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麥-玉米輪作系統中,不同施肥條件下的水氮平衡

山東農業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陳寶成副教授團隊進行了為期3年的田間試驗,對華北平原小麥-玉米輪作體系中不同施肥管理措施下硝酸鹽淋失、作物蒸散以及氮和水分的利用效率進行了量化。相關成果發表於Environmental Pollution(IF=5.714)。

小麥-玉米輪作系統中,不同施肥條件下的水氮平衡

對減少農業系統中硝酸鹽淋失的管理方法的有效性進行評估需要詳細的水分和氮(N)的估算。在華北平原小麥-玉米高強度輪作系統中,使用15個自動稱重測滲儀進行了為期3年的田間試驗,對硝酸鹽淋失、作物蒸散(ET)以及氮和水分的利用效率進行了量化。

小麥-玉米輪作系統中,不同施肥條件下的水氮平衡

測滲儀主要由以下部分組成:(1)高分辨率稱重傳感器;(2)用於土壤溶液收集的陶瓷溶液取樣器;(3)用於收集滲水的圓形不鏽鋼瀝濾盤。兩種氮肥以兩種比例(150和225 kg N hm-2)施用,並以不施氮肥作為對照。氮肥類型為單型未包膜尿素以及控釋尿素(CRU)和未包膜尿素的混合肥料。結果表明,與施用相同量的未包膜尿素相比,混合肥料顯著提高了水分和氮的利用率,並顯著提高了產量和作物蒸散量,減少了土壤剖面中硝酸鹽的積累和淋失(P<0.05)。


小麥-玉米輪作系統中,不同施肥條件下的水氮平衡


這主要是由於混合肥料能夠在整個生長季持續供氮,來滿足的農作物需求。研究表明,控制硝酸鹽淋失的有效管理方法應建立在合理的施肥和灌溉技術方案上,包括施肥時間、施肥量和肥料類型等,應與當地的具體情況相適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