泡沫。現在,美股這個泡沫已經被捅破,那麼,中國房子大跌的概率有多大?首先我並不同意中國房價是全球最大的泡沫之一,一個國家的房價泡沫究竟大不大,其實在經濟學和投資學中都找不到標準答案。我們說中國房地產泡沫已經說了10年了。其次,中國房價其實區域差距很大,房價超高的城市在中國的比例不會超過10%,絕大多數城市的房價是合理的;第三,中國房價未來出現波動是正常的,沒有永遠上漲的價格,一些城市出現房價的調整再正常不過。比如在過去兩年多,被視為最堅挺的北京房價就出現了明顯的調整,這很正常,因為的確太高了。但如果今年沒有疫情,包括北京在內的一線城市的房價今年應該反彈。第四,疫情對中國房地產並沒有造成真正的衝擊,因為需求總體上是存在的,但供給卻在短期內因為停工而急劇減少。這意味著一些城市的價格甚至會在疫情後反彈而不是下跌。當然,如果疫情最終對中國經濟造成了實質性的殺傷力,那另當別論。最後,這次疫情,也對中國城市的治理能力進行了一次真正的壓力測試和體檢,疫情對中國各個城市進行了一次打分。相信這次疫情結束之後,中國一些城市的房價由於其治理能力得到了展示而繼續上漲。比如,武漢,我認為武漢在疫情之後會加速進入中國一流城市的行列。這次大考,武漢人民付出了代價,但對武漢這個城市各個方面可以說得到了全方位的提升,武漢的未來值得期待。

原文參考,光遠看經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