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讀「論語」15.3:多學識之需上達,一以貫之方見道

「衛靈公篇第十五」3

【原文】

子曰:“賜也,女以予為多學而識之者與?”對曰:“然。非與?”曰:“非也。予一以貫之。”

【譯文】

孔子說:“子貢啊,你以為我(有學問)是因為博聞強記嗎?”子貢回答說:“是。難道不是嗎?”孔子說:“不是。我是能將天道之理融會貫通於學問之中。”

【註釋】

“賜”,複姓端木,名賜,字子貢,“孔門十哲”言語科弟子,小孔子31歲。曾任魯、衛之相,辦事通達,善經商之道。

“女”,音義皆同“汝”。

“予”,音義皆同“餘”,我。

“識”,音義皆同“志”,記住。

“一以貫之”,將天道之理貫通於學問。“一”,指天道之理;“之”,指學問。

【評析】

很多人認為孔子之所以很有學問,是因為好學而且博聞強記。學得多、記得多,自然就有學問。子貢剛入孔門之時,對孔子瞭解不深,也是這樣看待孔子。

有一次孔子就問子貢說:子貢啊,你是不是覺得我有學問只是因為博聞強記?子貢回答說:是啊。難道不是嗎?孔子說:當然不是啊。孔子曾說過:“吾有知乎哉?無知也。有鄙夫問於我,空空如也”(參見《善讀「論語」9.8》)。孔子自認是沒有什麼知識的,對於別人提出的問題,孔子也常常一無所知。既然如此,為什麼孔子又那麼有學問?還能“叩其兩端而竭焉”?能從不同的角度去啟發並幫助別人破疑解惑?

孔子說那是因為“予一以貫之”。孔子曾對曾子說“吾道一以貫之”(參見《善讀「論語」4135》)。因此這裡的“一”,就是指天道之理,亦即孔子之道的核心——仁。孔子當然不會真的完全“無知”。孔子之所以要這麼說,只是想表明自己的所知,不是靠死記硬背,而是靠“下學而上達”(參見《善讀「論語」14.35》):由下學於有限的人事之知,而上達於無限的天道之理。再將天道之理融會貫通於學問之中,結果就以有限的所知而給了世人無限博學的感覺。但那其實只不過是異事不異道、隔行不隔理而已。

孔子之道的思想核心是“仁”,其外顯以義,行義以禮。而智、勇、忠、信、孝、悌、廉、恥、剛、直、謙、恭、儉、讓、溫、良等,則皆為仁德諸端,與仁密切相連。因此,孔子之道看似繁複,但歸根結底其實只是一個“仁”字。是故子曰:“予一以貫之”。

善讀「論語」15.3:多學識之需上達,一以貫之方見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