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文艺齐头并进,长宁点燃“线上文化”新时尚

2020年伊始,新冠肺炎疫情的蔓延打破了街区平静的生活,但长宁区公共文化服务的推进却没有停止。长宁区文化和旅游局积极响应号召,带领系统内各文化单位发挥文化凝聚力量,从文化艺术视角出发,为这场“全民齐上阵”的战疫助力。文旅局下属长宁文化艺术中心工作者积极投身到文化抗“疫”行动中来,发挥自身专长优势,通过线上方式将疫情期间的特色群众文化“云”传播给市民群众。让大家足不出户也能在家欣赏艺术创作、打开文艺生活新大门。

原创先行,赋予公共文化创作“新意义”

公共文化创作题材源于生活,文艺作品则是丰富百姓生活、舒缓百姓情绪的重要方面。面对疫情,不少医务人员、社区工作者在新春佳节之际离开家庭,战斗在一线。以这群“逆行者”为主角,在疫情暴发仅仅一周时间内,长宁文化艺术中心主任、中心党支部副书记叶笑樱和“群星奖”获得者孙彬彬就携手创作出原创歌曲——《逆行中的你》,奉献给奋战在一线的白衣战士们,期望他们早日平安归来。

叶笑樱介绍:“第一次看到出征的新闻感动得哭了,当时就想为战士们创作一首歌来表达我内心的感受,且之后几乎每一天都被这种英雄壮志感动着。这是发自内心写下的词,但是与那些逆行的英雄相比,我觉得还是微不足道的。”

这首歌的歌词从旁观者视角出发传达出医者仁心,经由孙彬彬作曲、朱培德和李敬深情演唱,并制作了MV通过网络发布传播,让文艺工作者、爱好者们听到了从原创作品中传达出来的深情,也引起了广大听众的共鸣。此外,中心支部委员康茜与家人也共同谱写了一曲《我们等你》,旨在表达对中国、对武汉抗疫胜利的信心。

不为创作任务而创作。中心干部们以此次疫情为大背景,发挥原创精神,利用居家线闲暇时光将自身感想与情绪融入到文艺创作当中来:中心馆办团队——中国 ShEO女子合唱团的钢琴伴奏老师孙家佳创作了两首歌曲《守护》和《光》,表达对抗议英雄保家卫国的感激之情;长宁文化艺术中心佳都分馆的京剧艺术家李军和梦苇则创作原创京歌《莲花赋》, 将国粹京剧与“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相结合,为群众居家烦闷的日子带来一股清新之风。

抗“疫”、文艺齐头并进,长宁点燃“线上文化”新时尚

■ 艺术中心干部在家期间进行文艺创作

文化创作缩小了疫情的阴影面,散发出了更多的光和热。据了解,本次长宁文化艺术中心近期推出的这些原创作品涵盖歌曲、弹唱、戏曲、软陶制作等诸多类型,深深表达了文艺工作者们对奋战在疫情一线工作者们的牵挂。

在3月28日上海市民文化节到来之际,叶笑樱自行策划了新品牌栏目——“长桌派”,邀请到长宁区几位艺术工作者代表,将在文化节当天借助“长宁文化云”首次以直播形式向广大群众分享异国美食、咖啡文化,现场共同探讨文化艺术与生活,为市民朋友提供文化生活新视角。这一创新性栏目一经提出,便得到了长宁区乃至上海市的关注。

创新机制,打造别开生面线上“新文艺”

文艺创作需要多方融合,以不同视角、结合不同形式进行传播,旨在舒缓群众疫情期间的紧张情绪,呈现生活更多可能性。长宁文化艺术中心近期积极联合区其他文化成员单位进行文艺创作,其中与上海虹桥半岛版画中心共同征集创作了一批极具意义的数码版画作品,在半岛版画中心创始人卢治平的倡议和带领下,征集了多幅原创数字版画,版画题材均围绕此次疫情,不但具有良好的艺术视觉感受,还起到了一定的宣传激励作用。

抗“疫”、文艺齐头并进,长宁点燃“线上文化”新时尚

■ 数码版画《战“疫”情,我们一定赢!》作者:扈金娥

此外,长宁文化艺术中心还与新虹桥文化交流中心共同推出“诗以言志 共克时艰 长宁在一线”抗疫诗歌创作朗诵专题活动,活动邀请到部分上海当代作家、诗人、文化馆馆办团队等以文学创作的形式歌颂长宁抗击肺炎疫情典型人物和事迹,先后进行了 14 期线上抗疫诗歌分享,并邀请朗诵家和艺术家进行朗读,将静止的文字化为有声的艺术,“动静相宜”,更加渲染出作品所传达出来的情绪力量,凝聚群众抗疫激情,表达对一线英雄们的关心。

网络的便捷让人足不出户便可以看世界,特殊时期长宁文化艺术中心通过特殊的“线上文艺”方式将各类艺术作品“云”打包给文艺爱好者,让大家宅在家也能拥有丰富的文化艺术生活。长宁摄影沙龙的成员将曾经拍摄的医护人员照片征集起来,举办了“致战士·天使”线上摄影展来表达对辛苦奋战一线的医务人员的敬意。尽管不是疫情期间的照片,这些医生、护士们的日常工作瞬间也足以让人动容。展览经推出后,不但受到群众们的纷纷点赞,也让众多医务人员深深感动。少儿生肖画展及后续推出的“岂曰无衣 与子同袍”少儿美术书法作品展征集的百余幅作品也进行了线上展出。此外,长宁文化艺术中心还将各类艺术课程发布至网络,通过“上海长宁文化艺术中心”公众号即可即刻与艺术实现“互联”,简笔画教程、诗词在线朗诵、艺术博览等有声有色的文娱活动大大丰富了群众居家文化生活。

满足了小朋友和年轻人的创作需求,老年人的文娱生活该如何继续呢?艺术中心近期还发起“无接触广场舞”视频PK大赛,鼓励热衷广场舞的大妈们在不能见面接触的日子里在家录制跳舞视频进行线上分享,隔着屏幕一起跳舞的形式让广场舞成为足不出运动“新时尚”。

下沉社区,树立文艺干部志愿“新形象”

社区是疫情联防联控第一线,守好社区就是守好大家共同的家园,长宁许多文艺干部这次也“穿越火线”支援社区。2月4日起,长宁文化艺术中心的中共党员干部、青年工作者们就在长宁区文旅局的号召下组成了一支21人的志愿服务先锋队,走出家门,下沉社区,前往仙霞街道和虹桥街道参加社区疫情防控工作。

口罩预约信息登记、来沪人员信息排查、居民区信息登记……文艺工作者们一改往日文质彬彬的文化人形象,戴上口罩、做好防护、勇敢上前,一路协助社区干部们披荆斩棘,每天的工作任务都被安排的满满当当,尽管如此,也没有一位志愿者喊苦喊累、主动退缩。大家互相帮助、齐心协力,一“战”就是2个月之久。

抗“疫”、文艺齐头并进,长宁点燃“线上文化”新时尚

■ 文化中心志愿者前往社区一线协助疫情防控

长宁文化人不仅是在文艺创作上有自己的真知灼见,在实际行动中也体现着自己的坚忍不拔。

2020年的“开头难”已经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平稳渡过,长宁区将延续追求卓越、不断创新的公共文化服务精神,以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为契机,为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探索更多举措,让老百姓的文化生活拥有更多“新可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