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上這幾個“雞肋”配置,很多車主非它不買,但買來基本沒用過

隨著最近幾年國內汽車的快速發展,對於許多人來說已經不僅僅是一個代步工具了,許多人在買車時除了考慮車輛的外觀和性能外更多的是注重車內電子配置,一輛車的配置好壞也決定著消費者是否購買的主要原因。這也無可厚非,畢竟許多高科技配置確實可以提高車主的用車體驗,汽車上的配置隨著價格不同往往有著巨大的差異,但對於普通車型來說有的配置真的實用嗎?之前有遇到過幾位車主,自己的車開了幾年了很多配置幾乎一次都沒有用過,有的甚至都不知道有,相信這樣的人並不佔少數,在剛剛買回來時興趣很濃厚,開了幾次後就從來都不用,那麼下面一起來聊聊汽車上最雞肋的幾個配置。

汽車上這幾個“雞肋”配置,很多車主非它不買,但買來基本沒用過


一、全景天窗

相信很多人在買車的時候都會考慮這個配置,對於許多車型來說天窗基本都是標配,但有的車型為了區分高低配往往會在高配車型上才有,那麼在使用過程中沒有天窗就是給人低配車、檔次低的感覺,所以很多人買車時天窗是必備的,並且面積越大越好。在買車的時侯銷售會介紹全景天窗的各種優點,在冬天打開天窗,溫暖的陽光會照射在車內,隨時隨地享受“太陽浴”,又或者可以帶上自己的對象晚上躺在車內“看星星”,浪漫又有愜意。

汽車上這幾個“雞肋”配置,很多車主非它不買,但買來基本沒用過


而現實中可能很少有人會在車內曬太陽或者看星星,更多的時候在夏天由於全景天窗採用玻璃材質,剛性也沒有剛才那麼好,安全性更差。同時對於溫度的隔絕相對較差,太陽照射後車內溫度會迅速上升,不得不開大空調風量來降低溫度。而且很多天窗在開啟之後導軌或者密封膠會老化磨損,有的會出現漏雨或者異響等故障,許多車主甚至是為這個配置上的高配。

二、自動泊車

自動泊車是最近幾年比較受新手司機喜歡的配置,對於很多新手司機來說是“福音”,而帶有自動泊車的車型一般都在豪華車或者普通品牌中高配車型採用。自動泊車在技術上各有不同,但是由於技術難道並不是很大,只是在車身不同部位裝上攝像頭和傳感器,實現自動泊車入位。

汽車上這幾個“雞肋”配置,很多車主非它不買,但買來基本沒用過


而要實現車輛自動泊車入位是有很多要求的,車輛在監測停車的位置時停車位是否足夠大,有的需要車位線長度達到5.7米或者寬度達到3米才會執行,說實話這麼大的車位基本是有駕照的人都會停進去。但是國內許多停車的地方比如小區沒有劃停車線,那麼自動泊車就操作不了,那就只有自己來了,停了幾次後發現並沒有那麼難,此時就感覺當初為了自動泊車上的高配都是交的學費。

三、自動啟停

這個功能現在從國產車到豪華車都基本是標配了,也是遭到了許多車主的吐槽,這個配置的誕生主要是為了節省燃油,說實話很多人覺得不錯,開個幾年可以省不少油錢,那麼行這個配置來一個。其實在使用過程中自動啟停並沒有想象中的那麼好,許多車型自動啟停要麼就是太過靈敏,邏輯不清晰,使得駕駛員很難掌握,有時在連續下坡過程中稍微踩一下油門車輛立馬熄火,這種情況還是很危險的。除此之外自動啟停在啟動過程中介入比較明顯,會給人帶來不好的體驗,很多人上車第一件事就是關閉自動啟停,本以為更方便反而更加麻煩。

汽車上這幾個“雞肋”配置,很多車主非它不買,但買來基本沒用過


除了以上幾種比較常見的以外其實還有很多,比如自動擋車型的手動擋,還有就是多媒體手勢控制,主動剎車等等,由於各個品牌車型技術不同,同樣的配置有的體驗很好,有的體驗比較糟糕,總得來說許多智能化配置做得好就那麼幾個,很多都是噱頭大於實用性,所以在購買之前最後多瞭解一下,以免以後使用中“食之無味,棄之可惜”,多花不必要的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