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質小麥栽培技術,田間管理,以及病蟲害防治措施

近年來,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生活水平得到普遍提高,小麥品質也越來越受到了人們的廣泛重視。發展優質專用小麥是實現糧食優質化的迫切需要,對滿足市場需求,推動農業結構調整,發展農村經濟具有重要意義。

介紹了優質小麥的高產栽培技術,包括品種選擇、播種、合理密植、施肥標準、田間管理、病蟲害防治、適時收穫等內容,以期為優質小麥的栽培提供參考。詳情如下:

優質小麥栽培技術,田間管理,以及病蟲害防治措施

1 品種選擇

優質小麥是指品質優良,具有專門加工用途,並經過規模化種植、區域化生產、種性純正、品質穩定,並達到國家專用小麥品質標準,能夠加工成具有優良品質標準的專用食品的小麥。優質小麥既受遺傳基因的控制,又受環境條件和栽培技術的影響。要搞好優質小麥生產,就必須從品種入手,運用科學的栽培技術,採取一系列的技術措施,才能實現高產、優質、優價,以達到增產增收的目的。

水地品種:菸農19、濟麥19、臨豐615,邯6172、晉麥54。

旱地品種:臨旱536、運旱21—30、河東TX?006、晉麥47。

優質小麥栽培技術,田間管理,以及病蟲害防治措施

2 適期播種

播種時間以9月25日一10月5日為宜。

3 適宜密度

每1h㎡播量120~150kg為宜,播種深度3~5cm為宜。播種要均勻,以確保苗全、苗齊、苗壯。超過播種適期的,每晚播1d,每1h㎡播量增加7.5kg。

優質小麥栽培技術,田間管理,以及病蟲害防治措施

4 施肥標準

按單產7500kg/h㎡,每1h㎡需施有機肥45000~75000kg,純氮210~240kg(氮肥1/2底施,1/2拔節期追施),純磷112.5kg。微肥:硫酸鋅15kg,硼砂7.5kg,硫酸錳15kg,鉬酸銨7.5kg,可做基肥、種肥,葉面追肥。

葉面噴肥:在小麥孕穗期和灌漿初期噴施微肥、磷酸二氫鉀、尿素等肥料,提高粒質量和籽粒蛋白質,增加產量和改善品質。

5 土壤處理和種子處理

由於近幾年小麥病蟲害發生嚴重,尤其小麥腥黑穗病、小麥全蝕病、小麥白粉病,以及小麥吸漿蟲等地下害蟲偏重發生,因此,必須進行土壤處理和種子處理。

優質小麥栽培技術,田間管理,以及病蟲害防治措施

5.1 土壤處理

用3%快拿顆粒劑,每1h㎡用30袋拌112.5kg細紗或細土均勻撒在田間。可防治小麥吸漿蟲、螻姑、蠐螬、金針蟲等地下害蟲。

5.2 種子處理

防治地下害蟲可用質量分數40%的甲基異柳磷、或質量分數為35%甲基環硫磷、或75%的3911、或50%的辛硫磷按種子量0.2%拌種;防治全燭病或苗期鏽病、白粉病,可用20%的粉鏽寧、10%立克秀,均按種子量的0.15%~0.2%拌種。

優質小麥栽培技術,田間管理,以及病蟲害防治措施

6 田間管理

6.1 冬前管理

6.1.1 查苗、補苗和澆凍水

澆凍水時間應掌握在夜凍晝消時進行,一般在11月20日左右,要澆足澆透。不宜過早或過晚。過早氣溫高,土壤水分蒸發快,起不到凍水的作用;過晚造成土壤結冰或裂縫,使根系受凍害。

6.1.2 中耕、破板、除草、治蟲

小麥生長進入分櫱後,可能因為降雨、冬澆、冬暖造成麥田板結、草害蟲害嚴重,應及時進行中耕、破板、除草、治蟲。對大面積草害,應在天暖中午用杜邦巨星或者麥凱噴霧防治。近年來,絳縣麥田多發生紅蜘蛛、麥蚜危害,應及早用咕蟎靈、毗蟲啉噴霧防治。

