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核科技助力疫情防控 醫院上線“新冠肺炎AI”

編者按: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無聲“戰場”上,AI等新技術的應用,為奪取戰“疫”的最終勝利,增添了一個硬核“籌碼”!


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國。面對這場與死神爭奪生命的硬仗,如何迅速、高質量的完成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患者的檢出、分診、評估,幫助降低危重症死亡率,是戰勝疫情的關鍵。

日前,雲南省第一人民醫院上線“新型冠狀病毒性肺炎人工智能輔助診斷系統”,利用人工智能(AI)技術協助臨床一線醫生開展新冠肺炎患者的診療工作,為疫情排“毒”掃“雷”。

火速上線

作為防控疫情的主力軍,雲南省第一人民醫院自疫情爆發之初,各條戰線就全力投入疫情防控工作中。隨著國家衛健委公佈第六版診療方案,CT影像成為新冠肺炎的重要診療決策依據,放射科成為抗擊疫情的主戰場。

根據實際情況,一位新冠肺炎病人的CT影像大概在300張左右,平均一個病例醫生靠肉眼分析需要5-15分鐘,既要鑑別出普通肺炎、結核以及肺部腫瘤等,又不能放過任何一個疑似病例,暴漲的CT影像給醫生臨床診斷帶來巨大挑戰。

為緩解醫生的壓力,提升診斷效率和質量,雲南省第一人民醫院在院內部署“新冠肺炎AI輔診系統”,為臨床一線醫生提供基於CT影像的新冠肺炎病灶定量分析、療效評價、輔助報告生成等智能化服務。

在臨床專家的指導下,技術人員連日奮戰,2020年2月29日“新冠肺炎AI輔診系統”在雲南省第一人民醫院火速上線,在部分科室投入使用。經過科室試用一段時間來,對於降低患者影像排隊確診時間、幫助醫生提升診斷效率、降低患者在院檢查感染風險、防止疫情進一步擴大等方面發揮重要價值。

硬核科技助力疫情防控 醫院上線“新冠肺炎AI”

抗疫“利器”

目前,經過雲南省第一人民醫院初步應用,“新冠肺炎AI輔診系統”的檢出率等多項臨床指標均符合甚至超出預期,已成為臨床一線醫生的抗疫“利器”。

硬核科技助力疫情防控 醫院上線“新冠肺炎AI”

“從肺炎病變識別,到肺炎病變分析(累及區域面積、實變佔比等),再到病情進展評估等,新冠肺炎AI輔診系統”都可以輔助醫生。能夠幫助臨床專家快速定位病灶,更準確的幫助專家確定病情進展,並根據檢測及分析結果生成輔助報告。

硬核科技助力疫情防控 醫院上線“新冠肺炎AI”

尤其對於一些危重症患者的評估、治療,年輕醫生會感覺十分棘手,而“新冠肺炎AI輔診系統”就有了更大的施展空間。

它可以通過對異常病例的分析學習,建立人工智能風險預測模型,對風險較高的患者進行預警提示,為重危患者更及時的提供有效的醫療服務。在治療方案的推進過程中,人工智能技術可以自動追蹤對比患者多次的CT,自動分析患者的病情進展情況。

未來在一定病例的支持下,AI系統可以實現日更新升級,會變得更加智能,在臨床上發揮更大的價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