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購置稅正成爲「雞肋」,短期行爲要提防後遺症!

似乎是十年一輪迴:2008年汽車銷售陷入低谷後,在相關稅收政策刺激後逐步回升。然而十年過後的2018年,汽車銷量再次陷入低谷。

汽車購置稅正成為“雞肋”,短期行為要提防後遺症!

此時此刻,汽車購置稅再次被提起:

據界面新聞報道:10月29日,彭博社援引知情人士的消息稱,中國國家發展改革委正在提議,將1.6升及以下的乘用車車輛購置稅由目前的10%減至5%,以重振國內市場新車銷量。

10月30日,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向發改委相關人士求證,該人士對記者表示,未聽過相關消息。隨後,記者又先後向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和全國乘用車聯席會進一步核實該消息,雙方均表示,對此事不知情,並表示不主張出臺短期的刺激政策。

事實上,這不是近期第一次出現建議調整汽車購置稅的傳聞。本月初,有消息稱,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向有關部門提交文件建議將汽車購置稅減半。不過,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會長沈進軍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明確表示,流通協會未作出相關提議,也不會建議購置稅減半。

汽車購置稅正成為“雞肋”,短期行為要提防後遺症!

這說明一個問題:汽車購置稅是否推出,正在成為政府相關部門比較審慎的事情。

相關資料顯示:連續三個月下降之後,乘用車10月的銷售數據仍然疲軟。乘聯會數據顯示,10月前三週汽車總體零售同比下降24.8%,6、7、8、9月狹義乘用車的降幅分別為3.1%、5.9%、7.4%和13.2%。照此趨勢,乘用車的銷量跌幅將進一步擴大。

如果沒有刺激性因素,今年中國車市銷量負增長已成定局,明後兩年也難以回暖。車市遇冷,無論是廠商還是經銷商都面臨著巨大的經營壓力。“我們很期待政策來刺激消費,緩解現在的庫存積壓。不然,我們降價只是賠本賣車,因為我們必須處理掉年底的庫存。”一位華東地區的經銷商告訴記者。

汽車購置稅正成為“雞肋”,短期行為要提防後遺症!

儘管形勢慘談,汽車行業迫切希望能夠通過購置稅來促進短期銷售目標的實現,但汽車購置稅帶來的後遺症也越發明顯:提前透支消費能力,市場越發低迷只是早晚的事情。

相關資料顯示:中國車市上一次“金九”失靈,還要追溯到金融危機爆發的2008年。而就在那一年,我國第一次提出了購置稅減半的政策。

當時,在國際金融危機的衝擊下,汽車市場面臨著嚴峻的形勢,中國汽車市場連續兩年產銷量超20%的高速增長勢頭在2008年戛然而止。為了刺激市場消費,自2009年1月20日至2009年12月31日購置的1.6L及以下排量的乘用車,按5%稅率徵收車輛購置稅。2010年,購置稅優惠政策保留,但稅率增至7.5%。

隨著政策的調整,2009年,中國乘用車銷量達到1033.1萬輛,增長52.9%。當年銷量首破千萬並首次成為世界汽車產銷第一大國。2010年繼續保持高增長,增幅為33.2%。

政策的刺激效果立竿見影,不過刺激消費的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前透支了消費。中國乘用車銷量增速從2011年開始回落,2011年、2012年增速分別僅為5.2%和7.1%。

汽車購置稅正成為“雞肋”,短期行為要提防後遺症!

購置稅調整政策的“正反面”,在第二次調整時體現得更加明顯。

2015年7、8月,汽車銷量陷入負增長。10月,1.6L及以下排量乘用車購置稅減半政策再次出爐。汽車銷量下滑的局面從2015年四季度得到緩解,全年銷量首次突破2000萬輛達2114.6萬輛,增長7.3%。2016年保持14.9%的增速,銷量2437.7萬輛。

由於市場基數變大,一旦購置稅優惠退出,市場的增速會快速放緩。事實上,今年整體車市走勢不好,原因之一就是因為前兩年小排量車購置稅減半政策刺激了整體車市的快速增長,使得汽車消費提前透支。

“刺激政策肯定也會帶來相應負面效應。一旦政策出臺,大家都會搶先購買,這必然會造成市場波動,帶來一些後遺症。”10月30日,中汽協秘書長助理許海東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採訪時表示。

“客觀事實是,我們不希望出臺刺激政策。市場的高基數,是政策刺激出來的高基數,增速放緩其實是在調和市場的年均增速。政策再刺激,過兩年,咱們還得折騰一回。”有乘聯會內部人士對記者表示。

這說明,汽車業界也有著比較理性的一群人看待汽車購置稅的出臺,這就體現了一個比較現實的問題:汽車稅不用似乎不行,用了效果又不可能再那麼明顯,“雞肋”角色開始出現。

而對於廠商來說,也許需要思考穩健的企業發展戰略,而不是一味地追求市場的擴張了。此點,同為大宗商品行業的房地產行業也許值得車企借鑑:當萬科喊出“活下去”之時,雖然有人調侃是喊給別人聽的,但應該說還是非常理性的看法。不管如何在稅收上推出優惠政策,當該買的已經買了,不是很買得起的人也勉強買了的時候,剩下的消費者不是靠那點稅收優惠就能買得起的了。如果還一味地刺激市場,把市場徹底收割掉,只可能會產生更長時期的市場蕭條,這更加不利於一個行業平穩健康的發展。當行業下滑時,大家可能也都不得不裁員減負。等市場好轉時,則無論是科研還是市場人員的人才儲備可能又跟不上。這對企業和員工,都不是最好的選擇。

而於10月31日剛剛召開的政治局經濟會議上,政策調整也是以“六個穩定”為主,而非大幅度的經濟刺激政策。這一原則,應該會作為所有行業的核心指導原則,因此指望短期內出臺汽車購置稅的可能性不大。

因此,在市場不好之時,車企不妨穩健發展,不求利潤的高速增長態勢,而求與員工共度時艱,平穩過度,等待市場的正常回暖。就如阿里巴巴當年面對互聯網的寒冬,活下來就是勝利!中國汽車行業,或許也需要以平和心態迎接“新常態”!

汽車購置稅正成為“雞肋”,短期行為要提防後遺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