優質小麥栽培技術,田間管理,以及病蟲害防治措施

6.1.3 及時鎮壓

翹虛麥田應在越冬前及時鎮壓,踏實土壤,減少水分蒸發。

6.2 春季管理

春季頭水很重要,要視麥田土壤墒情、苗情而定,墒情、苗情好的可適當晚澆,反之,則應適當早澆,一般在3月上中旬澆第1水,此時正值小麥起身期,是小穗分化期,是決定小麥穗子大小的關鍵時期,要加強肥水管理,一般隨水施碳銨750kg/h㎡,或尿素300kg/h㎡。

6.3 拔節期管理

4月上旬小麥進入拔節期,是小花分化、決定穗粒數多少的關鍵時期,此期一般降雨偏少,應注意適時澆水。施肥應視苗情而定,如果出現脫肥現象,可每1h㎡施尿素75~150kg,不易用碳銨。此期氣溫變化頻繁,要注意防止小麥凍害。

優質小麥栽培技術,田間管理,以及病蟲害防治措施

6.4 揚花灌漿期管理

6.4.1 澆好灌漿水

小麥抽穗揚花後,就進入灌漿期,此時,溫度升高,蒸騰增大,根系吸收水分增多,所以灌漿水要澆足澆飽,以滿足小麥灌漿期對水分的需要。澆水時要謹防小麥倒伏,群體過大不澆,風速過大不澆,等風過後再澆。

6.4.2 搞好“三噴”

三噴是指把殺蟲(主殺蚜蟲)農藥、微肥、作物生長調節劑按一定比例混合噴霧,既殺蟲又補肥,保根養葉,防止早衰,延長葉片功能期,最大限度地提高粒質量。在灌漿期用尿素或磯酸二氫鉀進行葉面噴肥,可以有效提高粒質量,增加產量。

優質小麥栽培技術,田間管理,以及病蟲害防治措施

7 適期收穫

蠟熟末期至成熟初期及時收穫。要做到單收、單曬、單藏,嚴防混雜,以免影響品質。

8 病蟲防治

小麥一生中常發生紅蜘蛛、蚜蟲、白粉病、黑穗病、全蝕病、鏽病等危害。後期對病蟲害的防治,要嚴禁使用高毒、髙殘留農藥,以確保小麥品質。

優質小麥栽培技術,田間管理,以及病蟲害防治措施

8.1 防治紅蜘蛛

可每1h㎡用質量分數40%的氧化樂果乳油750-1050mL兌水750-1125kg噴霧,或用阿維菌素、噠蟎靈乳油按說明使用,麥蚜防治可每1hm2用吡蟲啉7.5-15g兌水750kg進行噴霧;鏽病發現一點,防治一片,每1h㎡用質量分數20%的三哇酮乳油750mL,15%三唑酮可溼性粉劑750-1050g兌水450kg噴霧。

優質小麥栽培技術,田間管理,以及病蟲害防治措施

8.2 防治麥田雜草

可結合春管採取人工拔除、中耕等措施人工除草,也可使用化學除草劑噴打防除,防治最佳時間在小麥返青至拔節前。防治播娘蒿、婆婆納、薺菜、離子草、麥家公、豬秧秧等闊葉類雜草,可選用質量分數10%的苯磺隆可溼性粉劑按150g/h㎡,或質量分數75%苯磺隆幹懸浮劑每15g/h㎡,兌水450-750kg噴霧,也可用質量分數72%的2,4-D丁酯乳油750mL/h㎡,兌水600-750kg噴霧。特別指出的是,使用2,4-D丁酯乳油時必須使用專用器械。

同時,噴藥時應注意防止藥液漂移到油菜、瓜類等作物上,以防產生藥害。防除雀麥、節節麥和野燕麥等禾本科雜草,除人工拔除外,可選用世瑪、闊世瑪等除草劑,按使用說明要求均勻噴施。噴霧時應注意,一要選擇無風或微風的晴天(氣溫在10T以上,且在土壤水分充足時或雨後)進行噴藥除草,避免藥液飄移到周圍其他作物上,若在噴後12h內下雨,應補噴。二要噴細、噴勻,防止重噴、漏噴,地面乾燥時噴藥兌水可適當多些,反之應少些,最好在澆返青水後噴藥,因土壤溼度大,除草效果更佳。三要做到"三不噴”,即有露水不噴、陰雨天不噴、風大不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